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发现没?楼下王奶奶和李爷爷结婚四十三年了,李爷爷到现在还保留着个“怪癖”——每天早晨煮鸡蛋,必把蛋壳剥得干干净净堆成小山尖,说“老王小时候穷,吃鸡蛋总把蛋壳啃得坑坑洼洼,我这当老伴的,得替她补回当年的甜”。王奶奶呢,李爷爷修水管摔了手,她蹲在床头给他擦药,嘴里念叨“老糊涂”,手底下却把药棉按得又轻又匀。您说,这日子咋就能过得这么熨帖?
我今年六十整,咱这屋里啊,笑声比叹气多,热汤比凉水多。今儿就跟您唠唠,咱家这日子为啥能“煨”得这么暖。
一、互相“兜底”不较劲:你护我体面,我懂你难处
上个月儿媳跟我念叨:“妈,昨天我跟你儿子为娃报英语班的事儿拌了两句嘴。”我一听就笑了:“拌得好!要是连架都懒得拌,那才真该慌。”
您别误会,咱可不是鼓励吵架。就说上周孙子把儿媳刚织了一半的毛衣拆了,毛线团滚得满地都是。儿媳刚要发作,老伴蹲下来捡毛线,跟孙子说:“哎呦,这是给咱小重孙提前练手艺呢!明儿爷爷带你去河边捡鹅卵石,挑最圆的给你奶奶当线轴,比新毛衣还结实!”儿媳绷着的脸一下子软了,蹲下来跟孙子说:“下次想拆毛线,先跟奶奶说,奶奶给你留团旧毛线玩。”
老话说“夫妻没有隔夜仇”,我看更金贵的是“互相兜底”。我记着年轻那会儿,老周在纺织厂当机修工,有回机器卡了线,他伸手去拽,手掌被刮了道深口子。我啥也没说,翻出压箱底的蓝印花布,给他包伤口时故意念叨:“这下可好,以后你要是嫌我做饭咸,我就掀开这布说——瞧瞧,当年为我受的伤!”他疼得直抽气,偏要笑着说:“嫌!天天嫌!”
《诗经》里讲“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夫妻过日子更是这个理儿。他懂我看见厨房瓷砖缝里的油星子就犯堵的小性子,我懂他下了班往沙发上一瘫不是懒,是累得骨头都软了;我不笑话他看球赛喊得嗓子劈叉,他不嫌我追家庭剧哭湿半盒纸巾。日子过得久了才明白:好的夫妻,不是把日子过成“你应该怎样”,而是“我知道你需要怎样”。
二、过日子得“搭把手”:你挑水来我浇园,再沉的担子也能分半片
前几天我跟老伴去菜市场,看见对门张婶蹲在菜摊前择菜,边择边抹眼泪。一问才知道,她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孙子住校,她一个人要买菜、做饭、接孩子,手都肿得像发面馒头。老伴悄悄跟我说:“你看,这就是没搭好手。”
咱家啥情况?儿子儿媳上班忙,我和老伴就把“后勤”扛起来。我负责买菜做饭,老伴就主动当“采购员”——每天早上五点半爬起来去早市,挑最水灵的青菜,还跟卖鱼的师傅混熟了:“给割条活鲫鱼,我老伴儿爱吃清蒸的!”儿媳心疼我,总说“妈您歇着我来”,我把她按在沙发上:“你带俩娃够累的,我还没老到拿不动锅铲呢!”
最见真章的是遇上事儿的时候。去年梅雨季,老伴摔了一跤,腿骨裂了得卧床半个月。我白天要照顾他,晚上还得给孙子辅导作业。儿媳知道了,跟幼儿园请了一周假,白天帮我熬粥、擦身子,晚上哄孙女睡觉;儿子下了班就往家跑,帮着修漏雨的屋顶,搬米搬面。有天夜里我起夜,看见儿子坐在床头给老伴揉腿,轻声说:“爸,我小时候你背我去医院,现在换我背你。”老伴红着眼圈拍他后背:“臭小子,爸没白疼你。”
《增广贤文》里说“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过日子更是这个理儿。不是说非得谁干多少活儿,是要把“这是我的事”变成“这是咱们的事”。您瞧咱家厨房——我择菜他剥蒜,儿媳刷碗孙女擦桌;客厅里——老伴看报孙子拼乐高,孙女写作业我织毛衣。人多力量大,心齐日子甜。
三、心里有话“慢慢说”:有怨不憋,有爱不藏
上个月孙子把我种的月季揪了朵花,我气得直跺脚:“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老伴在旁边拉了拉我衣角:“别急,问问咋回事儿。”一问才知道,孙子是想把这朵花送给刚生宝宝的表姑,怕我不同意才偷偷摘的。我蹲下来摸他脑袋:“下次想送人,先跟奶奶说,奶奶给你挑朵最大的。”他眼睛一亮:“真的?那我明天给奶奶摘朵开得最艳的!”
您瞧,这事儿要搁以前,我保准儿得说教半天“花草也是有生命的”。可岁月教我明白:日子不是靠“讲道理”过下去的,是靠“说真话”暖起来的。我和老伴有个“睡前半小时”的规矩——不管多累,躺床上说说话。今天遇到的新鲜事儿,明天的小计划,甚至憋了一天的委屈,都倒出来。有回老伴说:“最近看你总揉膝盖,是不是阴雨天又犯了?”我鼻子一酸:“可不是,前天下雨就开始疼。”第二天下班,他居然拎回一盒膏药,乐呵呵说:“药店老板说这药管用,我排了二十分钟队呢!”
还有跟儿女沟通,更得“慢着来”。儿媳有回跟我抱怨:“小勇最近总加班,我在家带俩娃,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我没急着劝她“年轻人不容易”,而是说:“要不咱把晚饭改到六点?我早起一小时把菜热上,你带娃回来就能吃。”她眼睛一下子亮了:“妈,还是您想得周到!”
老话说“沉默是金”,可我觉得,夫妻间最金贵的是“把话摊开说”。有怨气别攒着,说出来对方才知道;有欢喜别藏着,讲出来对方才高兴。就像咱家阳台上那盆茉莉,你给它浇水,我给它松土,它才开得香喷喷的。
咱这日子啊,没什么大道理,就是把“互相兜底”“搭手干活儿”“慢慢说话”这三件事,当成了过日子的“老方子”。过了六十年,我觉着:婚姻不是找一个“完美的人”,是找一个“愿意跟你一起把日子过完美”的人。
您家是咋过的?有啥好法子也跟我说说,咱唠唠!要是觉着这篇文字在理儿,点个赞转发给老姐妹儿,咱们一起把平凡日子,过成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