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
有一天会传出
吃它会让皮肤变黑的说法
![]()
之所以会有这个说法
给出的理由是——土豆是感光食物
因为含铜元素
它会刺激酪氨酸酶活性
导致皮肤变黑和长斑……
这个说法看起来有理有据
但实际上
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土豆不属于光敏性食物
铜含量也很低(100g 土豆约含 0.1mg铜
属于“低铜食物”)
正常食用不会导致皮肤变黑或长斑
快来看详细解答
土豆真的是“感光食物”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 感光食物 ” (光敏性食物)的定义。
光敏性食物是指含有 一些 光敏成分的食物 , 这些成分在人体内代谢后,可能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从而引发皮肤反应 。光敏成分大概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 呋喃香豆素:这是用最强的天然成分,也是最受关注的成分。它常见于柑橘类(柠檬、葡萄柚)、芹菜、香菜和无花果等食物。
·叶绿素衍生物:荠菜、苋菜等绿叶蔬菜中的某些成分。
·其他光敏物:例如补骨脂素,可见于某些中药成分。
举例来说, 柑橘汁接触皮肤后暴晒 ,就有可能会 急性的皮肤反应,比如 红肿、水疱、瘙痒、灼痛 ,这也叫做“ 植物日光性皮炎 ” 。又比如, 芹菜采摘工人因长期接触 和 日晒 可以 导致慢性 的皮肤光敏反应 。
我们再来看土豆,它 的主要成分是 水、 淀粉、 糖类、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另外还有 维生素 C 、 B 族维生素、 钾 等维生素和矿物质 , 它 并 不含呋喃香豆素 、补骨脂素等光敏成分 ,也没有 其他 被权威医学机构列为光敏 性 食物。
由此可见,土豆这次着实是被冤枉了。如果这个解释还不够,那么接着往下看,我们还有更多证据 来推翻 原有观点 。
铜元素是光敏成分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造血、免疫、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 上面也提到,光敏成分主要是 呋喃香豆素 等 有机化合物,并没有包括铜元素。
另外,谣言里面提到的酪氨酸酶,它确实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但它和铜元素的关系比较弱,因为 铜只是酪氨酸酶的辅助因子,并非决定性因素。
更何况,饮食中微量铜几乎不影响,尤其是土豆这种食物。
我们可以来看看数据。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100g土豆的铜含量大约是0.1mg,属于“低铜食物”。另一方面,成年人每日铜需求量大约是0.9mg。也就是说,吃2斤土豆才能摄1mg铜,这远低于日常需求。
相比土豆, 铜 含量较高的 主要 是 海鲜、动物 肝脏、 坚果 、谷物和豆类 。
如果吃了土豆都会变黑,那其他食物就更危险了,能吃的东西真是少之又少了。
吃了光敏性食物
皮肤就会变黑?
答案仍是否定的。
即便吃了光敏性食物,也不代表会有问题,比如皮肤过敏、变黑、长斑。这是因为,光敏性食物引发的皮肤反应需要满足多个条件:
条件 1:大量摄入光敏性食物。
大家可能听过一个说法,“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这句话就比较适合来描述光敏性食物。日常饮食中摄入的光敏物质含量通常比较低,健康人群罕见反应。通常来说,只有在大量摄入光敏性食物才有一定的风险出现皮肤反应。
条件 2:要有紫外线暴露。
也就是有暴晒或者长时间日晒,尤其是紫外线强烈的时候。因为紫外线暴露是引发因素,好比火药的引子。
条件 3:个体易感性,也就是个体差异。
因为,遗传因素(如卟啉代谢异常)会影响个体对光敏性食物的敏感性。另外,肤色很白的人、本身是光敏性疾病的患者(红斑狼疮、皮肌炎等)、正在服用光敏性药物(米诺环素、氢氯噻氢等)的人,都对光敏性食物会更为敏感。
条件 4:光敏反应的程度。
如果出现光敏反应了,但比较轻微,并且有及时地正规治疗,出现光敏反应后也会有更少的机会遗留色素沉着。
由此可见,即便被认为是真的光敏性食物,比如柠檬、葡萄柚、香菜、芹菜,也不代表要打入黑名单,正常吃的话,几乎都不用太担心。
来源:科学辟谣
编辑:赵文婷
监审:张效婧
终审:吴 涛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发布网信政务信息
解读网信政策法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