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秒是埃及舞娘,下一秒换装成魔法少女,再一眨眼又成了国风美人;评论区里,一串串“火箭”“跑车”礼物特效不断显现……小夏告诉你,这是当前短视频平台上爆火的团播场景,被堪称为当前最吸金的赛道之一,市场规模曾传言突破2000亿!
相信有很多朋友不怎么刷直播间,可能不了解啥是团播,这里小夏给大家稍微通俗地讲讲。这个团播,其实就是多位主播待在同一个直播间进行唱跳之类的才艺表演来吸引观众,然后靠观众打赏决定直播内容走向与互动方式,堪称直播间版的“选秀101”。
这个赛道现在有多火呢?数据显示,仅某音平台,目前日均开播的团播直播间就达7500个,是去年同期的近两倍。在某社交平台上,热议话题“自从做了团播后,差点忘了以前是干什么的了”自6月底发酵至今,话题累计播放量超过4.5亿次。多家媒体披露,整个团播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元,目前行业内的超头部公司,月流水可达到9000万元。(澎湃新闻20250811 北京日报20250720)
不过,小夏觉得这个市场规模的说法似乎有些夸张。毕竟之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曾发布报告:2024年整个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也就是整个娱乐直播加短视频,整体营收规模才2126.4亿元,团播再火,也不至于全给包圆了。对此,业内也辟谣了相关话题,他们普遍预计,2025年整个团播行业规模有望能达到150亿元。(上海证券报20250726)
说到这里,也有人好奇,为什么团播能在直播行业掀起流量狂潮?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小夏认为,团播本质性还是网络表演行业的一个新兴业态,一方面,由于互联技术的革新,让多人实时互动体验变得“触手可及”,加上实时美颜等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素人的参与门槛,吸引了更多人涌入团播大军。
另一方面,流量时代下,行业同质化和内卷加剧,也导致机构和平台都将团播作为内容生态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使得团播从草根狂欢转向更工业化、专业化生产。例如,一些机构通过练习生选拔、舞蹈培训、场景设计等工业化流程,孵化出“银河系女团”等精品IP,形成新的流量入口。
值得一提的一点是,团播通过“偶像养成”“组队PK”等玩法,满足了“Z世代”对社交参与感和情感共鸣的需求。比如网友可以决定选手唱什么歌呀、跳什么舞呀,还可以通过打赏等方式决定谁能上、谁退场。这种沉浸式体验和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将情绪价值拉满,让不少网友直呼“上头了”。(工人日报20250720)
随着团播行业的走红,不少人也选择转行进入这个领域。与个人直播相比,团播更强调分工协作,不仅需要主播,还衍生出主持人、编舞师、运镜师、灯光师等新职业。据统计,一个演艺直播间平均带动30个以上就业岗位。
然而,团播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曾因个别乱象受到批评,也常常和低俗擦边等话题绑定,但客观来看,这些问题并没有超出直播行业的普遍范畴。不过,针对,这些极为常见且突出的问题,平台也及时出台并升级了《团播内容管理规范》。一些视频平台也于近日发布关于开展团播低俗内容治理专项的公告,重点整治涉及低俗玩法、着装暴露、刻意做出不雅动作等违规行为。
同时,在今年8月份,某平台举办了“团播机构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多家机构联合发起了自律倡议,承诺合法合规经营、抵制不良内容、保障从业者权益。这种转变表明,头部机构已意识到行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自律,而平台通过“规则制定+行业协同”的模式,正推动团播生态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未来,团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仍需多方努力:平台需持续优化技术监管手段,机构应加强内容创新与人才培养,而公众也需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行业成长中的挑战。小夏认为,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化发展,才是团播行业实现“长红”的必由之路。(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811)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