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这个县级市不简单,在2025年赛迪顾问发布的全国百强县榜单中位列第12位,这已经是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了。
从历史数据来看,余姚的经济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区区3500万元,一路跃升到2023年的1571.06亿元,75年间增长了惊人的4489倍。财政总收入也从1949年的0.05亿元增至2018年的169.37亿元,年均增速达12.5%。
而到2024年,余姚的地区生产总值更是达到1682.78亿元,与其1985年撤县设市时的9.05亿元相比,40年间增长了185倍,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全国县级市中堪称翘楚。
一种观点提出,余姚的产业经济结构均衡且富有韧性,2023年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3.4%、57.7%和38.9%。
工业是余姚的强项,从1985年的993家工业企业发展到如今的2万余家,形成了智能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装备等“35”千百亿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浙江省首批“工业强市”。
余姚不仅培育了舜宇集团这样的光电巨头,还拥有21家境内上市企业和801家高新技术企业,包括三力信电磁阀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4年,余姚的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10.7%,9项经济数据位居宁波市榜首。
值得称道的是,余姚的民富水平出众。
2023年,余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06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669元,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42:1,远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到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到82.8%。余姚还15次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这在县级市中非常罕见。
交通方面,余姚构建了公路、铁路、水运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公路总里程2049.58公里居宁波第一,而且拥有全省第一条县级自建铁路余慈铁路和国内首条利用既有铁路改造的城际列车宁波至余姚线。
整体来看,余姚这个县级市真不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