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流鼻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且不分年龄。
肺开窍于鼻,与秋气相通应,秋季气候干燥,鼻出血是秋季常见的病症之一。
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针对正在鼻出血的情况,可以采取压迫、冷敷等方法快速止血;对于反复发作者,日常也可按揉迎香、上星、印堂、合谷等腧穴,调整脏腑、经络虚实,“缓则治其本”,预防鼻出血。
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本穴位居鼻旁,是治鼻病的要穴,又是大肠经的止穴,与胃经相交会,具有疏风清热、通利鼻窍的功效,故可清泻大肠和胃两条阳明经的热邪,调理鼻出血。
若鼻出血急性发作,可用手指捏紧双侧迎香穴10~15分钟,快速止血。
上星
上星,督脉腧穴,在头部,当发际正中直上1寸。上星具有熄风清热、宁神通便的功效。督脉总督诸阳,下行鼻柱,选取上星,可泻诸阳经之热、清鼻窍之火。
鼻出血急性发作时,可用手掐按上星穴位置,达到快速止血效果。
印堂
印堂,督脉腧穴,在额部,当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处。印堂具有镇痉清神、明目通鼻的功效。
与上星合用,可增加清热泻火的作用、缓解鼻出血。
合谷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解表、明目聪耳、通络镇痛的功效。本穴又是四总穴,“面口合谷收”,亦为治疗鼻疾的要穴,善清头面之热而止鼻出血。
若阴虚火旺可加太溪、太冲,以养阴清热;若脾胃虚弱可与足三里、三阴交相配,增加健脾益气、统血摄血之功。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下面这两种常见的错误做法,今后可别再这样做了。
错误做法
头部后仰
如头部后仰,鼻子流出的血会通过咽喉进入食道、胃肠道,刺激肠胃导致呕吐。如果出血量多,血液还可能流入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
填塞止血
不卫生的填塞物容易造成局部感染,或填塞导致鼻内局部粘连、缺血坏死,取出填塞物时鼻子常再次出血。
来源:养生中国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无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