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
"威震华夏"这四个字在三国历史上专属于关羽一人,听起来确实霸气十足。
很多人觉得这不过是史书给关羽贴的金箔,毕竟最后关羽还是败了,死得那叫一个惨。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不妨从曹操的反应来看看。
公元219年那场荆州战役,关羽到底有多厉害?"威震华夏"这四个字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重?
曹操大败,关二爷出击
公元219年对曹操来说真不是什么好年头。
汉中这块“肥肉”被刘备硬生生从嘴里抢走了,这可是曹操自赤壁之战以来吃的最大一个败仗。
要知道,汉中可不是什么鸡肋,那是进可攻蜀、退可守关中的战略要地,丢了这地方,曹操的脸面往哪搁?
刘备这边呢,打赢了汉中之战,整个人都有点飘了。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小贩子,到现在称王称霸,这种成功来得太突然,刘备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
按理说,趁热打铁继续北伐是最好的选择,可刘备犹豫了。打了半辈子仗,突然来个大胜,这心理落差确实需要时间适应。
关羽可不这么想。这位二哥从年轻时就跟着刘备南征北战,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他看得比谁都清楚,这就是诸葛亮《隆中对》里说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曹操在汉中败得这么惨,军心士气肯定受影响,不趁这个时候动手更待何时?
于是关羽做了一个震动天下的决定:主动出击襄樊。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绝对是孤注一掷,因为荆州本来就是三家争夺的焦点,关羽这么一动,等于是在老虎嘴里拔牙。
可关羽就是这个性格,认准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魏军三万精锐全军覆没
关羽的荆襄战役一开始,曹操这边就坐不住了。
襄阳樊城是什么地方?那是曹魏在南方的重要据点,丢了这里,整个南线防务都要崩盘。曹操赶紧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部队,领头的是五子良将之首的于禁。
于禁这个人在曹营里地位很高,曹操对他那是相当信任。这次派他去救樊城,还给了他三万精锐部队。
要知道,三万人在那个年代可不是小数目,这几乎是曹操能调动的最精锐的机动部队了。
关羽看到于禁来了,心里清楚这是硬仗要打。可老天爷帮忙,八月份汉水暴涨,这下关羽的机会来了。
别人可能不知道怎么利用这种天气,可关羽在荆州待了这么多年,对这里的地形水势那是了如指掌。
水淹七军这一仗打得那叫一个精彩。关羽利用汉水暴涨,把于禁的三万大军困在了低洼地带。
于禁这个五子良将之首,平时威风八面,这回算是栽了个大跟头。面对滔滔洪水,再精锐的部队也没办法,最终只能投降。
庞德这个人倒是有骨气,宁死不降,被关羽给斩了。可于禁就不行了,直接跪地求饶,这一跪把自己的名声全给跪没了。
曹操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气得差点吐血。三万精锐就这么没了,“五子良将”之首就这么投降了,这脸打得实在太响。
曹操的意外反应
于禁投降的消息传回邺城,曹操的反应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个纵横天下几十年的枭雄,竟然开始考虑迁都!
要知道,曹操什么时候怕过谁?赤壁大败的时候都没想过要跑,现在竟然因为关羽要搬家?
这个反应说明了什么?说明关羽这一仗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军事层面。水淹七军不仅仅是打败了三万曹军,更重要的是打击了曹魏的威信。
那些本来就对曹操统治不满的地方,看到关羽这么厉害,纷纷开始蠢蠢欲动。
许都附近好几个地方都爆发了响应关羽的起义。
这些地方官员和百姓看到关羽连曹操的精锐部队都能打败,觉得汉室复兴有希望了,于是纷纷举起反旗。
这种连锁反应是曹操最害怕的,因为这意味着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统治根基在动摇。
曹操手下的谋士们也分成了两派。
一派觉得应该迁都避其锋芒,等关羽的势头过去再说;另一派觉得迁都就是示弱,会让更多人投靠关羽。
曹操自己也纠结得很,一个关羽就让他这么被动,这在他的政治生涯里还真是头一回。
关羽的威名这时候已经传遍了整个北方。老百姓们都在传说这个胡子拉碴的关将军有多厉害,连曹操都不是对手。
这种民间声望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让一个军阀的统治基础彻底动摇。
两大集团联手才搞定关羽
面对关羽造成的巨大威胁,曹操做了一个聪明的决定:联合东吴。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是非常明智的,因为仅凭曹魏一家的力量,想要在短时间内击败关羽确实不容易。
东吴那边孙权也不傻。关羽在襄樊打得这么热闹,荆州后方空虚,这不是天赐良机吗?吕蒙早就制定了白衣渡江的计划,就等着这个机会呢!
孙权手下那些名将们,韩当、蒋钦、周泰、徐盛、丁奉、朱桓,听到要围攻关羽,一个个摩拳擦掌。这个阵容有多豪华?这简直就是三国时代的全明星队伍。
曹魏这边,除了曹仁在襄阳死守,还派了徐晃这个五子良将去增援。东吴那边更夸张,几乎把所有能打的将领都派出来了。
为了对付一个关羽,两大集团动用了如此庞大的兵力和将领,这本身就说明了关羽的可怕。
关羽这时候的处境确实危险。前面要攻襄樊,后面要防东吴,还要分兵守住荆州各个要点。
就算是诸葛亮在世,面对这种两面夹击的局面也未必能处理好。关羽能在这种情况下坚持这么久,已经足以说明他的军事才能达到了什么高度。
“白衣渡江”这一招确实厉害。吕蒙派人假扮商人,骗过了关羽设在江边的哨卡。
等关羽发现荆州后方失守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前有曹军阻击,后有吴军截断退路,关羽这次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可即使在这种绝境下,关羽依然没有放弃抵抗。
他带着残部在荆州境内游击了相当长时间,让曹魏和东吴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一个人能让两大集团如此兴师动众,关羽的威名确实不是吹出来的。
关羽最终的败亡并不能说明他不够强,反而证明了他确实强到了让敌人必须联手的地步。
如果关羽只是个普通的将领,曹操和孙权会花这么大代价来对付他吗?正是因为关羽“威震华夏”,才需要这么大的阵仗来解决他。
这场荆州战役虽然以关羽的失败告终,可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关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隆中对》战略的可行性,也证明了在那个乱世中,个人的军事才能确实能够改变历史的进程。
“水淹七军”这一战,不仅仅是关羽军事生涯的巅峰,也是整个三国时代最精彩的战例之一。
从一个纯粹依靠武力的猛将,成长为能够巧妙利用天时地利的智将,关羽的这种转变是非常了不起的。
他不仅有勇,更有谋,这样的人物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结语·】——》
关羽这个"威震华夏"确实不是浪得虚名。你看曹操那个反应,一个纵横天下的枭雄被逼得要搬家,这说明关羽的威胁有多大。
需要两个大集团联手才能搞定一个人,这本身就是对关羽实力的最好证明。
虽说最后败了,败得这么惨烈,败得让敌人都要动用全部家底,这样的败仗反而更显英雄本色!
参考来源:
· 《三国志·关羽传》陈寿著
· 《资治通鉴·汉纪》司马光编
· 《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范晔著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陈寿著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陈寿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