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彩礼,娶不起的妻。”这一困扰不少农村家庭的难题,必须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日前,中央农办在宁夏召开部分省份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部署推动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治理落地见效。这场会议传递出明确信号:整治高额彩礼已从地方探索升级为国家层面的行动,乡村治理正在向这一顽疾“亮剑”。
深入剖析,高额彩礼背后的复杂根源。成因高额彩礼问题非一日之寒,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农村高额彩礼问题是文化习俗、性别失衡、城乡差距等多方面因素交织造成的,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传统婚俗中,彩礼本是男方对女方的尊重,是小两口新生活的启动资金。但随着农村社会变迁,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知根知底”的熟人社会逐渐瓦解,彩礼被异化为衡量家庭实力的“硬指标”。加之部分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炒作天价彩礼的新闻,进一步加剧了大众焦虑。一些农村养老保障不完善,部分家庭认为养女儿亏了,想借彩礼为养老留后路。这些问题交织,使得高额彩礼成为乡村治理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为爱减负,移风易俗的实践与成效。移风易俗不是要消灭传统,而是让婚姻回归爱的本质。面对高额彩礼这一沉疴顽疾,山东省坚持破立结合、系统整治,通过构建联动格局、推动协同共治,同时强化典型带动、营造良好氛围,婚俗新风建设初见成效。淄博市临淄区将婚事新办、抵制恶俗婚闹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细化婚宴流程、礼金标准等规范,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和424支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他们采用“提前介入、全程服务”模式帮助群众简化流程、节省开支,形成“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议”的闭环机制。根据农村适婚群体的情况,有针对性给予帮扶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能力、增收致富、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婚恋成功率。
综合治理,打赢高额彩礼整治持久战。整治高额彩礼不能简单“一刀切”,需要疏堵结合、多管齐下的治理智慧。中央农办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任务和重点地区,推动综合整治措施持续落地见效,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会议要求扎实开展农村彩礼状况摸底调查,建立健全日常动态监测机制,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农村婚恋公共服务,强化社会婚介组织监管,集中整治哄抬彩礼和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同时,要探索建立既治标更治本的长效机制,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更好解决农村青年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
为爱“减负”正在为幸福“加分”。移风易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绵绵用力。随着治理措施不断完善,文明新风遍吹乡野,婚姻终将回归爱情本质,乡村社会也必将更加和谐美好。(文/李瑞强)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