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维生素生产企业叶酸车间废气净化项目
项目背景
华南地区一家大型维生素生产企业,其叶酸车间废气处理设施老化,效率下降,导致厂区周边时有异味投诉。企业决定投资新建一套高标准废气处理系统,同时解决异味和达标排放问题。
废气成分及来源
该车间废气主要来自:
萃取工序
:含二氯乙烷、丙酮等溶剂蒸汽,浓度波动大(300-5000mg/m³)
浓缩工序
:高湿度废气,含微量产品蒸汽
离心干燥工序
:含产品粉尘和乙醇蒸汽
设备泄漏气
:无组织排放收集气,成分复杂
废气总风量约18,000m³/h,特点是湿度大(常达饱和状态)、含易溶于水有机物、含细微粉尘。
处理工艺流程
设计采用"冷凝回收+化学洗涤+光催化氧化"的组合工艺:
冷凝回收系统
两级冷凝,第一级+5℃,第二级-15℃
冷凝液进入企业现有溶剂回收系统
回收效率达40-60%
化学洗涤系统
三级串联洗涤塔
第一级:碱洗(pH10-11),去除酸性气体
第二级:次氯酸钠氧化,降解易氧化有机物
第三级:清水洗涤,去除夹带液滴
采用高效螺旋喷嘴,液气比3L/m³
光催化氧化系统
反应器尺寸:3.0m×2.5m×6.0m
UV灯管:185nm和254nm双波段,共120支
催化剂:纳米TiO2涂覆蜂窝陶瓷
设计停留时间8-10秒
除湿与异味控制系统
转轮除湿机,将废气湿度降至30%以下
活性炭吸附单元作为应急保障措施
植物液喷淋系统用于进一步除味
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
实时监测VOCs、颗粒物、湿度等参数
根据浓度自动调节喷淋液pH和氧化剂投加量
关键设备冗余设计
最终效果
系统投入运行后效果显著:
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10mg/m³
颗粒物排放浓度:<1mg/m³
特征污染物去除率:≥99%
溶剂回收量:约15吨/月
厂界异味投诉降为零
项目总投资约480万元,运行成本约0.8元/m³废气,溶剂回收价值约18万元/月,投资回收期约2年。该案例成功解决了复杂成分废气和异味问题,成为维生素行业废气治理的典范。
叶酸废气处理技术选型要点
通过对以上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叶酸生产废气处理的技术选型关键点:
废气特性分析
:必须准确掌握废气的成分、浓度、温湿度、风量等参数,这是工艺选择的基础。
预处理重要性
:针对叶酸废气常含酸性气体和粉尘的特点,有效的预处理能保证后续工艺稳定运行。
组合工艺优势
:单一技术往往难以满足要求,合理组合不同技术可发挥协同效应。
能耗与经济性
:需平衡处理效果与运行成本,考虑能源和资源回收利用。
安全考虑
:叶酸生产常使用易燃易爆溶剂,废气处理系统的防爆设计至关重要。
操作维护便捷性
:设计时应考虑日常维护和检修的便利性,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叶酸生产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废气治理技术,同时考虑未来可能的标准提升,留出足够的处理余量。上述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可为同类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