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人为了红,真是啥都干得出来!5 个网红,为了 “流量”,演了一出 “违法的戏”。事情是这样的:8月16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西安一网红向另一网红求婚的消息一时引爆本地网络。
视频显示,一名网红在网络直播中单膝下跪求婚说:“xx,愿不愿意给我一次机会,做你男朋友,做你老公,给你一个幸福安心安康的家。”在当天的“求婚”现场,还有约15名人员在一旁烘托气氛,最终在后者戴上戒指以后,前者宣布“求婚”成功。
看完后你以为这是甜蜜的爱情故事吗?那你可错了,9月4日,随着西安警方的一纸通报,网友发现这场所谓的“求婚”不过是为了追逐流量、推广带货所策划的一场剧本闹剧。为了把 “流量蛋糕” 抢到手,几个人合起伙来 “编故事”:虚构情侣人设、设计 “冲突性情节”(比如故意安排 “第三者搅局”“求婚被拒的撕心裂肺”),然后通过短视频、直播反复 “演” 这套戏,还把内容传到多个平台上 “起哄闹事”。
原本以为 “戏越疯,流量越猛”,结果呢?警察上门的那一刻,所有 “剧本” 都碎了 ,西安公安灞桥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韩某1、韩某2、赵某、王某和姚某某分别处行政拘留。同时,网信部门也对违法账号等做了进一步处理。这下好了,好不容易攒的粉丝瞬间跑了一半,所谓的 “带货计划” 更是泡汤。
其实这两年,“网红炒作” 早就不是新鲜事:有人为了涨粉,故意在商场里 “假装求婚失败”,逼得保安报警;有人卖惨骗粉丝掏钱;还有人靠 “夫妻对骂”博眼球,可以说真是为了火丝毫没有底线。
但是这些 “套路” 真的能长久吗?还真不能,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管是谁,想靠炒虚假内容博眼球赚流量,公安机关肯定严打,绝不手软。谁不想要流量?但是前提是都得有底线。真正能长久的还是得靠真材实料的内容、实实在在的价值。靠歪门邪道,就算火一阵,也早晚得翻车。
54岁逆袭上岸名校研究生?结果被学校“打脸”!
54岁逆袭上岸名校研究生,这难道不是妥妥的励志人设吗!近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54岁的她用30年从河南县城考到北京大学圈,并晒出手捧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图片,网友们纷纷夸赞其厉害,然而,“打脸”来得很快。
9月3日,中国政法大学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和研究生院核实了,今年研究生招生没有一个50岁以上的河南籍的人。”不仅如此,目前该网友社交平台内容已经清空,上面显示“该账号因违反相关社区规则,已被禁言”。
可以说,校方的“打假”,直接戳破了所谓的励志故事。无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有追求知识的权利,但是前提是,这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不能有丝毫虚假。而该事件之所以能引发热议,很大程度上源于它迎合了大家对“年龄逆袭”的心理期待,想象一下,当中老年女性大多被默认应当含饴弄孙、操持家务,却有人宣称“54岁仍可考研并成功上岸名校”,自然很容易激发围观与共鸣。
而在这件事中还要追问的是,谁在炮制这些谣言?如果不是媒体第一时间采访了高校,不少网友还真会将其视为一个励志故事。其实现在自媒体平台上,“考研逆袭”“考公上岸”等标签已经成为常见的“起号”手段,但是这种背后往往是虚假人设、盗用图片,甚至课程推销的产业链。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当事人借助编造谣言“起号”,那些被这个“故事”所打动并关注了账号的人,后续可能就会沦为发帖人眼中的“待割韭菜”,这可是相当讽刺。
对于这类编造人设、操纵情绪的自媒体,不应止于封禁账号,平台必须主动作为,优化对此类信息的识别和推荐机制,对没有印证的信息,不能急于推荐,杜绝盲目跟风报道,打破对“成功”结果的单一迷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