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够了
也可以沉默
直到现在,9月6日,京沪两市都没有按例公布去年的平均工资,这意味着也没有调整社保缴纳基数。
按往年的话,魔都2024年7月份公布了2023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2023年6月份公布了2022年的,社保缴纳应声而涨。
京城也是六七月份的样子。
经历了连年上涨,到现在还不动,人们反而不习惯了。
但问题是,2020年前,不管哪种模型,都能计算出破产的时间点为2035年。对年轻人来说,这就是一笔有去无回的税收。
这个问题不解决,发动不了积极性。
以致有人恶意提问:未来社保到底怎么样?八零九零后能领到多少退休金?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来。
2018年时,家传编辑部创始人朱子一还兼着老龄科学研究院高管。一看这架势,便知未来只能靠自己,遂离开体制自谋生路。
但随着三年口罩降临,年轻人的就业、生育情况普遍生变,2035年恐怕打不住了,时间点被迫提前了。
2022年,因为我写了某城社保几十年结余600亿元,半年时间被跨省「统筹」掉一半的文章,被谈话批评。
从此以后,那城再也不公布社保数据了。
而魔都,从2022年起,也不公布详情了,只有个统计大概。
也是,既然已被全国统筹,相当于一笔国税,地方公布也无意义。反正本地市民不管交多少,使用权在上面,大概率马上调到东北、内蒙等地发掉了。
要是让本地人看到缴纳数、发放数与结余数不符,说不定也会冒出跟我同样的疑问,一旦追问起「我缴的社保去哪了」,反让领导难堪《》
既然现收现付了,与缴纳者的未来,大概率也没什么关系。
一位基金博主建议,「我是真心建议小盆友提早做好自己的养老规划」。话说得激烈,但也在理。
但问题是,都被调去给别省的老人发掉也就算了,还每年都要以工资增长的名义涨一次缴费基数。
工资真的在增长吗?
都这时候了,如果哪个城市还要每年提高缴费基数,那确实是太不要脸了。
但包括魔都在内,每年都在提,不少企业一到年底就鬼哭狼嚎。因为年底提了,就得按最新标准,从年初开始补起。
只是今年,直到现在9月份,京沪都还没公布。
估计是不想提高,或者内部有争议尚未达成一致。
因此被群友表扬「要点脸」。
这可能就是老克勒们最后的体面了吧。
像小城杭州,最近几年每年年底调一次,去年从最低基数4462增加到4812,今年快到年底了,多少企业又在心惊胆战。
我估摸着,这笔账大家也都看明白了,就是一笔有去无回的税。既然如此,本地政府无论如何,还是要考虑一下本地居民的感受和企业生死。宏大叙事一下,这也是为国涵养税基。
否则,死要面子涨费给外地补充社保,良心也会痛的吧。
也有人问,难道2024年的收入降了,导致无法公布?
这倒是有可能的,如果工资统计像就业统计那样,只要「一周内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属于就业」,那么低收入人群势必拉低平均数。
而且,2019年社保划到税务征收前,不要说「一周内工作一小时」的就业者,就连私营单位数据都不纳入,只统计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怪不得,标准定那么高,我们肉身感觉差距很大,还以为是数据作假。
原来我们在国家B班,根本未被纳入统计名单……
但之后,考虑到私营企业工资水平比较低,导致社保负担太重,很多人交不起,于是要逐步向「全口径社平工资」过渡,也就是将私营单位数据纳入统计范围。
这样一来,人数分母大了、工资分子小了,社保肯定得降。
到现在6年过去了,「逐步」过渡到位了吗?
2024年8月15日,统计局在一个答复中说,省级以下的平均工资数据如何发布,由各省(区、市)自行决定。
但上海、北京、杭州确定已按全口径确定基数。
好奇怪,这几个城市将体制外人群纳入后,竟然都涨了……
导致我对数据真假又产生了怀疑……
提高政治站位一想,这又对了。
社会主义的股市只能涨、且只能单边做多不能做空,否则刚抓的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就是下场。
同理,工资是脸面,加上社保发放承压,降是不可能降的。就像1958年,出村逃荒会被民兵持枪拦回去,以免丢领导的脸。
我写了300多部家传、整理了1200部家庭相册,发现旺族多出自读书人、绅士、企业家、地主,少数平民子弟则通过读书、从军、创业改变命运。
家史即国史,现代国家鼓励学生先讲家史、次学国史,汲取智慧、经验、教训,节节攀升。
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遗忘才是。如果没有记忆,家就是个空壳。
讲述我们的故事、写作家传,是人类延续文明和创造意义的基本方式。长按下面微信二维码,识别加我好友,一起抢救和传承家庭记忆:
家传系列,请点击关注我
为什么从南宋起,浙江人既会读书又会做生意?我参与的这本书,上线当月就登上浙江省好书榜:
◆ 推荐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