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老师最近又上热搜了,这回不是因为哪句“报考千万别选哲学”的暴论,而是因为豪言壮语。
“枪声响的那一天,我立刻捐5000万,争取一个亿!”话音刚落,全网炸锅。有人拍手叫好,说这是“爱国企业家的担当”;也有人翻白眼冷笑:“您这哪是捐款,是拿战争当营销PPT啊?”
更精彩的是,一位地产大V直接拍案而起,怒发冲冠,发文疾呼:“国家应全网封杀张雪峰!”——好家伙,这阵仗,仿佛张雪峰不是讲考研的,而是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可细品这位大V的逻辑,却有点“司马昭之心”。他说张雪峰此举“毫无敬畏生命”,“鼓吹战争”,“为了敛财”。可问题是,张雪峰说的是“如果战争爆发,我就捐钱”,而不是“赶紧打起来吧,我好趁机发财”。
这就好比有人看见楼下着火,喊一句“我捐十万救火”,结果邻居跳出来说:“你是不是盼着多烧几栋楼好出名?”——这帽子扣得,比消防头盔还沉。
更讽刺的是,这位地产大V自己干的是啥?卖房子的。而这几年,多少购房者掏空六个钱包,买下的是“烂尾楼”、是“期房变遗梦”、是“首付交完,工地停工”。
相比之下,张雪峰至少还教人填志愿、讲专业、避坑省钱,真金白银帮普通家庭减少试错成本。而某些地产大V,嘴上“家国情怀”,背地里推销的楼盘,可能连五证都不全。
所以著名编剧一句神评直接点破天机:“因为他不买你的烂尾楼,你才这么恨他?”
这话一出,全场笑喷。可不是嘛!张雪峰没卖过一块砖、没盖过一栋楼,他靠嘴皮子吃饭,讲的是信息差,卖的是知识服务。
他敢说“账上必须有这个现金”,说明人家公司真赚钱——这年头,一个靠讲课年入千万的老师,比那些靠杠杆、靠画饼、靠预售款过日子的房企,不知道干净多少倍。
再说“敛财”这顶帽子,戴得也太随意了。张雪峰办辅导班,明码标价,学生自愿买单。你嫌贵?可以不买。你嫌他话糙?可以不听。但你说他“借战争敛财”,证据呢?人家没在直播间喊“快打仗啊,我要捐款立人设”,也没发通稿说“战时捐款计划已启动,现在报名考研班送战时爱心证书”。纯属脑补加情绪输出。
其实,张雪峰的问题从来不在“捐不捐”,而在于说话太糙、太满、太像段子。一句“枪响就捐一个亿”,听起来像脱口秀包袱,放在严肃语境里,确实容易引发误解。
但公众人物说话,网友听一半、脑补一半,也是常态。真要较真,不如去查查那些嘴上“为国为民”、背地转移资产的“大人物”。
至于那位地产大V,与其义愤填膺喊“封杀”,不如先问问自己:你带过的楼盘,交房了吗?你吹过的“学区房神话”,兑现了吗?你口中的“未来之城”,现在是不是杂草丛生?
说到底,张雪峰再有争议,他至少没让谁家孩子上不了学,也没让哪个家庭因为听他讲课而倾家荡产。而某些人,一张嘴就是“千亿市值”“百年大计”,一转身,烂尾楼里连个保安都没有。
所以啊,别动不动就要“封杀”。网络不是你家后花园,封杀令也不是你的情绪垃圾桶。真要较真,咱们先把“谁在真正为普通人做事”这道题答明白了,再谈什么“道德高地”也不迟。
最后送张雪峰一句:下次想捐钱,低调点,直接打款,别直播预告。也送地产大V一句:与其怒怼讲真话的,不如先把自己画的饼,给业主蒸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