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中国导弹技术这些年发展得飞快,2024年9月25日那次试射东风-31AG洲际弹道导弹,直接就把全球的目光吸引过去了。这枚导弹从海南发射场起飞,朝着太平洋南部公海海域直奔而去,射程超过12000公里,飞行时间不到20分钟,就把美国苦心经营几十年的三大岛链防御体系给捅了个窟窿。
三大岛链是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搞出来的战略构想,第一岛链从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一直到菲律宾群岛,基本封锁了中国东海和南海的出口;第二岛链以关岛为核心,包括北马里亚纳群岛和帕劳群岛,用来作为中转基地;第三岛链则延伸到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算是美国本土的最后一道屏障。
这次试射,导弹的轨迹直接越过这些岛链,落点虽没挨着夏威夷,但用尺子一量,肯定把夏威夷包进去了。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以前美国靠这些岛链上的雷达、基地和盟友来监视和限制中国海军和导弹力量,现在东风-31AG一飞,就能直达美国本土,这防御体系等于形同虚设了。
东风-31AG这款导弹不是新鲜货,它是东风-31系列的改进型,早年间东风-31的射程只有8000公里左右,后来改成东风-31A,射程拉到11000公里以上,东风-31AG则进一步优化,强调机动发射,用固体燃料,三级推进,能在公路上快速转移位置,不用固定发射井,生存能力强。它的弹头可以携带分导式多弹头,意思是能同时打击多个目标,突防能力不错。这次试射用的是模拟弹头,不是真核弹头,但实战潜力摆在那儿。中国国防部说,这是例行训练,提前通知了美国和澳大利亚,避免误判。结果呢,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说这步棋不错,有助于减少误解,但白宫和主流媒体保持低调,只简单报道,没深挖。相比之下,日本没收到通知,表达了强烈不满,还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一起抗议,觉得这事儿加剧了地区紧张。
这导弹的射程和速度,让人想想就觉得震撼。洲际弹道导弹一般飞8000公里以上,东风-31AG的12000公里够覆盖美国大部分本土,除了佛罗里达南部可能差点儿。飞行速度高达20马赫以上,20分钟内从发射到落点,这时间比叫个外卖还短。为什么说破防三大岛链?因为导弹轨迹是直线飞行,不是像朝鲜那样高抛弹道来测算射程,而是实战化测试,直接从海南穿越岛链,直奔太平洋深处。这跟美国民兵3导弹或俄罗斯萨尔马特比起来,中国这次成功率高,没出故障。俄罗斯最近试射萨尔马特时,还在发射井里炸了,美国去年底试射民兵3也自爆了。中国这次没设禁航区,说明对落点控制有把握,远洋测量船早就蹲在那儿等着回收数据。
更绝的是,这枚东风-31AG在中国洲际导弹序列里,只能排第四。排在前面的有东风-41,射程15000公里,能覆盖全球任意点,公路机动或铁路版,携带10枚分导式弹头,精度高到圆周偏差率100米,用北斗导航,速度26马赫,属于第三代固体燃料导弹。东风-41是2019年国庆阅兵上压轴的,象征中国战略核力量的顶尖水平。
然后是东风-5系列,东风-5是液体燃料,射程12000公里以上,东风-5B改进型能带多弹头,部署在发射井里,起飞重量183吨,长度30多米,像个巨无霸,服役40多年了,还在用,因为它投掷重量大,威力强。第三是巨浪-3,潜射型,从094型或096型核潜艇上发射,射程12000公里,在大洋深处潜行,卫星雷达难追踪,反潜机也抓不住。这四款导弹构成了中国陆基、海基核威慑体系,东风-31AG虽强,但技术上比不上前三的综合能力。
中国导弹发展史,得从钱学森说起。他1911年出生在上海,1929年进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公费留学美国,先在麻省理工拿硕士,1936年转加州理工,跟冯·卡门学空气动力学,1939年博士毕业。二战时参与美国火箭项目,战后当上副教授,还进空军科学顾问团。1950年麦卡锡主义搞调查,他被软禁五年,1955年通过中美谈判回国。回国后,1956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从零起步建导弹体系。
1960年11月5日,东风-1短程导弹首射成功,1964年东风-2中程导弹上马,1970年代东风-3、东风-4和东风-5相继服役。钱学森推动固体燃料转型,减少准备时间,提高机动性。1990年代东风-31系列启动,1999年亮相,2000年代东风-31A服役,2017年东风-31AG公开。他2009年10月31日逝世,享年98岁,留下自主创新的遗产,直接影响了东风系列的演进。
美国三大岛链战略,本意是封锁中国海军出海通道,第一岛链靠盟友如日本、韩国、菲律宾布设雷达和导弹基地,第二岛链用关岛做中枢,第三岛链护本土。但中国导弹进步,让这套东西过时了。高超音速武器如东风-17,射程覆盖第一第二岛链,弹道导弹核潜艇如搭载巨浪-3的096,能在家门口发射打到美国。网络战、电子战也提升了非对称能力。美国虽撤部分部署,构想第四第五岛链,但改变不了大局。中国海军壮大,航母编队突破岛链常态化,美军主力有时得退到第三岛链。
这次试射时机敏感,南海台海紧张,美国推美菲防御条约,在菲律宾北部署堤丰导弹系统,还在韩国谈核武。中国用这枚导弹展示平衡能力,意思是别太冒进。国际上,西方舆论炒中国军事威胁,但中国核武库规模不到美俄五分之一,坚持最低威慑。费学礼等专家说,这可能为核现代化准备,东风-41或东风-31AG都可带核弹头。reddit上美国网友讨论,射程11500公里,从东北发射能盖全美,但轨迹过阿拉斯加增加拦截风险,突防是关键。
总的来说,这事儿不光是技术秀,更是战略信号。中国导弹序列深度,让美国绝望的不是一枚导弹,而是背后的体系。东风-31AG只是冰山一角,前三款更猛,未来可能还有东风-51传说中的升级版。全球核平衡在变,中国从理论到实战展示,影响深远。邻国抗议正常,但测试维持常态,避免冲突升级。钱学森的遗产活在这些导弹里,从1956年起步,到2024年试射,步步扎实。三大岛链战略失效,导弹突破成事实,美国媒体低调处理,说明他们心里有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