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固态电池大爆发,各种量产的消息,把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拉高了,带动固态电池概念股暴涨。
国轩高科成功贯通了首条全固态中试生产线,电池良品率已达到90%,其旗下准固态电池已通过多车型实测,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可实现千公里续航,预计将在年内实现批量装车。长安汽车也公布了自家的“金钟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续航甚至可达1500公里,首发样车预计将在今年底亮相。
奇瑞鲲鹏官宣2026年量产固态电池,孚能科技称其将于2026-2027年推进小批量量产装车,2030年将实现大规模量产。
我们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固态电池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与此同时,市场的另一个情况是,随着纯电长续航时代来临,叠加固态电池越来越近,增程车有了下滑的趋势。
纯电长续航时代来临,对增程车造成了第一波冲击
近年来,增程式汽车的市场表现可谓风头无两。2023年-2024年,理想、问界、零跑等品牌纷纷押注增程技术,销量节节攀升。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24年1月-11月,增程车型是销量增速最快的细分车型市场。增程车型同比增长99%,同比新增52万辆。
但在2025年,增程车的势头开始熄火了。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7月,增程汽车销量为10.2万辆,同比下滑11.4%;与之相对的是,纯电动汽车同期销量同比增幅高达24.5%。
这背后是随着纯电车的发展,增程车的鸡肋越来越明显。如果说传统燃油车一部分具备原有的豪华车的价值优势,核心是在续航焦虑方面优于电车;增程车有智能体验,跑长途可油可电没有续航焦虑,空间价值也足,是一个看起来均衡的产品。
但现在综合很多披露的数据看,增程车用户安装家充桩的比例在 70% 左右,他们买了增程车,但几乎没怎么加过油。
而如今一个变化在于,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普遍在180~220Wh/kg之间,续航做到700~800km已经不难了。新版特斯拉 Model 3 单电机长续航版,纯电续航最高可达 820km,享界 S9T 纯电版的最大续航也达到了 801km。中高端纯电车型冲击 800km或成为下一阶段市场主流,这让增程车越来越难受。
其次是纯电车的充电速度越来越快,随便一个桩,功率都能拉到120kW以上,20多分钟就能补个七七八八。加上纯电续航很长,2周充一次电都不稀奇。至于上了高速,这个续航已经足够,至于节假日高速,如果中途要充一次电,下高速充一次也足够了。
而增程车不仅纯电续航短(普遍100~200公里),充电效率不行,慢充得一晚上,快充至少也要一小时起步。这意味着增程车车主很多时候,反而比纯电车主续航焦虑更严重,因为续航短,充电慢,有些车主几乎天天都要充电。
过去在高速节假日服务区,一大堆充电几个小时的增程车拉慢整个充电的速度,已经不止一次引发了纯电车主的不满与争议。
尤其增程车不仅面临电池老化衰减更快的问题,还涉及到用车体验、用油用电的经济账等方面原因,加上充电增程器也是内燃机,需定期保养机油机滤那些事儿,保养跟油车频次差不多。
此外,由于增程汽车需要依赖电池来驱动电动机,电池衰减同样会影响其续航能力。由于增程汽车的结构更为复杂,电池组的维护成本也相对较高。
种种迹象显示,随着纯电车续航不断增加,充电基础设施愈加完善,快充逐渐普及,增程车的劣势越来越突出。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声音,就是用过增程的,就知道下一辆车一定要买个纯电,很多人买增程原本是想解决续航焦虑,结果在用户习惯上,只会培养他们只用电的习惯,只要能充电就不用油,但现在续航700公里的纯电车已经不少见。
如果说长续航但价格不贵的纯电产品是对增程车的第一大暴击之外,固态电池越来越近可以说是对增程车的第二次暴击。
固态电池越来越近的大趋势断掉了增程车的后路
我们知道,固态电池其实并不会快速进入市场,但是固态电池越来越近,中美日韩都在布局争抢先机。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多家企业也接连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亿纬锂能推出的“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300Wh/kg;国轩高科成功贯通了首条全固态中试生产线,电池良品率已达到90%;容百科技则通过获得硫化锂制备核心技术专利,极大地降低了硫化物电解质的生产成本!
由于固态电池的特殊生产工艺对设备提出了全新要求,包括全封闭生产环境和自动化清洗系统等,这促使传统锂电设备制造商加速转型升级,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成功推出第三代、第四代专用设备,可集成自动清洗、在线检测等功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固态电池虽然是一个趋势,但前期固态电池也不足以对现有锂电池产业造成致命打击,因为实验室里的单次循环成功,和量产线上的万次稳定生产是两回事,更何况要在商用规模上把成本打下来,被消费者接受,短期内也不现实。
但在固态电池的发展趋势下,会倒逼液态锂电池不断降低电池成本,提升电池技术与工艺水平,这将使得长续航产品会成为一个中低端市场的纯电标配,主流纯电产品的续航里程将解决很多人诟病的续航焦虑问题,增程车就会逐步完成它作为一个过渡产品的历史使命。
在过去,人们买增程车是基于纯电续航与充电桩基础设施还差点意思,但现在都已经不成问题了。电池技术的创新以及固态电池的突围,是整个行业、所有车企都在希望突破的短板。
随着现在的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与产业链不断完善,一旦2026年前后,固态电池真正商用落地,增程车的“老旧技术遗留属性”就会被直接放大。纯电车续航直接走到800~1000公里了,人家那台能跑1500公里”的固态电车也出来了,这台可油可电、纯电续航不到200公里且持续缩水、充电慢的像蜗牛的增程车还值几个钱?
可以说,固态电池越近,纯电续航越来越长,增程车价值与前景开始走下坡路,但从2024年的情况来看,国内很多车企还没有认清趋势,不少车企还在扎堆布局增程。
原本增程车的定位就是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前中期阶段的过渡产品,从目前来看,增程车在逐步完成它原本的历史使命,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也提醒车企,现在扎堆做增程,恐怕与四九年入国军无异。如今纯电长续航版本对增程车造成第一波暴击,增程车已显疲态,那么接下来固态电池的量产接近,将会进一步拔高固态电池上车的前景,直接断掉增程车的后路。车企是时候要看清大趋势了。
作者: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