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王大爷今年七十三,最大的心愿是“活着不麻烦孩子,死了也别让他们掏棺材钱”。于是,他翻出后院堆了半辈子的杉木板,借了把电锯,叮叮当当给自个儿和老伴打两口寿材。漆没敢用太呛的,只刷了一层清漆,晾在院子里,像晾两艘小船。
不到一周,环保执法车开到家门口。理由让全村人张大了嘴:涉嫌“污染环境”。执法人员拿出厚厚一叠文件,说老王既没备案,也没装任何防污设备,现场还检测出“挥发性有机物超标”。一句话——罚款五万四。村民们面面相觑:这数字,比棺材本还贵。
老王憋得满脸通红:“我活了七十多年,第一次听说锯木头能把天搞脏。”可申诉期一过,罚单变法院传票。庭审那天,老王穿着胶鞋走进庄严的法庭,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字:“我就想死后躺得踏实。”法官没接纸条,只接过环保局的执法记录仪截图。最终判决:强制执行,查封存款。
执行那天,乡邻们围在老王家门前。有人小声嘀咕:“以后家里打家具是不是也得先办环评?”更多人只是沉默。执法人员临走前,还给老王上了一堂普法课,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老王点点头,转身回屋,把没刷完漆的木板一块块码好,像码起自己最后的尊严。
夜里,老伴听见他在院子里叹气:“早知道,还不如去城里买现成的。”风掠过杉木,发出轻轻的呜咽,好像在说:不是木头有罪,是规矩的手伸得太长、太细,连老人最后的归宿都要管。
第二天,村口小卖部的电视里播着这条新闻,字幕滚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村民们抬头望天,天还是蓝的,但大家心里都蒙了一层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