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丛祠与夜荷思语
李志能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对拥有2300多年历史、充满浓郁诗情画意的郫都流连忘返,沉醉抒怀。遥想那历史气象,锦之城,丽之都,顿觉熠熠生辉。在这座曾经被李白歌咏“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的城市,尤其是这个“锦”字,立时仿佛让整个郫都流光溢彩,随处都是风景。
居住在这座古蜀文化名城,四季都能够看到纯真自然、满目锦绣的各色鲜花如霞似锦地盛开,城内随时都有一阵阵的暗香浮动,迷漫着醉人的韵味,让人们切实地感受到蕴含在这座城市的深深风情。更让人留恋的是,在郫都的各个地方,都留下有太多的故事和演义,无论是那散发出浓浓诗味的望丛古祠的青瓦,还是祠内那浸满岁月沧桑的红墙,当你行走在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那迎面飞扑而来的阵阵雨滴和片片落叶,都带有一种历史的沉淀,仿佛都在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城市悠长的历史,诉说着这里那独有的古蜀文化魅力。
在这座惬意的小城生活时间久了,更喜爱这里的恬淡和清幽,喜爱这里的古朴和浓浓的人情味。我喜欢独自去郊外的“望丛祠”闲逛,去充分感悟望、丛二帝“教民稼穑”“治水兴蜀”义薄云天的壮举和无私大爱。更难得的是祠内竟然还有很大的一片悠悠漾漾的荷田。
现在,走在郫都的任何一个乡村,都能看到很多这样的绿色田野。这些田野里种有稻谷和蔬菜。其次,醒目的就是那些星罗棋布地散布在田野中的一片片翠绿的荷塘了。
在郫都这座小城,当夏天的太阳落山之后,这里的人们都习惯到郊外田野去散步,吹吹迎面而来的凉爽晚风,感受一下大自然清新的气息,心也早就被田野里的荷塘给勾了去,脚会不自觉地向那些荷塘边慢慢走去,眼也早就被荷塘给深深吸引住了。
到了荷塘边一看,万绿丛中总有枝枝荷花和绿色的莲蓬从中升起,荷花有淡淡的玫瑰红,也有嫩嫩的鹅黄色。盛开的荷花颜色由花瓣的柄部慢慢变浅,色的层次也异常丰富。荷花真是荷塘之中的仙女啊,而莲蓬则是荷塘中的仙童。荷塘中宽大的荷叶,则更像是一群打着雨伞娴静腼腆的女孩儿,有的挺直腰杆,高高地举起雨伞;有的斜斜地扛着雨伞,微微地弯着身子,相互羞涩地遮掩着。雨后的荷塘更显得高洁,荷叶是淋浴后的绿衣姑娘,叶面上那晶莹滚动的水珠,就是姑娘们脖子上的钻石项链,不时会折射出炫目的光彩。在这里,你随便取上一景,都是一幅不错的画面。
在夏日的一个黄昏,我再次来到望丛祠“鳖灵湖”的荷塘边,静静地坐在那里,独自享受着这份难得的美景和凉爽,感受着风从荷叶的缝隙里习习地飘来,从荷田之上轻轻地染过。不知不觉之间,竟然隐隐地闻到有一丝朱自清先生的味儿来。我知道,这里不是朱先生的清华园,更不是他笔下的那一座热热闹闹的月下荷塘,而是我这座长满了古代气韵的小城郊野,是几亩或十多亩一片的荷田啊。月亮,仍然还是有的,但依旧不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那饱饱的满月,而是我那一弯瘦瘦的弦月啊!弦月渐满,满月渐亏,我之月较先生之月,或许要优越一些。我知道:先生之荷非我之荷,先生之夜也非我之夜,但不知怎地,竟也再次感受到了朱先生笔下那样的一种朦胧意境之美来。
正是荷花开放的季节,弥望之中,那一片在淡淡星光下闪烁着玉墨色的荷田之上,嵌缀着星星点点的瓷白,或怒放,或含苞,或小蕾初现,却都是一样的贞静、圣洁。我觉得:那荷花的点点瓷白,像精灵似的,怕它倏地灭了,竟不敢多看。忆起“竟折荷田遮晚照”的少年时代,在故乡的小河湾、那池塘中的荷花竟然是红色的,抑或是同眼前的荷花不是同一个品种吧?记得在观世音大士座下的莲台周围也是生长着红色的花瓣,那红色的荷花或许是属于某一种特定的品位吧?也有人说,河湖之中的野荷才开红花,而人工种植的荷开白色的花,不知正确否?反正,少年时代的那荷花却是长久地在我的记忆深处灿烂地开放着的,并且永远都是红色。而在历代文人墨客咏诵荷花的诗词之中,每一首诗词又都真的是那样美得出奇。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红白莲》曾深情款款地这样倾诉:“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或许,这里的荷花确实是吸取了天地自然的灵气,并且在荷塘之中有幸沾染上了望、丛二帝的圣人之气,花的颜色才绽放得如此与众不同,才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鳖灵湖”那别有一番的况味啊!
就是在这样一个清幽的地方,更是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乡,想起故乡中那些让人难以磨灭的痕迹啊!秋天,村里人摘上一些荷叶,晒干之后,打成捆,卖一些到小镇上的商店里去,那些小店便用荷叶为顾客包盐、包糖等杂物,既无污染,又有一缕荷的清香,再好不过。记得母亲每次买白糖回来,我便紧忙地要去拿一张荷叶,用舌尖去轻舔那上面残留的糖粒,舌舔着甜味,鼻闻着清香,那是一种多么美妙而安逸的享受啊!
池塘中的青荷摇曳生姿,于朦胧之中如众多灵动的舞者,竟然翩跹地舞出一些古典意味来。“玉环飞燕皆尘土”,眼前的这些舞者是谁?想着《汉乐府》中的《江南》“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美妙意境,竟情不自禁地脱口和唱出“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来。眼前的这些舞者,莫不真就是那群鱼一样日间在此嬉戏的女子所幻化?倒真是呼之欲出了。
在夏天这样一个美丽的夜晚,漫步在这静谧的“鳖灵湖”畔,吹拂着荷塘送来的淡淡清风,几缕清香,几声蛙鸣,真不知道是看了多少?知了多少?香了多少?也沉醉了多少啊?!蛙声虫鸣悦耳,强弱高低,远远近近,不知有几多声部?也不知道在弹奏和吟唱着什么?反正,我现在倒真感谢它们赐予我的这份难得的悦耳怡心。都市虽好,但人们远离大自然本身,无疑就是一种失落。在这样不知不觉的忘情之中,不由得想起了明代中期的著名诗人、书画家徐渭在他的一幅表达心声的《墨荷图》上的题款:“拂拂红香满镜湖,采莲人静月明孤。”此时的夜晚,恰好印证了这样优美的诗意之境!
沉浸于荷田之夜的似水柔情之中,灵魂便不自觉地飘然出窍了。人原是无不可及的。风月声色形影,时空万物皆可融入,皆可附会,皆可相关,通相谐趣的。或非天人感应,乃物我交融耳。
正当我独自沉醉在这悠悠的遐想之中时,猛地一下子被拉回现实里来,惊出一身的冷汗。原来,在那一大片荷田里竟然有一条狭窄的小道可通,从那墨玉青荷的遮掩之中,“倏”地窜出了一个人来,真是多亏了这个夜行人,将我从这神思袅袅之中拉了回来,说不定我真会忘情地遗一半神思在“鳖灵湖”悠悠漾漾的荷田之中呢……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成都日报》2025年9月2日第8版
作者:李志能
供图:管恒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