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疯狂抄笔记,但从不复习
很多同学上课特别认真,老师说什么都要记下来,下课后还要找同学对比笔记,看看自己有没有遗漏的。
但这种做法有两个致命问题:第一,记笔记没重点,密密麻麻一大堆,真正重要的知识点却淹没在废话里;第二,经常记完就把笔记扔一边,很少复习。
结果就是,花了大把时间,知识根本没进脑子。这种这就是典型的“感动自己式学习”!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记笔记的时候要有重点,只记重点、难点和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完之后当天就要看一遍,一周后再看一遍,考前再看一遍。这样的笔记才有价值。
第二种:只做简单题,回避难题
这种同学也很常见。作业里简单题做得飞快,一遇到难题就跳过,或者直接抄答案。他们的理由是“先把简单的搞定,难题以后再说”。
但以后是什么时候呢?考试的时候吗?
我跟你们说,简单题再多也不会让你成为高手。就像你练习跑步,如果一直在平地上慢跑,那就永远跑不过那些爬坡训练的人。
高考拉开差距的就是中等题和难题,你一直回避它们,考试时怎么办?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天至少挑战一道难题。做不出来没关系,看答案,搞懂思路,过几天再做一遍。难题做多了,你的思维就锻炼出来了,简单题自然不在话下。
第三种:熬夜学习,但效率极低
有些同学特别喜欢熬夜,觉得熬夜就是努力的表现。晚上十二点了还在那里“挑灯夜战”,第二天顶着黑眼圈跟别人炫耀自己多晚才睡。
但是,熬夜的那几个小时,真的有学习效率吗?是不是经常发呆、走神、做一道数学大题要半小时?
其实,熬夜学习就是在透支你第二天的精力。你晚上多学的那点东西,还不如第二天上课因为困倦而错过的知识多。这不是努力,这是愚蠢。
聪明的做法应该是:保证充足睡眠,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宁可早起一小时学习,也不要熬夜到凌晨一两点。
第四种:重复做已经掌握的题目
这种同学有个特点:特别爱做自己会做的题。因为做起来有成就感,很快就能完成,感觉自己很厉害。
但这有什么用?你已经会的东西做一千遍还是会,不会的东西还是不会。
考试又不会只考那几个你会的题型,所有正确的方法是:重点攻克自己不会的题型。会做的题目偶尔练练保持手感就行,大部分时间要花在突破弱项上,这才是你真正的提分点。
第五种:从不整理错题,下次还错
很多同学做错题就直接用红笔改个答案,然后就扔一边了。下次遇到同样的题目还是错,再改,再扔,永远在同一个坑里跌倒。
你以为错题只是一道题的问题?错!每道错题背后都代表一个知识漏洞或者思维误区。不总结错题,这些漏洞永远补不上。
高考前你会发现,那些一直没有错题本的同学在疯狂刷题,而有错题本的同学只需要翻翻错题就能查漏补缺。谁的效率更高,一目了然。
建议大家准备一个错题本,不仅要抄题和答案,更要写清楚错误原因和正确思路。定期翻看,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第六种:死记硬背,不求理解
还有一些同学,遇到任何知识都想靠背诵解决。英语单词死背、数学公式死背、物理定律死背,背得滚瓜烂熟但不知道怎么用。
死记硬背在初中可能还行,到了高中就完全不够用了。高考考查的是你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不是背诵能力。
真正的学习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你理解了原理,自然就记住了;你理解了思路,自然就会应用了。
最后:
说了这么多,核心就一句话:学习要讲究方法,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熬得更晚、做得更多,而是比谁用对了方法、效率更高。改掉这些低效的学习习惯,你的成绩自然会有质的飞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