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这会儿微信被封了,能不能帮我收个验证码?”
“我手机号被盗了,所有APP都用不了,
帮我点一下这个链接,看一下我买的东西!”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
![]()
从“猜猜我是谁”到“我是你领导”
再到“好友急需用钱却无法自己转账”等诈骗套路
近日
冒充身边的熟人进行诈骗的案例层出不穷
不法分子有哪些套路?
我们又该如何防范?
案 例
1
帮忙付一下名牌包的尾款!
![]()
晓芸(化名)在微博上收到陌生用户的消息,因该用户昵称与同学一致,误认是其同学的新号,便关注了对方。
接着对方发来消息,以“电话注销、怕说敏感词封号”为由,将晓芸拉进一个群聊,并称在亚马逊购包时提交了定金了,后续因电话卡被封导致剩尾款无法支付,需要晓芸帮忙代付,让晓芸提供银行表示等会转尾款给她。
不久,对方谎称已转款至晓芸的银行卡,还发了转账截图。但晓芸的银行账户未收到到账信息,对方以到账延迟为由催促代付,否则需交延迟金。晓芸看其“同学”催促得紧,就信以为真。晓芸只好答应先帮代付,就通过手机银行、QQ 等扫码多次转账以及扫码付款。一番操作完成后,晓芸恍然意识到可能被骗了,于是电话和同学核实情况,同学说没有购买任何物品,果然是被诈骗了,共计损失9962元。
2
家中突遭变故急用钱!
![]()
小松收到他的QQ好友发来的求助信息,“QQ好友”称家中突发意外家人住院,现急需资金周转缴费等,想向小松借钱急用。
由于小松与该好友平日关系熟络,就未对“QQ好友”的真实身份信息产生怀疑,也未去进行核实,出于对好友的关心,便按照对方要求,通过个人银行账户分三次向指定账户转账合计6000元。
转账完成后,小松开始心生疑虑,随即通过电话联系该好友本人核实情况。好友表示从未登录过QQ,也未曾向小松提出过借款请求,小松这才意识到遭遇了诈骗。
3
真假“师生”,骗你缴费没商量!
![]()
近日,诈骗分子伺机潜入新生家长群后,冒充教师将部分家长诱导至另一新建小群,随即以“本区全体高中学校需缴纳本学年学生生活必需品及学费”为由,要求家长保存所谓“财务处”指定收款码并扫码缴费。
因诈骗信息中“高中费用”与家长实际涉及的“初中新生”身份存在明显矛盾,有家长及时向学校领导核实。经校方确认,近期从未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骗局得以揭穿,未造成财产损失。
![]()
套路分析
第一步:伪装身份获取信任
诈骗分子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以及其身边朋友、熟人的相关信息,然后盗用朋友、熟人的社交账号头像、昵称,甚至模仿其说话语气,或者注册一个与朋友、熟人账号高度相似的新账号,添加受害者为好友,降低受害者的警惕性。
第二步:铺垫沟通建立关系
添加好友后,诈骗分子不会立即提出转账要求,而是会先进行一些日常寒暄,比如询问工作进展、关心生活状况等,模仿朋友或熟人的口吻进行交流,进一步巩固信任,让受害者放松戒备。
第三步:编造理由紧急索钱
在取得受害者一定程度的信任后,诈骗分子会突然编造各种紧急情况,营造时间紧迫的氛围。例如,冒充朋友时会说“姐妹,我闺蜜在景区晕倒了,急着交押金,我钱不够,先转我一万!回头马上还,千万别耽误!”冒充熟人时则可能称 “突发意外住院,急需医药费”“在外办事钱不够,赶紧借我点”,并发送伪造的转账截图,谎称已经转账但因系统问题未到账,催促受害者尽快转账到指定账户。
第四步:得逞后断绝联系
一旦受害者在未核实的情况下完成转账,诈骗分子便会迅速切断所有联系,不再回复消息或接听电话,让受害者追悔莫及。
![]()
警方提醒
1、添加好友要谨慎
在收到自称是单位领导、老师或者是同学发来的好友邀请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贸然添加对方微信,如对方提出金钱方面的往来要求,一定要通过见面,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核实,避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及财产损失。
2、转账汇款要核实
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的身份,避免没有见面或者没有打电话核实,而仅通过即时通讯工具的方式,就向对方进行转款操作。
3、遭遇诈骗及时报案
一旦发现自己遭遇了冒充熟人诈骗,一定要第一时间将骗子的即时通讯工具账号信息、群内聊天内容以及转账汇款凭证进行留存,并第一时间向当地的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1
2
3
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