至今网上可见,曾经前几年网上很火的一段对话是,某辞职法官做了律师之后,被人问及时候后悔了,前者的回答是,后悔了,只不过是后悔辞职的太晚了。这样的对话,曾经频繁的被某些具有司法背景、辞职从事律师人员创作的文章或是视频中提及。
彼时,一些律师被问及是否会考虑考公、入职司法执法部门时,经常是会得到拒绝的答复,理由是,律师可以更大的实现时间和财务的自由,自己已经习惯和喜欢了如此的生活工作方式。以至于出现了,有些地方的法检机关连年无人报考,法官检察官想要从律师队伍中遴选,却无人报考的局面。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谁也没想到,短短的几年之间,已经开始风水轮流转了。几年前,都是法官检察官等体制内法律人士纷纷辞职从事律师的局面,已经变成了律师们纷纷注销了执业证,开始研究起考公、考编制了。
近日,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被问话的内容是注销了律师考法院后悔了吗?得到的答复是,做律师东奔西跑的不顾家,虽然挣的钱多但没有归属感,孩子都“放了羊了”,如今进了法院,只要案子办好了,就“不用看别人脸色”了。(作者语:做法官、办案子,不需要看人脸色?这话是真的吗?)
近两年律师界的考公热,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而是潮流了。之前文章也曾经引用过,有法院人士数了一下,这几年考进他们法院的,居然有十几个了,还有律师注销了执业证,去当聘任制的书记员。有法院的官宣文章,一口气找了四个此前做律师考选为法官助理的,大谈进入法院工作后的人生收获。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审判法官助理拟录用公务员名单中,有两位来自律师事务所,且都是知名院校的硕士毕业生。2024年司法部拟录取的9名公务员中,有2位来自律所,其中一位来自红圈所。
2024年河南省高院拟录用公务员名单,24人中有9位来自律所,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34岁,最年轻的也已经29岁,可见均是从事律师多年了,不少是来自自西南政法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知名院校。
2024年海南省法院系统拟录用公务员名单中,有12位律师考试去法院任法官助理,不乏来自金杜、京师等全国知名律所和广东华商、海南外经等本地大所。
律师除了往法院、检察院考,2024年12月公布的南京市《拟录用公务员名单》中,也有多人来自律师事务所,包括了大成、观韬、天册、君泽君等这些知名大律所。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上一提到法官检察官离职从事律师,不少人是带着有色眼镜视之的,或是认为在单位里犯了错而逃避责任的辞职,或是奔着从事司法勾兑充当司法掮客而去的。
如此的认识,社会人士也就罢了,一些律师人士也这么认为,甚至还有律师公开撰文观点,抵制法官检察官转行做律师。
为此,不少地方对法官检察官辞职从事律师,乃至法官检察官退休后从事律师,在法律规定的不得在本地执业、终身不得在原任职单位代理案件之外,还设置了诸多的限制,甚至有的干脆规定,退休后不能做律师。
形成对比的是,社会上乃至律师界,对律师转行做法官检察官的,却少有提出异议的。
比如说,此前当律师的,考入法院做了法官助理或是法官的,此前律所同事代理的案件,这位法官助理或法官,是否应该回避呢?再有,法官检察官有离职后,不得在本地执业的规定,律师考选法官检察官的,是否也应该实行本地回避制度呢?......
以上这些问题,好像根本没人在意和研究啊!都说法官检察官是为了人身、时间和财务的自由而辞职从事律师的,如今,这么多律师纷纷考公、考编的,是为了什么呢?担心法官检察官离职之后搞勾兑,难道没人担心律师当上了法官检察官,利用原来的法律资源搞勾兑吗?
当然,导致这么多律师纷纷考公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和收入的考量。随着近些年律师从业人数的持续增长,很多年轻律师怀着憧憬入行才发现,自己吃饭都成了问题,而且情况正在想着资深律师蔓延,而体制内的旱涝保收、福利优厚的待遇,成了体制外根本达不到的优势。
于是,不出现律师界的考公热才怪。那些所谓的理想和情怀,根本抵不住现实温饱来得重要。正所谓,身体是最诚实的,脚步的方向才是最真实的选择。
都知道法院案多人少、办案压力巨大,可从聘任制的书记员、法警,到有编制的法官助理、法官,只要有岗位空缺,就有一大帮人等着补位,都在抱怨办案压力巨大、考核压力巨大,可没见有几个人真的辞职的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