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44分考上清华,8个字告白去世的母亲,他现状曝光:很多事,早有征兆……

0
分享至


作者 | 纳豆来源 | 读者(ID:duzheweixin)

8月16日晚,亿万观众的目光聚焦于央视《感动中国》的舞台。

当“庞众望”的名字被念出时,无数人的记忆被瞬间唤醒——


8年前,那个以高考744分夺得沧州吴桥县状元、考入清华大学,却有着“天崩开局”人生的少年,再次以耀眼的方式,站在了时代的聚光灯下。

只是这一次,他的身份不再是“寒门贵子”,而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博士研究生,一位对科研理想孜孜以求,并将所有专利收入倾囊捐赠公益的青年榜样。

时光荏苒,他也从一个需要被照亮的孩子,成长为了能够照亮他人的一束光。

《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辞这样写道:


背影留给坎坷,笑容交给阳光,名字里写着责任,步履中充满力量,磨砺过的剑,破茧后的蝶。你一直向前,一直向上,不辜负妈妈的目光,不辜负时代的期望。



“我的家庭,没有什么拿不出手”

如果人生是一场牌局,庞众望最初抓到的,几乎是一手所有人看了都会摇头的牌。

母亲庞志芹,因先天性脊柱裂导致下肢瘫痪,终生与轮椅为伴;

父亲庞向东,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需要家人常年照料;

更为残酷的是,他自己在6岁时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急需手术,否则性命难保。

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收入来源微乎其微,靠年迈的外公外婆捡废品和做点手工维持。

为给他凑手术费,母亲摇着轮椅,挨家挨户磕头借钱。


乡亲们凑来的4万多元,救了他的命,也成了这个家庭沉甸甸的债务。

从此,年幼的众望开始学着操持家务、照顾父母,并在课余时间捡废品卖钱,一分一毛地积攒,希望能为家里减轻负担。

生活的重压过早地落在他稚嫩的肩膀上,但外界投射来的同情、怜悯甚至异样的目光,并未让他感到自卑或羞耻。

甚至,他还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了学习上,在高考中,更是以684分的成绩脱颖而出,再加上清华大学自强计划60分的加分,成功被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录取。

随之,各方采访迎面而来。

在众人感慨他是天崩开局,寒门贵子之时,这个眼神清亮的少年说出了一句让无数人动容的话:

“我的家庭,没有什么拿不出手。因为我妈妈那么好,我姥姥姥爷也那么好,我的每一个家人都那么好。”

他的底气,源于家人之间浓得化不开的爱。


特别是他的母亲,那位曾被医生断言活不过20岁的女子,用难以置信的坚韧,将生命延长了一倍多。

在庞众望眼里,生病的母亲虽然不能出去挣钱,却能时时刻刻陪在他的身边,给他爱、鼓励和精神动力。

她虽被困于方寸轮椅之上,却用乐观和智慧,为儿子撑起了一片晴朗的精神天空。

她教他识字、教他做人,告诉他:“你面对什么,你就要去解决什么,因为你总是要走下去的。”

母亲的不信命,也成了庞众望此生最坚定的信仰。



“清华教给我的,是发现自己”

2017年,庞众望进入了清华大学的校园。

消息传来,全县沸腾,他的故事也被媒体争相报道。

人们赞美他的坚韧,感慨他的不易。

然而,背负着巨大期望踏入清华园的他,内心却充满了旁人难以察觉的紧张与忐忑。

这种紧张,并非源于物质上的差距或原生家庭的自卑,而是害怕自己“有负众望”。

他害怕辜负了母亲的期望,辜负了那些帮助过他的乡亲和师长的期望,辜负了所有关注着他这个“励志典型”的人们的期望。

他像一张拉满的弓,不敢有丝毫松懈。

但清华,这片自由而深厚的沃土,悄然地接住了他。


在这里,他遇到了学识渊博、耐心引导的老师,遇到了志同道合、真诚友善的同学。

学校不仅为他进行了物质上的托底,心理老师也会主动帮他走出内心的围墙。

令他十分动容的,是他的室友。

对方虽然一早就听说过他的故事,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却从未主动提起。

他们想让他当一个人格独立的普通人,庞众望也渐渐明白了,真正的优秀,不仅仅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更是“思想的独立、视野的开阔和内心的丰盈”。

在清华学习的这段时间内,他学会了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也懂得了“平衡”的重要性。

他学会了平衡学业与生活,也学会了平衡外界的期望与自我的追求。

他也因此,变得更加从容。

还记得有一阵子,他和女友的聊天记录上了热搜,让我们看到了内心富足的人谈恋爱是什么模样。


当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风靡,他说:

“给你买,因为你是我的女朋友;不跟风,是因为我觉得这是消费陷阱。”

当女朋友产生自我否定,他说:

“我也喜欢别人夸夸你,喜欢你去闪闪发光啊。”

当女朋友陷入前途的迷茫,他说:

“我可以是你的动力,但不是你的路标,你要走你自己想走的路。”


这大概就是网友们推崇的“引导型恋人”,其中有平等、尊重、包容和温柔,也有庞众望用精神富足战胜命运苦难后,对生命中一切馈赠的乐观和坚定。


“妈妈,你看我做得很好”

今年5月10日,庞众望有了两个新身份——河北省吴桥县智库专家和文旅形象大使。

他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校吴桥中学,站在熟悉的讲台上,面对台下憧憬着未来的学弟学妹,他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愿大家也都能站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

此时的他,从容、自信、目光坚定,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少年。

他的舞台,从清华的实验室,延伸到了家乡更广阔的建设蓝图中。

当天,恰逢母亲节前夕。

在接受家乡媒体采访时,这个已经可以面对全国观众侃侃而谈的博士,谈到母亲时,却流露出一种深藏的、不善言辞的温柔。

“我其实可能在面对母亲的时候,不是太擅长去说……可能我只能说,妈,你看,我做得很好……”



一句简单到极致的话,却涵盖了千言万语。

这背后,是儿子对母亲最深沉的告慰:您吃的苦,没有白费;您的教导,我时刻铭记;您的儿子,没有让您失望。

他的确做得很好,好到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他不仅是清华的博士,更是无数身处困境的年轻人的精神偶像。

他在无意间,成了照亮别人前行之路的一盏灯。

本次获得感动中国人物嘉奖的他,还在采访中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两年前,他遇到了一个女孩子。

女孩说,自己高考考得一般,进了一个自己非常厌恶的专业。

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人生无望。

但是在无意间看到庞众望的故事后,觉得只要自己努力,似乎就能改变人生。

如今,她居然做到了,她不仅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还把生活也扭转成了令人动容的模样。

这样的反馈,也让庞众望有了更多动力,去做更多更好的事。


那种从妈妈身上获得的能量与乐观,无需刻意闪耀,已然光耀四方。

有人说,庞众望,就是普通人的光。

在浮躁的当下,庞众望在用自己的坚韧、坚强与坚守,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回顾来路,庞众望从未忘记社会各界对自己的帮助。

政府的低保政策,为这个脆弱的家庭持续兜底,保障了最基本的生存尊严;

从高中到大学,学校发放的助学金和他挣的奖学金,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学海,不必为下一顿饭、下一本书的费用忧心忡忡。

他曾坦言,刚入大学时,最朴素的想法是努力学习,将来找份好工作,彻底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

这是一个背负着家庭责任的孩子最直接、最孝顺的愿望。

然而,在清华的浸润下,他的视野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亲眼见证了我们国家在诸多科技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感受到了时代赋予我辈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当被问及,若必须在“尽快改善家人生活”与“投身清苦的基础科研报效国家”之间做出选择时,如今的庞众望,会坚定地倾向后者。



“相信最终能惠及家人、家乡及更多人。”

他的思考,已经从“小我”跃升到了“大我”。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将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专利收入,一分不剩,全部捐献给公益组织。

并以母亲“庞志芹”的名字,设立了“志芹助学金”,累计捐款已高达数百万元,专门用于帮助那些和他当年一样,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大山里的孩子。

不仅如此,因为自己曾深受先天性心脏病之苦,他还设立了关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专项基金,“用自己吃过的苦,铺成一条造福更多学子的路”。

科研报国,对他而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他甚至会把科研难题带入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他在采访中,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段时间,一个难题困扰了他很久,他不仅在课桌前思考,甚至难题时时刻刻充斥在他脑海中。

而在带着难题洗澡时,当热水冲淋而下的瞬间,灵感仿佛被温热的水流激发,难题的突破口突然在脑海中清晰闪现。


他有些难掩的激动,说这是老天给他的眷顾和顿悟。

但这种痴迷与专注,也正是他践行使命的最真实写照。

从SCI论文到博士课题,科研的道路枯燥且艰辛,但有了热爱,有了使命,有了目标,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坚实。


从那个在逆境中坚守孝道、勤奋学习的少年,到如今这个目标清晰、心怀家国的青年,庞众望的成长轨迹,完美印证了主持人白岩松对他的评价:

“这些年,他从孝心少年,成长为了励志青年。未来,他也会变得更开阔。”

他的故事,开端是极端不幸的,过程却臻于圆满。

这种圆满,并非获得了多少财富和名誉,而在于他彻底挣脱了命运的桎梏,实现了人格的独立、精神的富足和价值的升华。

他接受了生活的残缺,却用爱与责任,为自己、为家人和更多人拼凑出了一个无比完整的、充满光明的未来。

他的背影,留给过往的所有坎坷与磨难;他的笑容,则一如既往地,真挚而阳光,朝向未来,朝向更广阔的天地。

庞众望,人如其名,不负众望,更不负时代之望。


参考资料:

1.央视新闻 | “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使命,就是科研报国!”

2.人民日报 | 清华博士庞众望有新身份,告白去世母亲:妈,你看我做得很好……

3.央视新闻 | 不负「众望」,他感动中国!

作者简介:纳豆,我在弹指间环游地球。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读者(ID:duzheweixin),《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每晚相约,陪你看故事、品人生。

点赞、分享点这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湾演员艾悠日本下海!有东西啊!

台湾演员艾悠日本下海!有东西啊!

贵圈真乱
2025-09-08 10:32:06
热门中概股大涨,哔哩哔哩涨8%,理想涨7%,加密货币超16万人爆仓

热门中概股大涨,哔哩哔哩涨8%,理想涨7%,加密货币超16万人爆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3:52:53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电动汽车将实现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电动汽车将实现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11:48:56
于朦胧这事还没有完!演员张国强也发声了,网友:圈内人应该知道

于朦胧这事还没有完!演员张国强也发声了,网友:圈内人应该知道

另子维爱读史
2025-09-15 22:24:51
于朦胧死因浮出水面?宋祖德抛出惊人疑点,台湾大佬将参与调查!

于朦胧死因浮出水面?宋祖德抛出惊人疑点,台湾大佬将参与调查!

断翼的鸟儿
2025-09-15 19:30:13
以色列与西班牙爆发激烈外交冲突

以色列与西班牙爆发激烈外交冲突

参考消息
2025-09-14 11:56:11
台儿庄战役六功臣的悲惨结局

台儿庄战役六功臣的悲惨结局

深度报
2025-06-19 22:36:15
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标准是什么?

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标准是什么?

戈多的叹息
2025-08-25 09:47:44
每体:卡萨多已成为巴萨队内一位默默无闻的领袖

每体:卡萨多已成为巴萨队内一位默默无闻的领袖

懂球帝
2025-09-15 22:31:13
成毅《赴山海》首播收视第1,却差评一片,古装丑男再添三员猛将

成毅《赴山海》首播收视第1,却差评一片,古装丑男再添三员猛将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13 11:11:24
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打了多少专家的脸

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打了多少专家的脸

健身狂人
2025-09-16 00:38:49
张镇麟上海队首秀大爆发,辽篮球迷破防了,卢伟比杨鸣更重视人才

张镇麟上海队首秀大爆发,辽篮球迷破防了,卢伟比杨鸣更重视人才

宗介说体育
2025-09-15 14:09:55
联合国142国压轴通过两国方案,以色列右翼怒吼:立即吞并西岸

联合国142国压轴通过两国方案,以色列右翼怒吼:立即吞并西岸

井普椿的独白
2025-09-16 00:12:52
直降1000元!iPhone 17系列价格已破发

直降1000元!iPhone 17系列价格已破发

随州派
2025-09-14 16:58:27
在副市长等职上,刘岚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在副市长等职上,刘岚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新京报
2025-09-15 17:26:18
烂大街的3种“秋季穿搭”,自以为时髦,实际廉价寒酸,看你有吗

烂大街的3种“秋季穿搭”,自以为时髦,实际廉价寒酸,看你有吗

时尚穿搭生活馆
2025-09-15 21:13:08
活在小县城的悲哀

活在小县城的悲哀

起喜电影
2025-09-11 11:04:13
为什么舍得让一年级的小孩住宿?网友:共情了,我小时候也是这样

为什么舍得让一年级的小孩住宿?网友:共情了,我小时候也是这样

牛锅巴小钒
2025-09-14 10:08:48
张召忠: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证明了啥

张召忠: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证明了啥

快看张同学
2025-09-11 21:12:52
年入6000亿,恐怖的西门子

年入6000亿,恐怖的西门子

创投家
2025-09-05 21:34:40
2025-09-16 02:51:00
不二大叔 incentive-icons
不二大叔
我是生活的理想.
14357文章数 850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家居
数码
教育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数码要闻

华为等联合发布标准!首次定义大容量SSD关键指标

教育要闻

“虚拟第三学期”收官!你解锁了哪些宝藏?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