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临床研究
意味着医生不仅是疾病的诊治者
更是医学进步的推动者
它是诊疗技术迭代升级的“加速器”
能将临床实践经验
转化为更高效的诊疗方案
它是疑难疾病治疗的“探路者”
在看似无解的医疗困境中
探寻希望之路
对医生自身而言
临床研究既是职业成长中
职称晋升的重要支撑
也是将一线积累的临床洞见转化为
会议报告和期刊论文
并与同行分享交流的重要路径
可这座“桥梁”却常被“迷雾”笼罩
研究设计里的
随机、盲法、样本量
概念繁杂如乱麻
实施过程中的
伦理审查、随访管理、AE/SAE处理
步骤环环相扣
数据分析时的
RR/OR/HR、生存分析
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更令人困扰的是
市面上多数临床研究书籍
要么偏重理论
读时点头称是,用时晕头转向
要么点到为止
对研究新手而言如同隔靴搔痒
偶有译本
又因语言与文化差异让人费解不已
一份通俗易懂、能解实际之困的
介绍临床研究入门及进阶的读物
成了无数临床医师的迫切期盼
西京双杰执笔
以亲历“弯路”写就实用“备忘录”
这份期盼,终于被两位
深耕临床研究的麻醉学专家感受到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路志红、董海龙两位医师科学家
共同撰写的《临床研究备忘录》
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为临床研究者带来了“及时雨”
《临床研究备忘录》
路志红,董海龙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5.4
ISBN 978-7-03-080908-7
这两位作者本身就是
临床研究领域的“标杆”
路志红教授在JAMA Surgery等期刊
发表论文40余篇
董海龙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在Science、Nature Neuroscience等
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
成果被写入37部国外英文专著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而他们提笔写书的初衷
源于一份“共情”:
在自身从事临床研究的过程中
他们都曾遭遇困惑、走过弯路
也深知同行们面对难题时的无助
这本《临床研究备忘录》
既源于他们多年临床研究的经验笔记
也是如何避开陷阱、少走弯路的心得集锦
主编路志红
在本书前言中写道:
“这本书的初衷就是针对从设计到实施、到分析、到发表的过程中诸多实际的问题,为临床研究者提供解答,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作者在临床研究之路上的笔记和心得。全书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那些专业书籍中令人费解的概念,并且结合作者的研究和发表经历,为读者展示实际操作,提供“避雷”经验,让读者能够更顺利更高质量地开启临床研究之旅。”
妙用比喻
让复杂概念 “活” 起来
打开这本《临床研究备忘录》
你会发现其有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
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
只有推心置腹的分享
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拆解你看不懂的专业概念
比如作者用“西红柿炒鸡蛋”作比喻
巧妙解析了不同类型临床研究的区别:
我是个厨师,全世界西红柿炒鸡蛋都不放糖,但有一次我放了糖,发现特别好吃,于是我对这一次的做菜经历进行了报道,这就是个案报道。
我们店里陆陆续续有几次西红柿炒鸡蛋放糖的事情发生,有时候反响不错,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我对这些经历进行了统一的报道和分析,这就是病例系列报道。
以上经历让我对西红柿炒鸡蛋要不要放糖这个事情产生了兴趣,我检索了之前这方面发表的所有的文献,对“放糖”与“好吃”之间关系的现有证据进行了综述,还做了荟萃分析,描述了放糖/不放糖后西红柿炒鸡蛋好吃的比例的比值比和置信区间,比较客观科学地给出了放糖后是否好吃的证据。这就是二次分析。
但是,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领域研究很少或现有研究质量很差,所以我决定对此展开研究。我没有足够的经费和时间,所以计划先做个观察性研究。我们先看是否放糖后的好吃程度,也就是按暴露分组,比较转归,也就是队列研究。
我回顾了我们饭店过去一年的所有西红柿炒鸡蛋,从其中采集到了100例放糖的,100例不放糖的,对比它们是否好吃,这就是回顾性队列研究。
我从现在开始记录接下来一年饭店所有的西红柿炒鸡蛋,也是记录了100例放糖的,100例不放糖的,对比它们是否好吃,这就是前瞻性队列研究。
我还可以采集100例好吃的,100例不好吃的,对比它们有没有放糖,也就是从转归找暴露,这就是病例对照研究。
以上都是在我们饭店做的,考虑到南北方口味不同,我联合整个西北五省(区)的饭店进行了以上观察性研究,这就是观察性研究中的综合研究。
在观察过程中,我还对其他一些问题也产生了兴趣。我给最近来吃西红柿炒鸡蛋的顾客发了调查问卷,分析了觉得放糖更好吃和肥胖之间的关系。因为是暴露和转归同时出现,所以这是横断面研究。
但这个研究只能说明觉得放糖好吃的人当中肥胖者更多,但是不能说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不能说明是因为爱放糖才肥胖,还是因为胖所以爱放糖。在完成这些研究的过程中,我在本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申请到了研究经费,于是我决定做RCT。假如我们按是否放糖将西红柿炒鸡蛋分为两组,炒菜者均为同一人,但每炒一盘按照随机分组进行放糖或不放糖的操作,这就是随机对照试验。
如果我们制作了和糖一模一样、但没有任何味道的安慰剂,两组分别放糖或安慰剂,就是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我在该领域声名鹊起,稳坐前几把交椅,期刊邀请我就西红柿炒鸡蛋是否放糖这个问题写一段现状分析和自己的展望,这就是述评。
OK,功成名就。
一道家常菜
串联起各种复杂的研究概念
让初学者瞬间开窍
四大模块
临床研究全流程 “宝典”
这本《临床研究备忘录》的价值
远不止“通俗的比喻”
全书围绕临床研究的
“设计、实施、分析、写作”四大核心板块
梳理出60余个专题
每一个都紧扣实际问题
拒绝空泛理论
1
在“研究设计”部分,教你如何确定研究问题与假设、如何设置对照、如何计算样本量
2
在“研究实施”部分,详细讲解伦理审查、研究注册、随访管理、AE/SAE处理等关键步骤
3
在“数据分析”部分,梳理统计检验方法、效应量、生存分析等难点,还会提醒多重检验、数据缺失的避坑技巧
4
在“论文写作”部分,从标题和摘要的打磨,到讨论和局限性的撰写,甚至cover letter怎么写、如何推荐审稿人,都给出了超级实用的建议
目 录
样 页
结语
《临床研究备忘录》
让临床研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难题
而是每一位医师都能掌握的工具
当更多医师能将病房里的困惑
通过科学研究转化为诊疗突破
更多零散的临床经验
能升华为推动医学进步的力量
这份“备忘录”
便成了照亮患者未来、
助力医师成长的“光”
如果你正为临床研究发愁
不妨翻开这本《临床研究备忘录》
它或许就是你在研究之路上
等待已久的那把“精进之钥”
(本文编辑:刘四旦)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一起阅读科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