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那天是2025年9月2日,北京的天气已经带上了一丝初秋的凉意。
社交平台上,粉丝超过十万的‘格格公主的爸爸’,头像还停留在一家三口难得的合影。动态更新终止于七夕节。再往下,便只剩下一行讣告,内容简单。富国走了。
他42岁。与癌症缠斗了整整1811天。
没有多少人一开始就相信,病情会发展得这样快。发病后仅7天,消息便从医院传了出来。真正紧随身后的,只有他的妻子和女儿,以及始终不离不弃的网友们。
殊不知,这场漫长的抗争,早在五年前就悄然开始。
时间回溯到2018年夏天。那年,富国刚满37岁。生活安稳。与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妻子贺老师,靠打拼在北京落了户。房子、车子、女儿,一切都按部就班。
直到2018年秋天,医院的诊断书让这一切停滞。是淋巴癌。医生建议立即手术。
起初,贺老师还以为只是短暂的波折。
她带着他四处转院。自驾2000公里,从辽宁到北京,再到南方的知名肿瘤医院。车厢里常放着女儿喜欢的儿歌磁带。目的地不断变化,心情却越来越沉重。
2019年春节,他们没有像往年一样回辽阳老家。富国第一次化疗,头发大把脱落。术后复发,接着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休养三个月,身体稍有好转。彼时,微博上‘格格公主的爸爸’的记录开始增加。用的是碎碎念,大多是关于妻子的暖心细节。
2020年春天,疫情来袭。医疗资源紧张,富国的病情反复。那段时间,他的身材越来越消瘦。夫妻俩拍合照时,他勉强挤出笑容。贺老师用手掩着嘴,也笑着。
奈何病魔反复无常。2021年,异体干细胞移植。手术风险极大,恢复期很漫长。朋友圈、微博都变得安静。偶有新照片,大多是医院走廊和药瓶。那年夏天,女儿小升初。全家去了趟动物园。照片上,富国推着轮椅,女儿坐在他腿上。
这场疾病,是一家三口共同的漂流。
时间来到2023年。治疗的方式越来越激进。Cart疗法,新的药物,还伴随不时的小范围感染。富国日渐虚弱。贺老师也开始在微博公开日记,一天一更。她曾在半夜发问:‘会不会哪一天,他就再也醒不过来?’
转眼到了2025年8月。病房气氛有些压抑。8月12日,微博突然暂停更新。网友们开始私信。有人焦急,有人安慰。
8月26日,贺老师恢复了更新。那天富国高烧不退,不能下床。8月28日,她简单写道:‘情况依然不好。’
时间推至8月30日。这一年夏天最后的七夕节。富国和贺老师,在病床边过了12年婚姻里最后一个重要日子。那天的微博没有情话。只是一张三人牵手的照片。像是在默默道别。
9月1日,凌晨。贺老师记录:‘一晚上没睡,现在总算平稳。’
多年的坚守,到最后几天反而变得异常平静。清晨,窗帘夹缝里透进一缕光。富国脸色苍白。贺老师靠在床沿,双眼熬得通红。女儿在一旁低头摆弄手机。谁都没有说话。
9月2日,午后。贺老师发出讣告。没有任何修饰,只写:‘他走了。’
这一刻,屏幕前无数网友心里一颤。
原来,最怕的结局还是来了。
事后,有人翻看富国留下的微博日志。满屏都是跟疾病的缠斗:化疗的副作用、移植手术后的反应、不断反复的发烧。也有不少零散的快乐:为女儿开家长会、用赞赏捐款做公益、偶尔外出散步、晒出一家三口合照。
更有不少网友留言:‘他用自己的方式活得很勇敢。’
贺老师则继续用丈夫的账号为粉丝更新。起初,是简单报平安。后面,她讲述家里的日常。有人问她:‘你后悔吗?’
她答得很平静。‘只要他还在,什么都值得。’
奇怪的是,即使身处黑暗,有的人却能为别人点一盏盏小灯。富国开通公益赞赏,把所有所得100%捐给同路病友。这些善意经平台转手寄出,成了许多人无力生活中的微光。
婚姻、疾病、孤独甚至死亡,都被他们用一种近乎朴素的方式一一接受。彼时,她依然叫他‘富先生’。依然会用‘我们挺好的’回应外界的担心。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贺老师这一场陪伴,足足持续了近五年。常人眼里所谓的‘坚强’,其实不过是在日复一日重复极限中硬撑着、不敢倒下。
而很多人读到这里,又会不由得追问一句:
如果可以重来,你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吗?
对此,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