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岁时节日 | 白露里的“小情绪”:古人说的“悲秋”,年轻人怎么解?

0
分享至

Bai Lu

白露里的“小情绪”:

古人说的“悲秋”,年轻人怎么解?



白露一到,夜凉昼暖,朋友圈里有人晒起了“秋天第一杯奶茶”,也有人说自己“困得像没睡醒”“心里空落落“人间不值得”“开始阴暗爬行”“emo了”。其实,这不只是现代人的小情绪,古人早就给它起过名字--“悲秋”。



Bai Lu

Bai Lu

古人为什么“悲秋”?


节气与情绪

在传统文化里,秋季常被视作收获与衰落并存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之后,这种“收”的节律,也让人情绪容易下行——翻译一下,就是“阳气打卡下班,阴气接班上岗”。这种节律一收一放,就容易让人心情也跟着往下掉。

诗文与传统

在古代,诗人们格外敏感,总能把这种情绪化作文字。宋玉《九辩》叹曰:“悲哉,秋之为气也!”杜甫在《登高》中直抒胸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清照写“梧桐更兼细雨”,一句之间,万千秋意皆成愁绪。可以说,诗歌成为了“节气情绪”的最典型表达。

信俗与寄托

而在民俗层面,人们并非只沉溺于“悲秋”。在白露日,江苏地区有祭大禹的传统,闽南有祭土地的习俗,祈求“人心稳,岁月安”。通过仪式,人们寄托祈愿、缓解情绪波动,把个体的失落转化为群体的安定感。这正是“节令化情绪”的另一种社会回应。换句话说,古人用仪式缓冲“悲秋”的心理落差。


Bai Lu

古人与现代人的“同频”


古人悲秋:怕草木凋零、人生易逝。

今人秋郁:怕加班压抑、社交焦虑。

本质上,都是外部环境变换—内部情绪波动的循环。

生理层面

其实,现代人和古人一样,都逃不过季节的调律。进入白露,昼夜温差加大,身体需要额外能量去平衡冷热变化,于是常常感到“困倦”——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秋乏”。

心理层面

另一方面,夏日高亢过后,秋天的清冷让人产生落差感。心理学、现代医学有“季节性情绪障碍”一说,和“秋乏”“悲秋”形成了古今对话。心理学研究发现,阳光照射时间缩短会影响褪黑素和血清素的分泌,容易带来低落感。难怪有人戏称,秋天是“情绪的多事之秋”。

文化层面

民俗学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人常把这种集体的“低落”写进诗歌和仪式中,而现代人则会把它转化成社交媒体的表达——比如“秋天第一杯奶茶”,其实就是把季节的失落感,用一个小小的甜蜜瞬间来“抵消”。可以说,传统的“节令情绪”与当下的“网络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是同构的。

Bai Lu

白露的民俗处方


面对这股来势汹汹的“悲秋”,古人不是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找应对之道,用一套独特的民俗“处方”来化解。这套“处方”既是顺应天时的养生哲学,也是一种集体性的情绪疗愈。

饮食:借“新”意,暖人心

古人深谙“食”的疗愈之道。在江南地区,有白露茶的传统。人们采摘白露时节的新茶,清香甘醇,用它来消解秋日的干燥,这种“新”意,本身就带有一种生机勃勃的仪式感,正如我们现在用“秋天的第一杯”来开启新篇章,异曲同工。

而在岭南,人们则用白露米酒来驱寒保暖,这杯带着微醺暖意的米酒,不正是古人版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吗?它用一份甜蜜和温热,巧妙地抵御了秋风带来的凉意和落寞,让“悲秋”无处遁形。

仪式:借“物”与“事”,求心安

除了口腹之欲的满足,更深层次的情绪安抚则体现在仪式上。在江苏太湖一带,人们祭祀大禹,感恩他治水安民的功绩。这个仪式不仅仅是历史的缅怀,更折射出在秋季收敛、万物萧瑟的时刻,人们对内心稳定和生活安定的深切渴求。这是一种将个体的不安,寄托于集体记忆的智慧。

劳作:借“向阳”,消解失落

江西婺源的晒秋,是古人最直观、最诗意的“处方”。将丰收的谷物、玉米、辣椒铺满屋顶和庭院,不仅仅是简单的农事操作。这是一种集体性的、向阳而生的生活美学。

古人通过这种行为,将收获的喜悦可视化,用金灿灿的色彩来对抗秋天的萧索,把个体对衰败的失落感,转化为对丰收的集体赞颂。它向我们展示:与其沉溺于悲伤,不如用劳作与阳光,将内心的空落填满,用丰盈的景象来疗愈内心的“悲秋”。


Bai Lu

当代的“小妙招”


如果说古人用祭祀和饮茶来消解“悲秋”,那么现代人也发展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秋日处方”,将古老的智慧与当下的生活方式巧妙融合。

仪式感:把养生变成“社交货币”

古人喝白露茶、酿米酒,是对节令的顺应和敬畏。而我们则可以为这些古老的习俗赋予新的意义。比如,把“秋日限定”的日常小事创造为新的仪式,无论是早晨的一杯温水,还是睡前的一段舒缓音乐,都能带来一份应季的满足感。这种仪式感让原本私密的养生行为,变成了可以分享和互动的社交内容,让养生也充满了乐趣。

“向阳”而生:用行动对抗低落

古人晒秋,是为了把收获的喜悦可视化,用金灿灿的色彩对抗萧索。现代人也可以效仿这种“向阳”的生活哲学。晒晒秋日阳光,不仅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它让我们从室内走向户外,用真实的阳光来缓解内心的低落情绪。同时,调节作息、轻度运动,早睡早起,轻运动养身。正是遵循着“秋收”的节律,让身体和内心都进入一个平稳的状态。

情绪“输出”:将“悲秋”化为创作动力

古人将“悲秋”化为千古诗句,如“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是他们情绪的输出。而现代人则可以将这种情绪转化为创作的灵感。拍一张落叶照、写几句秋日感言,或者用文字、音乐、绘画等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这种持续的“输出”,能将内心的迷茫和低落转化为可见的、有价值的创作,从而在转化情绪的同时,也获得了内在的平静和力量。


白露,不只是天气的转折点,也是一种“心绪的节点”。

秋天的凉意未必只带来“悲”,它也提醒我们学会慢下来,照顾情绪。古人把“悲秋”写成诗句,用仪式祈求安心;今天的我们则可以在节气民俗和现代生活的对话中,找到新的解法,把“小情绪”调成生活里的作品。

愿这个秋天,我们都能把“悲秋”变成“喜秋”,在凉意中感受一份温柔的力量。

公众号总指导:萧放

内容顾问:朱霞 鞠熙

指导教师:贺少雅

公众号主编:叶玮琪

【岁时节日】栏目责编:范雯佳

推文供稿:晏秋洁

图文编辑:王小萌

我们是一个亦庄亦谐

的公众号


北师大民俗学

关注学术知识│关注生活热点

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下调日本汽车进口关税

美国下调日本汽车进口关税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23:53:49
全网痛批的“女友父亲在车子抽烟”事件:你没有素质的模样,真丑

全网痛批的“女友父亲在车子抽烟”事件:你没有素质的模样,真丑

妙知
2025-09-15 08:38:25
篮球苏超见证传奇归来,江苏篮球黄金一代将齐聚开幕式

篮球苏超见证传奇归来,江苏篮球黄金一代将齐聚开幕式

现代快报
2025-09-15 16:09:05
杨兰兰是谁?10层迷雾揭开后,她可能根本就不是人

杨兰兰是谁?10层迷雾揭开后,她可能根本就不是人

吃瓜盟主
2025-09-11 14:48:46
“业务员”与司机三七分成!虹桥枢纽“专车拉客”暗藏套路,记者调查

“业务员”与司机三七分成!虹桥枢纽“专车拉客”暗藏套路,记者调查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1:10:12
“一人收200元,一学期花完一万吗”,广东一学校收班费遭家长质疑,最新回应

“一人收200元,一学期花完一万吗”,广东一学校收班费遭家长质疑,最新回应

极目新闻
2025-09-15 09:01:49
小米手机官博头像意外泄露新机背屏,预计为17 Pro系列

小米手机官博头像意外泄露新机背屏,预计为17 Pro系列

IT之家
2025-09-15 16:47:27
你见过最无耻的人啥样?网友:第三个太恶心了,幸亏我身边没有

你见过最无耻的人啥样?网友:第三个太恶心了,幸亏我身边没有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4 17:11:57
学生自带饭盒打饭被拒后续:连饿三天,官方介入校长解释原因被嘲

学生自带饭盒打饭被拒后续:连饿三天,官方介入校长解释原因被嘲

法老不说教
2025-09-13 17:13:29
清华博士庞众望拒绝2500万年薪的那一刻,顶尖的科技公司都沉默了

清华博士庞众望拒绝2500万年薪的那一刻,顶尖的科技公司都沉默了

玉辞心
2025-09-15 06:18:55
陈数:我为这个家,主动放弃生育,他却给了我最残酷的回应

陈数:我为这个家,主动放弃生育,他却给了我最残酷的回应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9-14 19:45:52
听劝!广铁又把早高峰「通勤列车」开回来了

听劝!广铁又把早高峰「通勤列车」开回来了

健身狂人
2025-09-15 10:11:35
DeepSeek:一场无解的阳谋,让美国陷入两难之境!

DeepSeek:一场无解的阳谋,让美国陷入两难之境!

遇见洞见
2025-09-15 20:10:09
“馆长”要来内蒙古了 出发前满脑子都是羊肉汤

“馆长”要来内蒙古了 出发前满脑子都是羊肉汤

看看新闻Knews
2025-09-15 20:08:04
完美继承爸妈优秀基因,张智霖儿子罕见露面,年仅18岁帅出新高度

完美继承爸妈优秀基因,张智霖儿子罕见露面,年仅18岁帅出新高度

娱乐圈十三太保
2025-09-15 20:40:04
普通人活到80岁的概率是多少?10%、 30%还是50%,或者更高?

普通人活到80岁的概率是多少?10%、 30%还是50%,或者更高?

暖心人社
2025-08-09 22:31:41
痛心!38岁江苏美女教师梁娇去世,丈夫去世不到百天,女儿才7岁

痛心!38岁江苏美女教师梁娇去世,丈夫去世不到百天,女儿才7岁

云舟史策
2025-06-23 09:35:09
韩庚演唱会槽点满满!身材发福唱跳能力下降,还被网友调侃像黄渤

韩庚演唱会槽点满满!身材发福唱跳能力下降,还被网友调侃像黄渤

娱乐团长
2025-09-14 17:36:26
倒闭1.2万家!80后集体记忆轰然崩塌,50台电脑年入千万神话破灭

倒闭1.2万家!80后集体记忆轰然崩塌,50台电脑年入千万神话破灭

财经八卦
2025-07-17 23:34:18
张馨予发文许久未回家!化淡妆和老公微醺说情话,穿素裙又仙又瘦

张馨予发文许久未回家!化淡妆和老公微醺说情话,穿素裙又仙又瘦

老腘的世界视角
2025-09-15 17:11:48
2025-09-16 08:51:00
北师大民俗学 incentive-icons
北师大民俗学
亦庄亦谐的民俗学
190文章数 1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又夸中国了 羡慕中又透出一些焦虑不服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又夸中国了 羡慕中又透出一些焦虑不服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中国将依法依规开展TikTok技术出口审批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房产
艺术
旅游

教育要闻

决胜中层——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实操进阶高级研修班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