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酒,寒冬期下经销商的一枚“平安符”
文 | 黄雅婷
八月结束,白酒上市公司半年报全部披露,冰冷的数据再次印证行业正身处深度调整周期。
然而,越是逆境,越能看见真正的坚守者。近期,劲牌旗下“小劲酒”被传出上半年逆势大涨50%,虽其后公司澄清系误读、实际增幅约为10%,但在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中,这一成绩依然令人瞩目。
劲酒的“特别”,一直为行业所称道——源于吴少勋对品质极致的坚持、非饱和营销的纪律,以及与渠道共赢的理念。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越是市场下行,越需要踏实稳健的经营哲学。能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机会主义者,而是尊重市场、敬畏产品的企业。
视线转向山东,也有这样一家“稳如泰山”的企业。数十年坚持不压货、不透支渠道,不盲目扩产、不随意延伸,专注酿好一瓶浓柔香型白酒。它不仅连续七年逆势增长,更被经销商称为“能保平安的长期伙伴”。
01
“做泰山,依旧能平安地挣钱”
在酒行业中,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广大的经销商、终端店就是培育这棵大树生长的土壤,唯有土壤肥沃,树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泰山酒业的土壤怎么样?先来看一组案例:
“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代理泰山,是泰山酒业始终如一的高品质追求和独具匠心的经营理念,让我从心底生出信赖与认同,能够和泰山持续合作32年。”
“从2023年8月开始做泰山,只负责宁阳两个乡镇和县城的一部分,2024年一年销售额就做到了780万。”
“2019年合作之初,我的终端网点不足一百家,年销量不足一百万元,到现在终端网点已经达到600家左右,核心网点300余家,在宴席和团购上销量也都逐年提升。”
不论是持续32年的合作佳话,还是二次创业的致富故事,肥沃土壤的背后,离不开泰山酒业对渠道、市场的灌溉和深耕,真正做到了“经销商的成功就是泰山酒业的成功”。
泰山酒业深知,唯有经销商走得稳,企业才能行得远。
因此,泰山不仅提供品牌与产品,更提供一套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市场操作方法——从终端动销支持到消费者开瓶奖励,从宴席推广到团购深耕,泰山真正把经销商的利益和安全放在首位,拒绝短期行为,专注长期价值。
从1945年建厂至今,泰山酒业始终坚持“厂商一体,合作共赢”的理念,坚定推行“合理库存,全线产品顺价销售”的市场政策,确保了泰山酒业保障经销商平安赚钱的能力。
2025年,泰山酒业站在80周年征程的新起点上,全面启动“省酒工程”,即要在山东省内实现深度覆盖,全面提升品牌高渗透率、高知名度和强美誉度。
“泰山酒业将以最大诚意、最强力度,提供全方位的渠道支持、品牌赋能和高效灵活的服务保障,持续强化品牌在山东市场的认同感与统治力,全力打造鲁酒‘一超引领、多强并进’的全新竞争格局!”泰山酒业董事长张铭新在“2025省酒泰山品牌山东行”潍坊站上如是说道。
▲泰山酒业董事长张铭新
在这个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泰山酒业的“平安经营”,为经销商构建了一道坚实的风险防护墙,让经销商告别压货焦虑、低价竞争与资金风险,真正实现“平安赚钱、持续发展”。这就是泰山酒业给经销商的安全感。
“我们坚信泰山酒的市场,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大”!多位经销商信心满满地表示。
02
看泰山,就是在看鲁酒的未来
当下,名酒下行压力加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反而却成为省酒弯道超车的良机。有行业人士表示,“省酒迎来‘第三春’的洗牌与跃迁,头部省酒进入换位增长的新窗口期。”
一方面,在企业端,从近期发布的半年报情况来看,尽管头部酒企茅、五、汾依旧保持正增长,但名酒价格倒挂、社会库存高企已让经销商苦不堪言。
反观各省酒,古井贡酒、金徽酒依旧保持增长,今世缘也还是微降。在非上市企业中,近两年,以仰韶、白云边为代表的区域性酒业也表现出强韧的逆势增长势头。
另一方面,在消费端,消费回归价格理性,从“追求高价”转向看中“质价比”,白酒核心价格带下探,区域酒企则顺势承接。数据显示,当前白酒行业300元以下价格带的市场规模占比已上升到43%。
回看山东市场,鲁酒在上一轮分化发展期错失良机,外来名酒占据绝对主力,在500亿级规模的市场中,本地品牌占比仅不到20%。
即便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泰山酒业仍实现了连续7年逆势增长,其稳健表现不仅凸显出企业扎实的内功与品牌韧性,更成为观察鲁酒未来的重要样本。
面对省酒发展的新机遇,作为鲁酒领军企业,泰山酒业快速响应、全面升级,重点推进三大战略举措:
一是产品线升级,构建“一柱三龙”大单品矩阵,覆盖不同价格带和消费场景的四大产品线,实现结构清晰、动能互补,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是品牌文化升级,深化“泰山平安文化”价值内涵。将泰山独有的平安、稳重、吉祥的文化符号深度融合进品牌叙事与消费者沟通,打造差异化的情感认同与文化竞争力。
三是品牌战略升级,确立“争做中国小五粮液”“省酒泰山,接待世界”的高位目标。通过省酒工程的深入实施,泰山酒业进一步打开品牌格局,聚焦山东省内市场的高渗透与强引领,致力于构建鲁酒“一超多强”新格局,强化省酒地位,并逐步实现从区域强者到全国化品牌的重要跨越。
03
守泰山,品质是最大的“平安”
在行业中,“品质+文化=价值”这一公式越来越被证实。一个优秀的中国酒品牌,一定是“个性化品质表达+个性化文化表达”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甚至可以说,中国酒产业,就是“品质+文化”的产业。
而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灵魂人物的个人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家企业的文化内涵。
在泰山酒业,董事长张铭新绝对是其灵魂人物。军人出身的他始终将“守护平安”视为自己的使命。曾经,他守护的是人民的平安;如今,他守护的是经销商的利润安全、消费者的品质信任,以及泰山酒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未来。
在他的带领下,泰山酒业不盲目扩产能、不轻易跨香型,坚持聚焦浓柔香品类,砍掉冗余品牌,专注打造核心大单品。这份“有所不为”的定力,背后正是泰山一以贯之的“平安基因”——不贪快、不恋大,稳健比规模更重要,长久比声量更珍贵。
在“国人的平安酒”这一使命指引下,泰山酒业将品质视为生命线。依托泰山山脉天然泉水、传承数百年的金条小窖工艺,以及独创的浓柔香型风格,泰山酒实现了“醇窖香淡雅、醇和绵甜、余味爽净”的舒适口感。每一瓶酒,都不只是风土与技艺的结晶,更是平安文化与品质实力的双重表达。
与此同时,泰山持续将“平安文化”融入品牌血脉,从产品命名、视觉设计到品牌传播,不断强化“想平安,喝泰山”的情感共鸣。这使得泰山酒不仅是佐餐饮品,更成为宴席、礼赠、收藏场景中的情感载体,承载祝福、寄托祥瑞,与消费者建立起深厚且可持续的情感链接。
当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才能真正看出一家企业的底色与实力。泰山酒业之所以被众多经销商视为“保平安”的长期伙伴,正是因为它不制造库存压力、不挑起价格乱战,始终守护渠道利润与市场秩序;更因为它以军人般的纪律性与责任感,守护产品品质与品牌信誉。
对于经销商和消费者而言,泰山不仅是一瓶酒,更是一份稳妥的承诺、一个可长期信赖的品牌。行业越冷,越显“平安”可贵——而这,正是泰山酒业能够穿越周期、稳如泰山的根本底气。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