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2025年日本企业平均薪资涨幅达5.49%,连续两年维持近30年高位,全国最低时薪创新高至1121日元,约54元人民币,为我国最低时薪最高省市北京的2倍。日本通过政策引导与企业协商实现工资-物价良性循环,为应对通缩和消费疲软提供借鉴,其工资增速持续超越GDP增长的模式值得关注与学习。
一、2025年日企薪资涨幅为5.49%,继续维持较高水平。
最近,日本经济新闻社汇总的2025年薪资动向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日本企业的平均薪资涨幅为5.49%。制造业出现增长放缓的迹象,但工资增幅与去年持平。人手不足成为难题的非制造业薪资普遍上涨,保持了泡沫时期以来的高涨幅。日本的经济学家认为,面对美国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日本企业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的工资增长,显示了企业对未来发展预期的信心和经济扩张时期劳动力供给紧张对薪资的共同影响。
日本经济新闻社对364家公司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包括定期加薪和基础工资上调后的薪资涨幅,在2024年增长5.57%后,2025年继续增长5.49%。
日本工人联合组织对大企业设定了“5%以上”的涨薪目标,超过6成的企业达成了这一目标,但4成企业的薪资涨幅低于去年。平均薪资增长额比去年增加606日元,达到1万9207日元,创历史新高。
一直以来推动薪资增长的制造业,受中国经济放缓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上市制造业企业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的净利润时隔1年出现减少。但制造业薪资仍然涨薪5.72%,其中
钢铁行业薪资涨幅为6.37%。比如JFE钢铁在提高基础工资方面连续两年做出了满额回应,在2024年薪资上涨12.47%后,2025年再次上涨6.57%。
2025年非制造业的薪资涨幅为5.13%,超过去年,涨薪扩大的局面仍在持续。房地产与住宅薪资增加了7.10%,道路运输薪资上涨4.40%。
企业被迫进行“防御性薪资增长”以防止人力流失。调查显示,日企上涨工资的原因中,排在第一的涨薪因素为“消费者物价上涨”,占73.8%;“人手不足”占46.5%,紧随其后;“日本政府的涨薪要求”为37.6%。
参与调查的企业多数为大企业,薪资增长是否波及中小企业也成为一个课题。Mizuho Research & Technologies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度,反映企业将利润等分配给人力成本的劳动分配率方面,大企业为43.4%,中小企业为75.4%。
二、日本2025年全国平均最低时薪创新高,约合54人民币,为北京2倍。
在日本企业上调薪资标准的同时,日本各地政府也纷纷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2025年度日本各个都道府县确定的最低工资全国加权平均时薪达到1121日元,折合人民币55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个标准大约是中国时薪最高省市北京的2倍,比去年的最低时薪增长了6.3%,为史上最大涨幅。
日本经济新闻社在报道此事时称,在人口减少的大背景下,日本各个地区为了确保劳动力而展开竞争,有39个都道府县的最低时薪超过了日本政府公布的参考基准。
在日本的法律中,最低工资是企业必须支付给员工的最低工资水平,违反的企业将受到处罚。大幅上调最低工资,具有拉动劳动者平均工资上涨的效果。
日本各地上调最低工资的程序是各个都道府县由专家及劳资代表共同参与的审议会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水平。
2025年9月4日,大分县和熊本县提交了金额答复,至此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最低时薪已全部确定。日本厚生劳动省9月5日公布了全国的最低时薪统计结果。
通过此次上调,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最低工资首次全部超过1000日元(49.1元人民币)。
最低时薪最高的是东京的1226日元,约合人民币60元,这一标准是北京第一档最低时薪27.7元人民币的2.17倍。最低的是高知、宫崎、冲绳的1023日元,约合人民币49元,是中国最低时薪海南17.9元的2.74倍。2025年日本各地的最低时薪与最高时薪之比为83.4%,工资差距连续11年改善。
日本各地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的背后存在着这样的考量——与邻县的工资差距可能导致人口流失。在岩手县,尽管反对的用人单位方面委员离开会场,但依然通过了上调时薪的决定。
日本政府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最低工资全国平均1500日元,按目前汇率约合72元人民币,相当于月最低工资12100元。
日本首相石破茂9月5日表示,将对超过国家最低工资参考基准的都道府县予以支持,向其提供补助金和交付金。各地知事等也在推动最低工资上调。
三、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物价工资良性循环趋于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日本内阁府在7月29日公布的2025年度的经济财政报告(经济财政白皮书)中指出,日本工资和物价上涨的良性循环“正趋于稳定”,认为正在稳步迈向摆脱通货紧缩。白皮书认为美国的关税措施可能对日本经济构成下行风险,称“处于需要充分注意的状况”,流露出警惕感。
日本经济财政再生相赤泽亮正29日在内阁会议上提交了白皮书。白皮书举例称,上升的进口物价不断转嫁到销售价格上,2023年物价40年来首次出现上涨,2025年春季劳资谈判(春斗)的工资涨幅超过时隔32年创新高的2024年,指出日本正在摆脱已持续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工资和物价都不动的冻结状态”。
白皮书中强调称,日本在劳动力短缺的背景下,人工费比率较高的服务领域物价上涨正在扩大。长期停滞不前的服务物价的涨幅近年来接近2%,分析认为企业的价格和工资设定出现变化。
白皮书评价称,日本经济正处于从低谷向高峰攀升的“经济复苏局面”,以2020年5月为低谷,截至2025年6月已超过5年,达到二战后第三长。还提出看法称日本“经济复苏处于应称之为成熟化的长期化状态”。
白皮书中认为,日本过去两次的经济复苏局面由出口和生产主导,而这次是由服务业拉动。指出“应对海外经济下行的脆弱性与过去不同”,
此次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等贸易问题“有可能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拉低经济”,同时还称“有必要充分注意其影响”,显示出警惕感。
白皮书还分析称,在家庭可支配收入不断改善、金融资产余额呈扩大趋势的背景下,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半以上的个人消费的恢复,相对于工资和收入的增长缺乏强劲势头。调查显示,日本的家庭并不认为工资上涨是可持续的,认为物价上涨将持续下去的预期打击了消费者心理,继而抑制了支出。因此企业持续提高时薪有利于推动消费的增长。
白皮书指出,要想使日本的个人消费强劲复苏,“稳定的物价上涨和更快的工资持续上涨等不可或缺”。强调称“确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尽可能消除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性、提高安心感等政策观点很重要”。
四、在急需通过增加消费来化解供给过剩的背景下,日本的工资增长和最低工资增长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24年日本的名义GDP增长率为2.9%,工资增长了5.7%,工资增长比GDP名义增长多2.8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名义GDP增长率为5.1%,工资增长5.49%,工资增长比GDP名义增长多0.39个百分点。
2024年中国名义GDP增长4.2%,国家统计局未公布全国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但公布了当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4110元,比上年增长2.8%;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9476元,比上年增长1.7%。分别比名义GDP增幅低1.4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
工资增长持续快于GDP的增长,是日本经济走出通缩、迎来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在我们也面临持续两年多的通缩时,如何通过增加个人收入来刺激消费,日本的工资增长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徐三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