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中国在北京举行的胜利日游行期间,推出了DF-5C洲际弹道导弹(ICBM),该游行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该导弹在三个单独的部分中游行,其中包括其第一阶段,上阶段和弹头部分,这种格式让人联想到DF-5在1984年的最初出现。该事件还首次展示了中国核力量的土地,海洋和空中,首次与核核心的建立相结合。
DF-5C是两阶段的,液体燃料的基于筒仓的导弹,直径超过3米,并且需要单独的组件运输。它的第一阶段由四个发动机提供动力,这是表明有效载荷能力大量的因素。围绕游行的报告和评论归因于导弹的射程大于20,000公里,这将使其能够针对地球上的任何点。根据各种分析和中国消息来源,该导弹能够携带多种独立目标的重新进入系统(MIRVS),分叉弹头在10到12不等,或一个多米弹头。提到的其他选择包括核和常规弹头的组合,以及旨在使导弹防御拦截复杂化的诱饵。专家评估还将DF-5C描述为以非常高的速度运行,以几十马赫的速度测量,这将减少导弹防御系统的拦截窗口。据报道,它的指导结合了惯性系统,星光导航和北斗卫星网络,这些网络旨在提高洲际距离的准确性。
DF-5C延续了1960年代后期始于第8201号项目的DF-5导弹家族的进展。最初的DF-5于1971年进行了首次飞行测试,并于1981年作为中国的第一个ICBM进入服务。 DF-5的长度为32.6米,重约183,000公斤,最初的射程为10,000至13,000公里,并带有一个大型弹头。随后的DF-5A进行了改进,DF-5A将范围延伸到13,000公里和DF-5B之后,DF-5B引入了MIRV功能,并以三到五个弹头。到2015年,开源估计表明,中国运作约83次DF-5 ICBM,大约50个是DF-5B变体。报告表明,2017年存在20个操作DF-5发射器,并得到旨在使对手靶向复杂化的诱饵筒仓网络的支持。据报道,2017年的一项测试涉及配备10个MIRV的DF-5C,证实了其在家庭发展中的进一步迈出的一步。因此,2025年的游行将DF-5C呈现为较旧的单战头DF-5A导弹的继任者,又是与DF-5B相比的更重的战略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