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想象吗?一家成立仅7个月的公司,就能获得三轮融资,拿下近亿元订单!背后的硬核玩家究竟是谁?
2025年1月,一群来自清华大学AI&Robot实验室的“00后”创立了零次方机器人,并以其惊人的成长速度,迅速成为具身智能赛道最受瞩目的新星之一。
但这群清华00后面临的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
在资本热捧和行业光环背后,零次方的故事不仅仅关乎技术突破,更是一场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商业落地能力与行业残酷竞争的全面考验。
01 关于零次方的成长故事
零次方是国内首家实现专项场景长序列多任务连贯操作的机器人企业,致力于“通用具身智能服务千行百业,千家万户”。
公司已完成以合肥、深圳、日本东京三地为核心的国际化发展布局,具有顶尖研发、丰富场景应用及海外市场的拓展能力。
零次方创始团队堪称“学霸天团”,主创成员均来自清华大学AI&Robot实验室,平均年龄不到22岁。这群年轻人在机器人操作及运动控制领域已有深厚积累,在T-RO、CoRL、ICRA、IROS等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多篇论文。
目前,该团队已构建具身智能全链路产品技术能力,涵盖运动控制、具身操作、人形机器人本体、轮臂式机器人本体、数据采训全工具链等能力。
零次方为科研教育领域提供机器人本体与算法研究方案,为商业服务场景提供机器人、场景大模型及落地整体解决方案,并推出“全态”具身数据全链路解决方案,通过集成机器人、VR设备与训练工具链,为具身行业解决机器人智能化训练中数据模态缺失、采集繁琐、管理复杂与训练门槛高等核心痛点。
力合科创总经理汪姜维公开评价称,零次方的孵化和成长,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实践,更是清华大学“实验室-产业-资本”三角闭环的生动诠释。
半年时间里,零次方推出了Zerith Z1和H1两款机器人本体。
Zerith Z1采用AI辅助进行结构参数设计,实现了更高的动态运动性能与更低能耗,其亮点在于自研具身智能算法越用越高效,支持开放接口,方便二次开发。
Zerith-H1为轮臂人形机器人,拥有高度仿生灵活机身,还搭载3RGBD相机+激光雷达,能融合真实环境感知,精准适应多样工作场景,主要为商服场景提供具身智能应用整体解决方案。
5月,零次方发布专项场景操作基础模型Zerith-V0,成为国内首家实现专项场景超长序列多任务连贯操作的机器人企业。
除了持续创新能力,零次方的融资节奏也令人瞩目。2025年2月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2025年7月完成天使+和天使++轮亿元级融资,投资方包括包河创投、同创伟业、力合科创、水木基金等知名机构。
公司宣布已获数千万元实际订单,意向订单总额近亿元,主要涵盖科研教育、数据中心、酒店服务和文娱展览场景等。
但是,在人形机器人行业,意向订单与最终交付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常垒资本管理合伙人冯博表示:“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概念验证期到商业化早期的过渡阶段,在前一阶段中,哪个项目能赛马成功,还是未知数。”
02 产业化道路上的多重挑战
零次方面临着整个人形机器人行业共同的技术瓶颈。
首先是核心部件仍需依赖国际供应链。虽然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已超70%,但高端芯片和核心算法平台仍受制于国际供应链的波动。
其次是电池续航短板。人形机器人普遍面临续航时间只有2到4小时的困境。高智能往往对应高能耗,大模型或GPU芯片配置都是“电老虎”。机器人动作柔性越强能耗越大,也容易导致电池发烫甚至宕机。
最后,零次方在量产能力方面也面临着关键考验。
零次方今年2月宣布立项,5月开始产品宣发,7月就交付ZERITH-H1产品,紧接着8月实现大规模出货,最后年底计划交付500台,总共用不到半年时间跑通了量产流程。
公司自称建立了具身智能机器人生产制造体系,规模化的量产进一步验证了体系的质量,并为未来大规模场景化落地提供基础。
但是,业内专家对人形机器人量产能力普遍持谨慎态度。要知道,新能源汽车行业花了近十年时间才解决大规模量产和质量控制问题,人形机器人的复杂程度远高于电动汽车,其量产难度可能被低估。
03 资本热背后的冷思考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具身智能产业发生144起融资事件,总额高达195亿元,平均单笔融资1.35亿元。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半年内新增智能机器人超过11万家。
在这轮投资热潮中,市场正在显现理性化的趋势。一位专注于具身智能投资的人士指出:“业内对于标的的筛选正趋于理性,早期可能更看重创始人背景等单一因素,而现阶段投资人更注重评估企业的商业化路径可行性及落地进度”。
零次方机器人尽管在其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但其发展路径清晰地揭示了具身智能产业在狂热背后的现实挑战。资本可以加速技术迭代,但无法缩短产业成熟所需的客观时间。
零次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精准的场景选择能力,与许多同行研究的复杂工业场景不同,他们选择了酒店、餐厅等商服领域作为突破口。
然而,即使是这些“相对简单”的场景,零次方仍需面对高性能核心部件成本高昂、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与认证体系,以及市场对技术成熟度预期过高等多重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零次方制定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公司将继续深化具身智能专项场景基础模型算法研发,加速量产工厂的规模化建设,推动年底500多台机器人量产交付。
同时,公司还将联合产业资本、政府机构、开发者生态打造具身智能数据枢纽,解决目前具身行业数据模态缺失、数据采集流程繁琐等难题。
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加持下,人形机器人也许会迎来爆发式增长。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从实验室到量产线,需要克服的不仅是技术瓶颈,更是整个产业基础薄弱带来的系统性难题。
人形机器人的“00后”时刻正在加速前进,而像零次方这样的开拓者们,仍需带领它们面对现实场景的严苛考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