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近日,政府官方发布了《赣州蓉江新区潭口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告。
该规划于2025年8月1日获赣州市人民政府批复(批复文号:赣市府字〔2025〕48号)。现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DB36/T2088-2024)的有关规定,对《规划》成果进行批后公告,将有关情况公布如下: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潭口镇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镇域和镇区两个层次。镇域规划范围48.37平方公里,包括1个社区、12个行政村;镇区规划范围12.57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南街社区、代卫村、洋山村、坞埠村、岭上村等区域。
2.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
二、目标定位
1.发展定位
着力打造“一镇三区”——赣南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镇、区域医疗康养集聚区、智慧生活服务样板区、都市农文旅融合先导区,建设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示范。
2.人口规模
规划至2035年,潭口镇镇域常住人口8.4万人、镇区常住人口6.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8.57%。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1.落实划定控制线
到2035年,潭口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0.6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0.35万亩;落实划定城镇开发边界7.04平方公里。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全面锚固高质量安全发展的空间底线。
2.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上位规划“三区三线”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同与城乡发展,构建“一心两轴三区、一屏一廊两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一心两轴三区:一心为区域医疗康养中心;两轴指城市服务发展轴和产业拓展轴;三区是指智慧生活服务区、田园休闲康养区和生态休闲康养区。
一屏一廊两带:一屏为峰山生态屏障;一廊为章水生态廊道;两带为田头水田园生态带和高陂河田园生态带。
1、 产业空间布局
1.产业发展思路
坚持创新驱动,以医疗康养、大健康、农文旅休闲等现代服务业为核心持续推进蓉江新区产业集聚。持续推进南部村庄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产业以及农文旅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2.产业体系
规划潭口镇以健康颐养、数字生活为主导产业,以农文旅休闲、农产品加工及仓储物流和农业种植等为辅助产业,构建“2+N”产业体系。
3.产业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廊,三区多点”产业空间格局。其中“一心”指涵盖健康颐养产业、数字生活产业的区域医疗康养中心;“一廊”指沿潭口大道延伸至南部村庄,串联医疗康养、田园康养、生态康养等功能的休闲康养廊道;“三区”主要指智慧生活服务区、田园休闲康养区、生态休闲康养区;“多点”指多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节点。
五、综合支撑体系
1.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保留现状京九铁路、赣深高铁和绕城高速,预留赣郴永兴铁路通道,构建“十字”型高速网络格局。规划镇区道路网以赣南大道、潭口大道为“十”字型快速路网结构,以幸福大道、平安大道、和谐大道和东环大道为主干道,构成潭口镇镇区道路网。积极推进农村道路建设,促进与城区道路网系统的衔接。
2.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落实上位规划要求,打造为市级服务中心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镇域构建“市级、区级、街道(乡镇)级、社区(行政村)级”四级公共设施体系。
3.基础设施配套
范围内不设置自来水厂,用水由中心城区水厂联网供给,设置给水加压泵站,向南部村庄供水;城区污水经沿江干管接入蓉江新区再生水处理厂,南部村庄设置生态污水处理池;新建2处110KV变电站、1处汇聚机房、1处垃圾中转站、1处消防站等;镇区设置不少于1处二级平急结合场地,社区(行政村)不少于1处四级以上平急结合场地。
六、镇村体系布局
1.镇村体系规划
建立“镇区——中心村——一般村”的三级镇村等级结构。其中镇区1个,涉及南街社区、代卫村、洋山村、岭上村、坞埠村;规划中心村3个,包括江坝村、路背村、石禾村;规划一般村5个,包括坳上村、龙塘村、上元村、三观村、田头村。
2.村庄分类引导
规划将镇区外8个行政村划分成3类村庄,包括集聚发展类、整治提升类和城郊融合类。其中江坝村、坳上村为集聚发展类,上元村、三观村、田头村为整治提升类3个,路背村、石禾村、龙塘村为城郊融合类3个。
3.村庄建设边界划定
按照总量约束、实事求是的原则,到2035年潭口镇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超过479.61公顷,规划统筹划定村庄建设边界429.82公顷,村庄建设边界外零星建设用地25.80公顷;建立规模留白机制,规划预留23.98公顷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不上图入库,占村庄建设用地总规模的5%,为潭口镇重大项目、重大事件预留弹性发展空间。
4.通则式村庄规划
镇域内已编“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的行政村有6个,包括江坝村、坳上村、龙塘村、上元村、三观村、田头村;需编制通则式村庄规划的行政村有2个,包括路背村、石禾村。
路背村:至规划期末,路背村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5.53公顷,落实耕地保护目标40.97公顷,划定村庄建设边界规模41.87公顷,范围内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历史文化控制线、灾害风险控制线。规划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升村庄建设风貌和人居环境,推进村域内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
石禾村:至规划期末,石禾村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1.32公顷,落实耕地保护目标78.58公顷,划定村庄建设边界规模59.60公顷,范围内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历史文化控制线、灾害风险控制线。规划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升村庄建设风貌和人居环境,推进村域内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
七、镇区规划
1.镇区范围
划定镇区范围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北至章水,西至潭东镇交界处,南至和谐大道,东至与南康区龙岭镇交界处。主要包括南街社区、代卫村、洋山村、坞埠村、岭上村及路背村、石禾村部分区域。
2.镇区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两心、一轴两区”的空间结构。其中“一核”是指潭口镇综合服务核心,“两心”是指潭口商业中心和医疗康养中心;“一轴”是指城市服务发展轴,“两区”是指潭口智慧生活服务区和田园休闲康养区。
3.用地布局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优化用地结构。镇区城镇开发边界规模701.76公顷,其中:居住用地339.5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48.3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65.1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9.28%;商业服务业用地110.5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5.76%;交通运输用地136.8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9.50%;公用设施用地1.4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20%;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43.3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6.17%;留白用地4.9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70%。
4.道路交通
按照“分离过境交通、完善内部交通”的原则布局镇区道路交通体系。构建“两横一纵”快速路网,“两横”包括赣南大道和绕城快速路,“一纵”包括潭口大道;构建“四横一纵”主干路网,“四横”包括幸福大道、平安大道、和谐大道和东环大道,“一纵”包括生态大道。
八、规划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主体责任,坚持“多规合一”,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强化规划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违规变更。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制定推进乡镇规划的实施措施。
2.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
强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战略意图传导和控制指标传导。将主要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各类空间管控边界精准落地,上图入库。实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在编制、审查专项规划过程中实现提供底数底板、任务接件分派、成果意见征询、项目联合审批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协同,确保规划目标、坐标、指标的传导落实。
3.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立健全定期评估制度,结合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和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建立公开、透明、制度化的动态调整完善机制,根据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结果进行动态调整,合理修正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的分阶段安排。细化明确规划实施任务分工,强化对约束性指标和各类管控边界执行情况的考核。建立贯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监督考核及乡镇治理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
—————— END ——————
关注赣州晒房网
了解赣州楼市行情、赣州城市发展动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