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
73家寿险公司利润榜
52家盈利,21家亏损
①权益投资金额增加
多数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上升
叠加新业务价值增长,利润创新高
②平安、国寿等
头部险企发力银保渠道
银保新单保费增速快,价值翻倍
③友邦新业务价值率较高
泰康人寿利润增长,排名上升
(想看榜单的,快速向后滑~)
1
2025年上半年
寿险公司利润“三连升”
投资收益↑新业务价值↑
1.寿险公司:利润“三连升”,创新高!
随着上市保险公司的半年报陆续披露完毕,除部分多年不披露数据的公司外,我们也终于可以看下寿险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73家寿险公司的净利润为1858亿,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70亿,同比增长25%。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3年至今,寿险业的净利润已经连续3年上升,且创近年来新高,甚至高于2019年同期!
同时,相比年初因行业淡化开门红等因素影响,保费增速低迷而言,得益于储蓄需求依旧旺盛,以及,行业发力银保渠道等因素,寿险公司保费增速持续提升。
2025年上半年,73家寿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超2.23万亿,同比增长7.4%,较一季度末的保费增速3.3%,提升4个百分点。
当然,在行业保费提速背后,个代和银保的渠道发展间,以及,分红和传统险的产品发展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个后续我们继续分析。
2.权益投资金额增加,行业投资收益率上升!
至于,寿险公司的净利润持续提升背后,得益于资产端和负债端,两端发展向好。
首先,从资产端看,2025年上半年多数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上升,意味着行业整体投资收益率,应高于上年同期。
以73家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为例,算数均值为4.22%,较上年同期的3.59%,上升约0.63个百分点。
近年来,在一系列支持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支持下,保险公司也在逐步加大权益市场投资金额。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直接投资于股票的资金首次突破3万亿,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万亿!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的频频举牌也备受资本市场关注,2025年以来,15家保险公司,已经先后31次举牌23家公司。
详见《》。
因此,积极把握住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不少公司择机兑现浮盈,再加上,投资规模的提升,投资收益增长,拉动公司净利润上升。
3.“报行合一”后负债成本优化,新业务价值提升!
再看,负债端,在近年来监管“报行合一”的要求下,保险公司对资负匹配和负债管理的意识提升。
再加上,预定利率的接连下调,以及,银保渠道等费用率的优化,新业务价值持续增长,详见后文。
同时,得益于产品结构的改善,以及,当前储蓄需求依旧旺盛,退保率等指标也向好。
因此,在资产和负债两端的助力下,行业的净利润持续增长。
不过,即使是行业整体向好的情况下,险企间的发展仍旧存在一定的分化态势。
比如,头部寿险公司发力银保渠道后,老六家的保费增速提升,中小公司则有所放缓。
此外,即使亏损机构从上年同期的30家减少至21家,且高额亏损机构显著减少。
但是,由于负债成本较高等因素,很多小型公司仍旧难以摆脱亏损,详见上图。
最后,需要关注的是,目前已经执行金融工具或保险合同新准则的寿险公司,增加至34家左右,详见本文第一张图。
虽然,在新准则下,保险公司行使OCI选择权,将折现率下行的影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降低了其对净利润的波动影响。
再加上,一定比例的权益投资分类为FVTPL,在上半年资本市场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净利润。
但是,折现率对净资产的影响仍不容忽视,毕竟,寿险公司的利润创新高,可净资产却是较年初下降...
2
52家寿险公司盈利榜
头部险企保费↑价值↑利润↑
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高速增长
注:单位为亿元,排名按照73家公司汇总排序
1.头部寿险公司:积极布局,投资收益率上升!
一直以来,保险业的马太效应较为突出,近年来,头部险企的规模与效益的均衡发展,更是进一步巩固头部地位。
这一点,从寿险“老七家”稳居盈利榜前7位,也能看出来。
2025年上半年,头部寿险公司的净利润上升,保费增速也有所提升,如前文所说,这背后也是得益于投资收益和新业务价值的提升。
从上图可见,平安、国寿、太保、泰康、新华等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投资收益率均同比上升。
同时,头部寿险公司的频繁举牌也备受市场关注,以平安为例,近日,平安人寿再度举牌农业银行。
至此,自2025年以来,中国平安已经先后9次举牌银行股,对农行、招行、邮储银行H股的持股比例,均达到15%。
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号召,加大对银行股等高股息股票的投资力度,也有利于更好的进行资产配置稳定收益。
2.新业务价值持续快速增长,发力银保渠道!
此外,从负债端看,头部寿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已经连续两年快速提升。
2025年上半年,国寿、平安、太保等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在可比口径下的增速,均在20%以上。
至于,头部寿险公司的保费提速,更多的是得益于银保渠道的发力。
以银保渠道的新单保费看,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的增速均超100%,也就是说,两家公司的银保新单保费翻倍增长。
此外,平安和太保的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增速也超50%。总体来看,银保渠道为寿险老六家的保费增速提升,贡献较大。
同时,得益于银保渠道“报行合一”的监管要求和预定利率的下调,银保渠道的新业务价值率也有所提升。
因此,在规模和价值率双升的拉动下,头部寿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快速增长。
如上图所示,平安、太保等公司的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的同比增长均超100%。
当然,大家可能也关注到,头部寿险公司的个代渠道新单增速放缓,这一点,主要是与渠道主销产品改革有关,后续我们再单独分析。
3.泰康人寿执行新准则后利润增长排名上升,友邦新业务价值率较高!
2025年上半年,寿险公司盈利榜中,还有两家公司值得关注,分别是泰康人寿和友邦人寿。
2025年上半年,泰康人寿的净利润近160亿,较上半同期增加99亿,创历史新高,排名也上升两位。
这背后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2025年开始泰康人寿执行新准则,折现率对净利润的影响有所减弱。
二是,泰康人寿的投资收益率有所提升,详见上图。
2025年上半年,友邦人寿的净利润为57.51亿,同比增加近24亿,且保费增速超10%。
一直以来,友邦人寿凭借最优秀代理人模式,再加上,在新设机构的成功复制,规模增长持续超市场。
同时,友邦人寿的新业务价值率,在同业中保持较高水平,2025年上半年继续提升,新业务价值率达到58.6%。
3
21家寿险公司亏损榜
多家公司连续亏损,净资产承压
投资收益率对中小险企的影响大
注:单位为亿元,排名按照73家公司汇总排序
1.多家公司:近四年连续亏损,鼎诚人寿净资产降至-2.64亿...
在亏损榜中,有多家公司连续亏损,多数都是上年保费规模不足百亿的小型险企。
对于寿险公司来讲,连续的亏损背后,会导致净资产承压,偿付能力下降。
为提升公司偿付能力水平,公司就需要增资提升资本实力。
比如,国联人寿2023年增资后,2025年又披露要增资25.59亿,并新增7家国有股东。
再比如,横琴人寿也是先后于2022年和2024年增资。
反观,鼎诚人寿,前身是新光海航,2018年10月获批增资,2019年6月获批解除监管,而后更名。
详见《》
自从改名以来,公司持续亏损,净资产不断下降,从2024年以来持续资不抵债,净资产已经降至-2.64亿...
2.投资收益波动大,中小公司盈利难!
一直以来,相比头部险企,投资稳定性和成本优势都不足,是中小险企中亏损机构较多的原因。
当然,小型险企的亏损,也有执行旧准则,受折现率等影响较大的关系。
不过,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也是导致一些公司亏损加剧的原因。
比如,和泰人寿和国联人寿,两家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均下降明显,且投资收益率降至1%左右。
虽然,执行新准则后中小险企的盈利压力或有所缓解,但是,利率下行背景下,如何平衡资产和负债两端,也是需要关注的焦点。
2025年上半年
系列文章总结
更多关于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发展的总结内容,参见:
①罚款和高管任职
②最新制度文件
③产品和投资
注:
①此次统计的寿险公司利润排名榜共计73家,瑞华健康未按时披露,信泰人寿未披露净利润...
②瑞众人寿、中汇人寿等,截至目前尚未公布偿付能力报告,相关信息可进入公众号后台,点击下方小键盘,输入“瑞众”、“中汇”等查看。
了解更多保险内容
“13精资讯”
温馨提示:“13精资讯”分为机构版和个人版,但是,他们的用途和定位并不相同。
“13精资讯”个人版,并不是“13精资讯”机构版的缩小版或迷你版!
“13精资讯”机构版:
定位赋能保险机构的行业分析!
“13精资讯”个人版:
定位帮助代理人和消费者找到他们满意的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产品!
入驻平台:雪球、头条号、微博、百家号、知乎
小编微信号:xxjss1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