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生死从来都是大问题,但上海这名女子的“洒脱”,却让很多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安乐死,这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却经久不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对生命的态度也从来不一。
只是在看了全过程后,或许你的心中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对一位父亲来说,女儿离世只需要短短数分钟。
【20看死】
20岁,对很多人来说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是轻松又明亮的,回想起来,只觉得那是自己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但对沙白来说,20岁,是自己人生永远也跨不过去的一道坎,2004年,她确诊了红斑狼疮。
光听名字是不是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但事实上,红斑狼疮可谓是最臭名昭著的病症之一,你可以理解为,一旦确诊,你的生命就已经步入倒计时了。
的确,靠着保守治疗,靠着日复一日的服药、谨慎,如今想要再活20年并不算是什么难事,可再往后的30年、40年呢?
医生不提了,因为到了这一步,只能祈祷有奇迹发生,而既然被冠以奇迹一词,那就基本可以和“不可能”划上等号。
人生才刚刚来到分岔路口,沙却发现,自己的路比别人短了整整一大截。
特别是在过去,她可是样样都好过别人的优秀女子。
论出身,她生活在一个上海的富裕家庭中,不仅仅是衣食无忧的问题了,甚至不算客气地说,哪怕她一辈子不工作,父母也能轻松养活她。
论能力,她虽然有些贪玩,但在成绩上依然无可挑剔,高智商、高情商,从小就把各种关系处理地很好,并且在学习、工作上也异常地卷。
论外形,她也不算差,从小开始的保养和周围的环境使然,她的气质出挑,容颜上佳。
这是一个很标准的“白富美”精英形象,所以当得知自己的人生硬生生被挤压到20余年时,她无疑是异常崩溃的。
她没有做错什么,这是命,或者说叫运气使然,但想让20出头的人接受这一点,难。
从她最后一段时间发出来的来看,沙白依然没能真正和自己和解。
至于后续,很多故事其实有些老生常谈,她尝试了不一样的活法,等到大寿将近,自己的身体再也熬不过去了,便选择了安乐死,24年10月,40岁的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讨论,原因则出在了她的生活态度上——这不是一个很符合东亚传统的女性。
【求一个新鲜灿烂】
什么叫传统?
得病了就治,花再多的钱都是不计较的,能多活一天,似乎就是一种胜利。
人走了,钱花完了,那似乎是最好。
病人比标准时间多活了,那就是赚到;家人们为此花光了财产,那就是孝顺。
但有人考虑过病人的感受吗?
不知道。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老人主动要求拔氧气管的情况,但很多人对此不理解——活着不好吗?为什么要求死?
可若是真得了重病,步入最后的倒计数了,你会发现,医院其实真的很“冰冷”——治疗很痛,吃药也很痛,似乎一切都会让自己无比痛苦,为的只是把生命延续下去。
古代有传闻,地府分十八层,里面的人生生世世都要受到残酷刑罚。
那对很多重症病人而言,自己的最后一段日子,无疑是在过人间地狱。
很多治疗都是痛苦的,甚至可能全身的骨头、肉都在瘙痒,都在疼痛。
所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作为家属,你努力延续亲人生命的行为,其实是在人为地创造“不存在”的地府,让自己最亲近的人,去承受种种难以想象的刑罚。
当然,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有人宁愿忍痛也要求生,有人觉得,还是早日结束痛苦最要紧。
当你的选择和大多数人相同,附和你的人就多;与大部分不同,附和你的人就少。
沙白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因为她选了最特别,也最反传统的一条路。
——如果病人也有评级的话,那沙白一定属于医生最不喜欢的那种。
医嘱全然不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生活,甚至在自由面前,哪怕是治疗步骤也是可以让步的,自04年被诊断后,她就一再要求医生不能开剧烈副作用的药,因为那会影响自己的容颜。
从一些曝光的消息来看,她甚至可以说是极端的不听话——说不能剧烈运动,她跑去登山、滑雪、冲浪;说不能晒阳光,她在海滩上畅想日光浴。
毫无疑问,按照沙本来的身体,她或许真能活过自己的50岁,但就像是她自己说的那样——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要活到50,就意味着必须谨慎、小心,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
世界南边的荒野长什么样?雄伟的雪山登上去后究竟是什么感觉?北地的极光究竟有多璀璨?
如果要活到50,那这些东西她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她所剩下的,就是日复一日地与病魔抗争,甚至可能会窝在自己的小居中,许久不出门。
沙接受不了这一点,在她看来,长时间但是低质量的生活,绝对不如短时间却高质量地活。
人生只有一次,很多东西不去看,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是她的理念,有些人不认同这一点,当然,也有不少人觉得她活出了自我。
其实,这或许就是一个阶段的感想。
你若是和她一样的20多岁,了无牵挂,说不定也是想要去活出一个灿烂人生的。
可若是40、50,有了孩子,父母年轻不在,沉甸甸的责任,会压着你去思考——自己不在了,这个家会怎么样?
不一样的阶段,心态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再加上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有争议是正常的。
你可以向往沙的这种洒脱,但千万不要学她漠视生命的这种态度。
因为选择了安乐死,或许你解脱了,但对家人来说,噩梦或许才刚刚翻开第一页。
【5分钟】
父亲陪她走了最后一段路。
24年10月24日下午,瑞士,在机构里,一切准备就绪,医生最后的询问后,一份药剂被送到了沙的手上。
喝下,她安静地靠在了父亲的肩膀上,父亲紧紧握住她的手,可他明白,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了。
沙的生命飞速流逝,短短数分钟,女儿从能对着镜头露出微笑,到彻底不再动弹,沙父的心中满是悲痛。
这短短的几分钟,对他来说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漫长。
事实上,这一幕已经在机构里上演无数次了,为了防止意外,在喝药之时都需要有人陪同,至少得扶着身体不会倒下。
机构也提供了选择——或者,家属来,或者,机构帮忙,但为了见到最后一面,几乎没人会选第二种方案。
这样对陪同者来说是最为残酷的,亲人完整的离世过程,会永远刻在他的脑海中。
沙父其实根本不希望女儿走,他甚至今年和女儿多次谈过:
“再陪爸爸一年吧,最后一年。”
只是女儿再也熬不下去了,做父亲的,最终只能同意。
“罢了,别让她再遭罪了。”
生命如何,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终究啊,是沙白自己选了这条路。
信源: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29569536351666739/?channel=&source=news——上海女子患“不死癌症”,记录“生命倒计时”:这种病我国患病率居全球第二——读特新闻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1093506120221236/?channel=&source=news——上海女孩安乐死事件引热议:假如生命只剩最后一天,你会怎么过?——敦煌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