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慕名来到清东陵,是为了一览当年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长眠之地的奢华,而忽略了这座建筑群本身蕴含着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清东陵的每座陵寝建筑虽然都是依规制而建,但是,每座建筑却又各具特色。它们在建筑细节上以各种别出心裁的形式,体现着墓主人生前别样的志趣。比如,乾隆皇帝的裕陵地宫。
![]()
在裕陵的最高建筑——明楼下的方城前,有一道幽深的拱券式古洞门。顺着古洞门拾级而下,便来到了一个由一条墓道、四道石门和三个堂券组成的“主”字形拱券结构地下建筑。整座建筑进深约54米,落空面积372平方米,所有券顶和四周石壁都满布着佛教题材的雕刻。走入其中,肃穆、庄重、神秘之感顿生!这里不仅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还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
![]()
文殊菩萨
走到石阶的尽头,迎面看到的是这座地宫的第一道石门。在两扇高3米、宽1.5米、厚0.19米、重量约3吨的整块青白石雕制而成的石门上,分别采用细腻的浮雕手法雕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立像。雕像身高约1.5米,都头顶莲花瓣佛冠,发髻高挽,长发披肩,两耳佩环,裸露的颈部与胳膊线条柔美。
她们身着羊肠大裙,周身佩饰璎珞垂珠菊花,肩披随风飞舞的长巾,双手执西番莲,在莲花上承托着法器。赤着双脚亭亭于莲花之上,宝相慈爱而庄严。
石门上方是用整块的青白石雕刻着门楼,门楼上的出檐瓦垄、兽吻横梁都雕琢得十分精致。门楼上方还雕有纳摩普照庄严功德如来佛像,佛像左手结说法印,结跏趺坐。两旁用着同样精致细腻的手法雕着奔巴壶、孔雀翎、法螺等吉祥物。门簪、门对儿上则雕刻着梵文经咒。
![]()
![]()
穿过第一道门洞券看到的是明堂券,靠东西两墙壁,各摆放着四尊青白石的册宝座,曾经用来盛放记载着乾隆帝及后妃等人的香册与香宝。
明堂券的券顶浮雕着五尊佛像,正中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南方欢喜净土宝生佛、东方妙喜净土阿閦佛、西方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北方胜业净土不空成就佛。他们以五方、五行、五色的顺序和方位进行排列,进一步阐释着五方佛的教义。因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以大地中央为发心之位,犹如大地之坚固不动,为万物之中心,因此在他的周围还雕有八尊小佛像。该券东西月光石上各浮雕一组八宝图案,墙身则满刻藏文佛经。
![]()
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
![]()
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
![]()
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
![]()
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
怀着震撼的心情,跨过第一道石门,进入第一道门洞券。映入眼帘的是东西平水墙上浮雕着的四大天王坐像。西墙北首是东方持国天王,南首是南方增长天王。东墙南首是西方广目天王,北首是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本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外将,他们居须弥山腰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护东、西、南、北方的天下,因此也被称为护世四天王。在这里,四大天王张眉立目,威风凛凛地镇守于极乐世界的第一道门洞券内,似在守护着净土的安宁。(未完,待续)
摄影:于善浦 高景生 王 刚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向图片原作者致敬!)
编辑:李 晔
总编:杨晓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