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宁”聚碳知小分队
以水为翼,翱翔
“千村万乡”科普苍穹
在“千村万乡”科普行动的浪潮中,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河海大学“宁”聚碳知小分队化身“水科普使者”,奔赴水park科技馆、长江江豚科教中心、高新区污水处理厂,以水为脉络,编织知识网络,传递生态使命,在实践中解码水科学奥秘,播撒绿色理念种子。
01
水park科技馆
水知识科普的趣味课堂
实践团成员踏入水park科技馆,开启志愿者培训之旅。工作人员细致拆解讲解、秩序维护、活动辅助等分工,馆长交流环节则让大家清晰认知科普重任。从地球水构成及比例的“宏观认知”,到世界水日、七大水系的“知识铺陈”,再到农业喷灌滴灌、三峡等水利工程的“技术解读”,成员们边学边记,为后续科普工作积蓄力量。
实践团助力全程活动开展。提前巡检设备,确保讲解时模型、互动装置稳定运行;引导小朋友紧跟讲解方向,在知识问答、“测测你的含水量”小游戏里,让水知识“鲜活”呈现。7月12日“小水珠”爱护地球主题课上,成员们维持秩序,协助小朋友进行自制过滤器实验,看着孩子们用简易装置净化污水时,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水环保的种子悄然在幼小的心灵种下。8月7日,实践团成员再次来到水park科技馆,借微电影《水滴的故事》串联污水处理厂园区结构等内容,让水科普兼具理论深度与故事温度。
02
长江江豚科教中心
水生态守护的探秘之旅
实践团分批探访长江江豚科教中心,深入了解江豚生存环境与保护现状,从江豚洄游路径,到水利工程对其栖息地的影响,再到人工繁育、放归实践,成员们挖掘水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的关联。每一组数据、每一段讲解,都传递着同一理念:守护长江江豚,就是守护水生态平衡,而这离不开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视。实践团将调研所得转化为后续科普素材,让“水中大熊猫”的守护故事,通过更多渠道传播开来。
03
高新区污水处理厂
水治理实践的实地解码
实践团走进高新区污水处理厂。从污水进厂时的“浑浊不堪”,到历经格栅、沉砂、生化处理、消毒等环节后“清澈达标”,成员们跟随工作人员,解码污水“蜕变”流程。园区内,污水处理设备有序运转,实时数据看板跳动着环保密码。此次参观,让实践团掌握治水实操知识,也明晰污水处理是水生态保护的关键一环。后续,他们计划将“污水变清”的故事融入科普,让更多人理解水治理价值,从源头减少污水排放,守护水资源。
供稿: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