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征求你意见,你不是明确表示,愿意与谢老结为伉俪么?”。
1937年10月,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发生了一件让伍修权哭笑不得的事情,在53岁的谢觉哉结婚当晚,24岁的新娘王定国竟然跑来找他这个证婚人,跟他说,让她照顾谢老她没意见,怎么还要一起睡?
![]()
这话,让伍修权头大如斗,当初,他问王定国愿不愿意跟谢觉哉结为伉俪,王定国明确表示愿意的呀,怎么这个时候又反悔了?而且,大伙儿为谢觉哉和王定国举办婚礼,虽说抗战爆发,条件艰苦一些,你王定国就一点也察觉不到?
……实话讲,去参加婚礼的王定国,还真的没意识到那是她在结婚,也是从伍修权口中,王定国才后知后觉,知道这个“结为伉俪”就是结婚的意思,一时之间,她犹豫了,因为,年仅24岁的她,也有意中人,也有对美好婚姻的幻想。
王定国,原名王乙香,四川营山县人,出生寒苦,全家没地没房子,唯一的栖身之所,就是借别人的一面山墙搭起的茅棚。
![]()
幼年的王定国,就曾体会人间至暗,因为没米下锅,她的妹妹被活活饿死,因为无钱葬父,她三岁半的弟弟被卖掉,仅换来四块棺材板和两升麻豌豆。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王定国哪里会有好日子过?不到六岁,就被送进一个卖担担面的小面馆,给人家推磨,干的是牛马活儿,父亲死后,家庭的重担更是压在了王定国身上,王定国是起早贪黑,一刻不得闲暇。
和当时大多数四川穷苦人家的姑娘一样,王定国15岁时也被送去别人家当童养媳,幸运的是,她在没结婚之前,就遇到了“救星”——川东地下党的同志们。
![]()
王定国之所以会结识这些人,是因为两个从事革命的舅舅,经常带他们去王定国家开会,从他们口中,王定国接触到了许多新鲜事,山那边的女娃上学不要钱,重庆的女娃不包脚等等,这些美好,让王定国向往不已。
在两个舅舅的地下党朋友中,跟王定国关系最亲密的,就是以卖布做掩护的杨克明,在杨克明的鼓励下,王定国退了婚,剪了短发,放开了小脚,开始跟着农会闹翻身求解放。
1933年,许世友率领的红九军进入川北,王定国二话不说便加入其中,因为表现优异,她不仅入了党,还当上了营山县苏维埃政府内务委员会主席,再后来,部队成立了妇女独立营,王定国被任命为独立营营长。
![]()
加入红军后,王定国真正体会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她的天性也被解放,变得爱唱爱跳,甚至还找到了恋人,但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形势越来越严重,1935年,部队不得不开始长征。
长征路上,王定国被编入了宣传队,主要任务就是当“啦啦队”,给大伙唱歌跳舞,让大伙忘记疲劳和艰苦,走的更快。
虽然不用打仗,但啦啦队的工作,却一点儿也不轻松,她们除了要排演节目,在部队行军时,还必须在队伍前头赶路,休息时,又要从对头一直演到队尾,可以说,她们的长征路,几乎比别人多走一倍。
![]()
最令王定国难忘的,是翻越第四座大雪山仓德山时,当时,连续翻越夹金山、梦笔山、长坂山三座大雪山后,部队已是疲惫不堪,可即便环境如此恶劣,王定国等女同志,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依旧站在冰天雪地、瑟瑟寒风中,高唱《红军长征歌》,为同志们加油打气。
也是在这座雪山,王定国留下了永久的残疾,据老人家晚年回忆,在大雪山上人多被子少,她和姐妹们共用一条被子,盖不住脚,等睡醒之后,发现脚已经冻僵了,一摸脚指头就掉了下来。
可即便如此,王定国都没有掉一滴眼泪,她说,当时死活都不知道,何况是一根脚指头?
长征之后,王定国又参加了西路军,她再次经历至暗时刻,西路军全军覆没后,王定国与30多名女红军被俘,还把她们编成一个剧团,强迫他们唱改编过得红歌,这让王定国等人愤慨至极,与马家军展开斗争。
![]()
在此过程中,不少同志惨遭杀害,王定国算是幸运的,于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谢觉哉等同志的营救下,重回组织怀抱。
经历九死一生,王定国的革命信念并未动摇,当听说延安办起了许多学校,便打算去延安进修,然而这一愿望却未能实现,原因是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们不让她走,因为当时办事处一个女同志都没有,连接待都是大老爷们上……
既然组织有需要,王定国自然不会一意孤行,在同志们的关怀下,王定国渐渐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令王定国没想到的是,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不久,时任办事处处长的伍修权便找到了她,说是谢觉哉年纪大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急需一位像王定国这样,经历过长征,革命意志坚强,有工作能力的好帮手,问王定国愿不愿意与谢觉哉结为“伉俪”。
![]()
对于谢觉哉,王定国的印象很好,她与谢觉哉,并非是在兰州的八路局办事处才认识,早在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时,二人就有过交集。
当时,王定国闲来无事,与姐妹们在路边闲聊,突然一个留着八字胡的老人,拿着一个包裹走了过来,用湖南口音问王定国,能不能帮他把亮剑衣服合起来,中间装上羊毛,他要穿着它过雪山。
都是革命同志,王定国自然不会拒绝,一口便答应了下来,还问老同志住哪儿,等缝好了就给他送过去。
![]()
闻言,这位老同志是哈哈大笑,他告诉王定国,自己名叫谢觉哉,就住在旁边的山坡上,是红一方面军休养连的干部。
第二天,王定国缝好衣服,给谢觉哉送去,谢觉哉是连连道谢,还热情的给王定国介绍身边的同志认识。
在王定国的印象中,谢觉哉和蔼可亲,给人一种慈祥长辈的感觉,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再见谢觉哉后,王定国更是倍感亲切,自然而然与谢觉哉亲切。
然而,要说嫁给谢觉哉,王定国却从未有过这种想法,一来,她有恋人,虽然失散,但未必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第二,谢觉哉比她大了29岁,她从来都是把他当做长辈,从没有往这方面想。
![]()
可惜,她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听不明白“伉俪”是个什么意思,这才闹出文章开头的乌龙。
那么谢觉哉就同意与王定国结婚?最开始,他也是不愿意的。
首先,他在老家湖南宁乡是有妻子的,名叫何敦秀,比他大5岁,谢觉哉15岁就把她娶回家了,虽是包办婚姻,但夫妻二人感情极好,先后生育四男三女七个孩子。
对于谢觉哉闹革命,何敦秀也是鼎力支持,家里的事情几乎不需要谢觉哉操心,1931年,谢觉哉去了湘鄂西闹革命,夫妻二人完全失去联系。
对于妻子这些年的付出,谢觉哉是感激至极,到兰州与妻子取得联系后,他曾写诗感谢她这些年的付出——累汝苦思念,暮暮复晨晨。累汝御强暴,一夕或数惊。累汝家计重,荆棘苦支撑。
由此可见,谢觉哉跟原配妻子感情极好。
![]()
他不愿跟王定国结婚的第二个原因,则是二人的年龄差距,算起来,他的年纪比王定国的父亲还要大。
然而最终,谢觉哉还是妥协了,因为他肩膀上的担子实在太重了,如果身边没有人照顾,他很难扛得住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谢觉哉也没想到,伍修权竟然会闹出如此乌龙。
虽然已经结婚,但谢觉哉并未因此强求,在得知王定国有意中人后,反而开始积极帮她打听消息,这让王定国感激不已,可惜最后得到的消息竟是王定国的那位恋人已经牺牲。
恋人去世,王定国也没了念想,这才跟谢觉哉真正结为夫妇,婚后,这对老夫少妻相敬如宾,相处的十分和谐,王定国的主要工作,就是给谢觉哉当秘书,照顾谢觉哉的日常起居,婚后,他们又生育5子2女,同样枝繁叶茂。
![]()
可惜的是,他们毕竟相差了29岁,注定无法相伴到老,1963年,79岁的谢觉哉不幸中风,卧病在床的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王定国,因为他们的几个孩子还小,还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母亲。
害怕自己死后,妻子性差踏错,他还专门给王定国写了一首诗,作为劝诫——华龄过五十,爱身宜节劳。事可分头管,心须择要操。一步看几步,今朝想明朝。多言言防失,少吃吃不消。
这首诗浅显易懂但却字字珠玑,即便没读过什么书的王定国,也能听懂说的是什么,在此后的岁月里,也以此作为人生准则。
1971年,谢觉哉离开人世,享年87岁,丈夫离世后,王定国牢记他的教诲,不参与任何恩怨是非,即便是后来调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谢定国主要负责的,也只是整理谢觉哉的文字资料。
1983年,70岁的王定国从一线退了下来,身体状况良好的她,并未就此享受生活,而是把目光放在了老年人和下一代身上,力所能及的为他们做一些事情,直到1994年,83岁的她实在干不动了,这才真正退休。
![]()
“爱身宜节劳,心须择要操。”不得不说,谢觉哉的话真的很有哲理,严格遵守这首诗的王定国,后半生可谓身心舒畅,这也让她的寿命远超同时代的人。
2020年,王定国走完人生路,享年108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