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自由,有这个口号的出现,就代表我们的穿衣并不自由,尤其是老师和学生这种,广泛被社会关注的“群体”。
就算没有明文规定,我们也不自觉的给老师和学生套上标签。什么可以穿,什么不可以穿。老师就要有老师的样子,学生也要有学生的样子。
老师还好,都是成年人,学生就不同了。喜欢的东西,常常让社会中的“中流砥柱”,难以接受。
![]()
高中开始流行“露胸装”,网友:看似都包着,实际都看见了!
高中生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是个是学业繁忙。能考上高中,证明在这之前,都是用功学习的好孩子。
但高中生也长大了,日本的漫画里,一半以上的主角都是高中生。但对比大学生的“绝对自由”,高中生的束缚却又更多。
![]()
就这样,高中生就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年纪。尤其在穿衣自由上,很多高中不再要求学生一定要穿校服,因此“露胸装”开始偷偷流行。
有些网友一看就炸了,说这穿得不像学生,甚至有人说“这是宝妈穿的吧”。其实说白了就是件胸口有心形镂空的上衣,远看像两件套,近看通风凉快。
本来也就是夏天图个凉快或者觉得好看,但不少人就直接上升到了“道德问题”,觉得学生一旦穿得不“朴素”,思想就会出问题。
![]()
但笔者觉得, 这事得两边看。高中生正处于特别矛盾的阶段:他们眼看大学生活自由自在,染发、穿衣随便挑,而自己却天天裹在宽松校服里,连头发长一厘米都要被老师说。
这种压抑感久了,肯定想通过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穿件有点个性的衣服,其实再正常不过。从成长心理的角度看,十六七岁本来就是“身份尝试期”,孩子会通过外表的变化来探索“我是谁”。
染个头发、穿件破洞衣服、在社交平台发张自拍照,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真正需要担心的是那些实质性破坏学习和生活的行为,比如旷课、夜不归宿、抽烟喝酒。
![]()
家长不要过度反应,把评判标准放低
有些家长一看孩子穿件出格点的衣服,就觉得“学坏了”“不专心读书了”,但这种焦虑很多时候只是自己内心不安的投射。
与其公开批评甚至嘲讽,不如平静地跟孩子聊一聊,问问她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衣服,是觉得凉快?还是因为同学都说好看?倾听比指责有用得多。
![]()
当然,校规还是得遵守的。在学校就该穿校服、保持仪容整洁,这是纪律也是集体要求。但放学后、假期里,只要不影响健康、不违背安全,孩子穿什么其实可以稍微宽松一点。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校规,明确哪些是在校必须遵守的,哪些校外可以自主决定。这样既让孩子知道底线在哪,也给了她一定的自由空间。
所以,家长把对学生好坏的评判标准放的低一点,自己和学生都会得到足够的空间和喘息机会。
![]()
笔者寄语:
说到底,教育不是要把孩子管得死死的,而是帮他们把能量用在合适的地方。一旦他们感觉被理解、被倾听,反而不会拼命在外表上找存在感。
家长放平心态,一件衣服真的没那么严重——它不过就是青春里一朵小小的浪花,过去也就过去了。
至于网络上那些污言秽语,实在无法避免,就只能当做没看到。毕竟那个环境里,什么人都有,始终无法清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