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各省纷纷响应,一些清朝地方官员也纷纷“该旗易帜”,投机到革命的阵营之中。清朝的统治陷入土崩瓦解之时,一位封疆大吏却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他虽然得到了革命党人的推举,但却拒绝出任都督、宣布独立,而是自杀的方式为清朝“殉节”。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一、官至巡抚
此人名叫冯汝骙,字星岩,是河南祥符人。其祖上本是安徽绩溪人,因在河南做生意,遂定居于此地。光绪八年(1882年),年仅二十岁的冯汝骙考中举人,并在第二年考取进士,成功地获得了仕途的“入场券”。经过在翰林院的“学习”后,冯汝骙被任命为户部主事,并进入清朝的核心部门——军机处工作,担任军机章京之职。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冯汝骙离开京城,开始在地方上任职,先后在四川顺庆、山东青州、直隶大名担任知府,期间得到了袁世凯的大力推荐。此后,冯汝骙又做过湖北盐法道、安徽徽宁池太道、甘肃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十五岁的冯汝骙成为封疆大吏,被任命为浙江巡抚。
二、主政江西
第二年,清廷又颁布旨意,将冯汝骙调到江西巡抚任上。此时的清朝正在推行“新政”以及“预备立宪”的相关事宜。作为江西的“第一把手”,冯汝骙还是有些政绩的,比如在整顿江西吏治、改革当地警政等方面。由于冯汝骙“察民情,量财力,从容施设”,出现了“士民安之”的情景。
不过,一个人再怎么抗争,也无法逆转整个历史的潮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武昌成立了军政府。接着,湖南新军也发动起义,并宣布光复。之后,江西也受到了影响。1911年10月23日,九江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建立军政分府。消息传来,南昌的新军们深受鼓舞,他们在10月30日夜间也发动了起义。
三、自杀殉节
11月1日下午,南昌的革命党人决定通电宣布江西独立,与此同时,他们还想效法湖北的方式,于是推举在江西颇有声望的巡抚冯汝骙做都督。冯汝骙虽然是汉人,但他毕竟是旧式人物,深受传统的忠君思想影响,因此断然拒绝。江西军政府成立后,并没有杀掉冯汝骙的意思,因为他的官声确实不错。
之后冯汝骙离开南昌,在行至九江时,被以前的新军将领、现在的九江都督马毓宝扣留。冯汝骙趁人不备,以吞食鸦片的方式自尽。消息传到北京,清廷赐予“忠愍”的谥号。冯汝骙是清朝的最后一任江西巡抚,同时也是辛亥革命爆发后为清朝殉节的第一人。他的行为固然是“愚忠”的表现,但毕竟忠于自己的“信仰”,只是他的“信仰”不再符合历史潮流而已,这就是新时代旧式人物的悲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