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元节跪在母亲墓碑前,那绕飞的纸灰飘散如蝶,我却不敢点燃那盏引路的灯——怕火光太亮,照见您病榻上枯瘦的身影;又怕火光太暗,寻不到您走向天堂的脚印。
两年四个月,862个日夜,您留下的蓝条纹毛衣仍挂在衣柜最深处,抽屉的线盒里放着您生产队用过的针筒,针脚里还缠着您纳鞋底时的背影和煤油灯下的默不作声。每当街头银发老人蹒跚而过,我总错觉那是您挎着菜篮唤我乳名,转身却撞碎一捧空荡荡的风。
![]()
妈,您用22岁的单薄脊背,在饥荒年月为我筑起生命的粮仓;42岁时抡起铁锨,把五间瓦房的根基夯进黄土;77岁临走前,竟不忘告诉儿子衣柜里的遗产,生怕儿女不和事事都留有遗言,临别最后一面,你都等着儿子站在您面前,你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不是病痛,而是愧疚给孩子们添了麻烦。如今我每每看到父亲穿着的布鞋,就想起您纳的千层底,才懂那双灯下熬红的眼,是您早预支给岁月的烛泪。您走时攥着我的手说“儿啊,别哭,是妈拖累了你”,可透析机的嘶鸣声太大,大得淹没了您最后一句话。
病床上母亲的瘦骨嶙峋一遍又一遍让我无法在深夜入眠,至今我不敢听生前录下您的遗言,那仿佛是您哼过的童谣,——怕听见“卖香瓜、回家吃饭”的调子突然断在半空,像您戛然而止的呼吸。去年的秋天,我又把您盖的五间大瓦房修缮,那是您给儿留下的根,只要根在,儿就相信您一定陪在身边;试着做了一遍又一遍莜面窝窝,却怎么也尝不出您的味道;只听见父亲的指点,你妈当年是如何“和粉打芡”,饭店里油糕金黄酥脆,咬下去却再也尝不到您指缝里漏下的那撮麻油香。
原来……,最痛的思念,是舌尖记得所有味道,而灶台再无烟火升起。
![]()
昨天暴雨叩窗电闪雷鸣,恍惚看见您坐在老家东房的炕上补袜子,七彩线在顶针上绕出银河的弧度。想求孟婆在汤里掺些您熬的小米粥,又怕您喝后便忘了我这悔恨的儿子。您总说“妈不想活了,活着受罪”,可为何我胸膛里这颗被您捂热五十余载的心,至今仍在为您跳动?
妈,您把一生熬成照亮我们的灯油,自己却化作青烟散去。中元夜,且让这飘摇的纸船载去未尽之言:
来世换儿做您的屋檐,为您遮风挡雨,就像您今生为我撑起的这片永不坍塌的天!
平民老冯
有想法、有锋芒、讲真话的小人物!
原创不易 关注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