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有座白雪楼,每年玉兰花开之时,拍照打卡的人络绎不绝,济南八景之一曾有鲍山脚下白雪楼之鲍山白雪。
白雪楼之所以是济南的名楼,盖因它与寒门小人物成功逆袭,鲤鱼跃龙门的典型人物,济南名士李攀龙有关。
李攀龙,号沧溟,名气很大,胆子却很小。他是济南历城人,嘉靖二十三年被赐同进士出身,历官刑部广东司主事、员外郎、刑部山西司郎中、顺德知府、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浙江按察司副使、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河南按察使等。
李攀龙是大明朝著名文学家,著有《沧溟集》《古今诗删》等,为“后七子”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
李攀龙这么厉害的人物,出身应该是个官宦或书香世家吧,最不济也应该是个殷实人家,那你可大错特错了,李攀龙祖上三代都没有文学的细胞,爷爷是个赌徒,老爹更是不学无术,酗酒无度,李攀龙九岁的时候就只能靠母亲纺织缝补生活,妥妥的破落户。按说这样的家庭,李攀龙出头无望啊,谁知道李攀龙却能够学有所成,成功逆袭,成了人人羡慕的大官,文学家。
李攀龙或许是家庭的原因,但却是个胆小如鼠的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因为渭河流域的一场8级大地震(史料记载死亡83万人),以心脏病为由,吓得辞官回了济南。
回到故乡的李攀龙,或许是心中不安,杜门谢客,开始了隐居生活,在鲍山脚下建了一座白雪楼,盖取宋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义。
鲍山毕竟距离繁华的城市太远,后来又于大明湖南岸百花洲中筑楼,人称“湖上白雪楼”,楼四面环水,登楼须坐船。鲍山的白雪楼已经了无踪迹,百花洲的白雪楼,今已复建。
后人为了纪念李攀龙,在趵突泉公园也建了一座白雪楼,楼内设李攀龙纪念馆,也成了后世纪念一代宗工巨匠的去处。
李攀龙在济南隐居十年,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时期,此间的诗文占据了《沧溟集》的一大半。其中尤以吟咏济南湖光山色的成就最高。其代表作有《白雪楼》《与转运诸公登华不注绝顶》《青萝馆二首》《抄秋同右史南山眺望》《酬张转运龙洞之作》以及《挽王中丞八首》等。
李攀龙死后葬在了马鞍山东麓,也有人说药山附近,现在已经无踪可寻,曾经有一李攀龙墓的旧照片,可见墓前有3通石碑及石狮、石马、石人、石柱等,规模也不小。
李攀龙虽然在当时可谓是声名远扬之人,不仅生前的家庭状况不好,他死后家庭也是很快没落,甚至他的小妾只能靠卖包子度日,所以他的墓至今难以找寻也是情理之中了。
穷屌丝逆袭,一代巨匠,后七子之首的李攀龙,如今只能在趵突泉畔的白雪楼还能找寻他些许的故事和踪迹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