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不跟你谈就业,不跟你谈薪资,跟你谈一谈权力。咱们谈一谈我们国家哪些大学才是真正的干部孵化器,是未来官员的摇篮?这背后有一套清晰的鄙视链和晋升路线图。今天一次性跟你讲清楚。
第一组
很多人就会想到五大官校,进编率超高,但是代价也大。想让孩子进体制,又怕卷不过国考,我告诉大家,确实这里面有几条途径,比如说上海海关学院、北电科这些学校就是定向培养,毕业进编率极高。确实如此,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第一,你可别想着能当什么大官,就是进体制,干的就是技术工种,可不是像大家想的什么厅长、部长,而且要查你祖上三代的身家清白,你的家人不能有海外关系,进去就是一辈子当隐形人,你和孩子准备好了吗?
更要小心的是那些“褪色”的名校,比如说外交学院,你还真以为是外交官的摇篮呢,现在进外交部的比例不到一成,别拿几十年前的老黄历去赌孩子前程。家长们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所有通往稳定的捷径,其实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在你羡慕那份铁饭碗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个价,你家付得起还是付不起。
第二组
名校选调生的大户,但是竞争激烈,想上岸不容易。清华、北大,那是“直升机”,各大省份的组织部每一年都抢,给的都是省直机关的岗位,起点就是别人的终点。但是我得给你泼盆冷水,你本科要不是个好“985”,想考研进去走这条路,劝你慎重,也就是给人家当垫脚石的。
另外,即使是清北,想通过央选,比例也只有200选1,每一年只有三四十人。2025年,全国央选也只有397人。所以说央选对于绝大多数人就是空想。
再说说人大,外号叫“第二党校”,根正苗红。人大毕业生在机关事业单位的比例是17.43%,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为19.6%和10.44%,厉害吧,每年5个研究生毕业就有一个进机关,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全国大学平均水平。今年,中纪委发布了33个公务员职位,其中5个来自于人大。
再看看其他学校,清华2个、北大3个,加起来才和人大一样多。那如果你想在华东地区,尤其是江浙沪当干部呢,是复旦,还是上交?上交可不行,上交人家是工科占优势,工科本来就赚钱,人家为什么一定要进体制内呢?复旦是一定的。另外一个学校叫华东政法,2023年,上海市公务员的生源地,华东政法排第一。
第三梯队
行业的“黄埔军校”,专业垄断,但是输出相对单一。比如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界的“黄埔军校”,你别不服,全国的公检法司系统,你随便拎出一个单位,里面真的是一半都是校友。进了法大,你就约等于拿了全国最大的政法山头的“拜帖”。
但是,我得把丑话说在前面,这个学校除了法学,其他专业全都是给这个王牌法学当绿叶。你要是奔着当官去,结果学了一个非法学的专业,我告诉你,那就很尴尬。
最后说一说武大和吉大,这两个其实就是典型的“地头蛇”。武大镇着中南地区,吉大守着东北,在这两个地盘上,他们的选调生名额、校友网络真的是密不透风。在湖北、在吉林,他们的牌子比清华北大都好使,为啥呢?
校友资源丰富,你看看各个系统都是你们的师兄师姐、师叔师伯、师爷爷。但是出了自己的“山头”,影响力还是大打折扣。
所以大家一定要看懂这张“权力地图”,你以为上大学是选知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你是在选圈子,选系统,选未来的晋升路线。记住我的话,圈子不对,努力白费。在志愿表上,一个不起眼的选择可能就决定你的孩子未来在权力的核心,还是在边缘,还是压根儿不沾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