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红军城大捷前夜,乌军在新经济镇插旗这一事件,引发了外界对于俄军战术意图的诸多猜测,到底是诱敌深入还是围点打援呢?咱们不妨来仔细分析分析。
![]()
俄军大规模重新编组,目标直指红军城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开战以后,进行了最大规模的重新编组,国内部队、苏梅州部队,甚至是哈尔科夫部队全部调动,就连赫尔松前线俄军摩步第70师都行军上千公里,进入顿巴斯前线,就是为了准备顿巴斯秋冬攻势,拿下红军城。
红军城这个地方可不得了,它是乌克兰煤炭工业中心,也是乌军在乌东地区的后勤枢纽,有6条公路和5条铁路经过,战略价值那是相当高。而新经济镇作为红军城东部的重要门户,其战略地位也不言而喻。7月初,俄军快速突击,包围并攻入新经济镇,还打入了红军城北面的罗金西克镇,当时的战线几乎是一天一变,局势十分紧张。
![]()
乌军在新经济镇插旗,看似突破实则暗藏风险
就在这样的紧张局势下,乌军在新经济镇插旗,这看起来像是乌军的一次突破,但实际上可能暗藏着巨大的风险。
从俄军之前的作战风格来看,他们可是有过不少诱敌深入的成功案例的。比如说在红军城北部矿井区,俄军就曾故意撤退,等乌军进来后就用TOS - 1A温压弹一锅端,让乌军减员37%,搞出了个“灰色地带屠宰场”。这次乌军在新经济镇插旗,很有可能是中了俄军的诱敌深入之计。俄军说不定就是故意让乌军觉得有机可乘,能够在新经济镇插旗,从而吸引更多的乌军部队前来增援,然后再对这些增援部队进行打击。
![]()
而且,俄军已经对红军城形成了一定的包围态势,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半包围了红军城,还动用无人机进行全天候监控。在这种情况下,乌军在新经济镇插旗,就相当于把自己暴露在了俄军的眼皮子底下。如果乌军后续的增援部队跟不上,那么在新经济镇插旗的这部分乌军就会成为俄军的囊中之物。
俄军围点打援,可能性极大
除了诱敌深入,俄军围点打援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俄军多支突击队已经进入红军城内部,在红军城南部已经占据至少7个据点,但却突然停止进攻,甚至故意在城南留出一条“补给通道”。这表面上看是给乌军留了一条活路,但实际上很可能是俄军设下的一个陷阱。地面上,俄军第51集团军的坦克群沿着T05 - 15公路一字排开,把乌军增援的必经之路轰成了火海。更绝的是,俄军还故意让乌军侦察兵“发现”一条绕过雷区的小路,等乌军车队开进去才发现,两边的废墟里藏着大量伪装成建筑垃圾的“天王星” - 9战斗机器人,30毫米机关炮一扫,整个车队瞬间瘫痪。
![]()
这种打法就是典型的围点打援。俄军先把红军城围住,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吸引乌军前来增援,再在乌军增援的路上设下重重埋伏,对乌军进行打击。从2024年秋天开始,俄军就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战术了,先是故意放乌军第155旅进城,接着用无人机把周边20公里的乌军据点摸了个遍。到了2025年7月,俄军突然发力,用477架无人机配合60枚导弹,把红军城的电力、通讯全炸瘫痪了,让乌军成了瓮中之鳖。
![]()
当乌军援军像蚂蚁一样往红军城爬时,俄军的“火力收割”就开始了。每天凌晨3点,俄军的TOS - 1A重型喷火系统准时“点名”,把乌军可能藏身的建筑烧成灰烬;白天则出动“天王星” - 9战斗机器人,沿着街道逐个清除火力点。最狠的是“旋转木马”战术:先用FAB - 500滑翔制导炸弹炸穿乌军掩体,再用温压弹清理坑道,最后让无人机进去补枪。在这样的打击下,乌军的增援部队根本无法顺利到达红军城,只能是白白送命。
![]()
综上所述,在红军城大捷前夜,乌军在新经济镇插旗这一事件中,俄军诱敌深入和围点打援的可能性都很大。但从目前俄军的一系列操作来看,围点打援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俄军通过对红军城的包围、对城内乌军的围困以及对乌军增援部队的打击,一步步地实现着自己的战略目标。而乌军在新经济镇插旗的这一行为,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俄军设置的陷阱之中,最终导致了红军城大捷中乌军的失败。不过,战争的局势总是变幻莫测的,具体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