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这条新闻时,我盯着屏幕愣了好久——13岁的少年,78岁的老人,这两个本应是“保护与被保护”的角色,却以如此残酷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这不是什么虚构的剧情,而是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普通社区的真实事件,看完真的让人心里堵得慌。
事情的经过说出来都让人难受。78岁的弗莱彻老太太,那天下午跟往常一样在自家院子晒太阳,手里还攥着刚织了一半的毛线活。谁能想到,邻居家那个看着瘦瘦小小的13岁男孩,会突然翻过栅栏冲过来。
后来看邻居家的监控,我真的气得手都抖。那男孩先是贼头贼脑地看了一圈,确定没人后,居然假惺惺地凑到老人身边,说“奶奶我帮你拍掉身上的灰”。下一秒,他就对老人动了手。监控里能清楚听到老太太撕心裂肺的呼救声,可那孩子脸上一点慌乱都没有,反而透着一股让人害怕的冷静,仿佛在做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更让人心寒的是作案后的一幕。他慢悠悠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回头瞥了一眼瘫在地上哭到几乎断气的老人,眼神冷得像冰。然后,就跟没事人一样翻栅栏走了,留下老太太一个人在院子里,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老太太被送到医院时,身上有不少擦伤,但医生说,最严重的是心理创伤。她拉着护士的手反复说:“我以为他是个好孩子,怎么会这样……”想想都知道,一个78岁的老人,在自己最熟悉的家里遭遇这种事,往后的日子里,她还敢安心晒太阳吗?还敢相信任何陌生人吗?
更离谱的是男孩的家长。出事到现在,连个面都没露,更别说道歉了。好像自家孩子只是偷了颗糖,而不是毁了一个老人的晚年。
这事儿一曝光,网上直接炸了锅。有人说“必须重判,年龄小不是作恶的理由”,也有人觉得“他还是个孩子,应该给机会教育”。可后面这种声音,很快就被反驳得哑口无言——凭什么让受害者用一辈子的阴影,去换加害者“改过自新”的机会?
13岁,早就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年纪了。现在的孩子接触信息多早啊,初中生理课也教过基本的是非对错,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说句不好听的,他敢这么做,说不定就是摸准了“未成年”这层保护罩。
这事儿往深了想,根本不是“一个孩子学坏”这么简单。听说这男孩父母平时忙着打工,基本不管他,放学回家就是抱着手机玩。警察后来查他手机,里面存了一堆暴力、色情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一个还没建立正确三观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毒药。
还有学校和社会的责任。现在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不就是念PPT走过场吗?谁真的关心过那些“看起来正常”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社区也没个靠谱的青少年引导机制,孩子有了偏差行为,没人管没人问,最后才酿成大错。
最让人纠结的还是法律层面。美国法律规定13岁可以按成人犯罪起诉,但法官也难啊——判重了,有人说“毁了孩子一生”;判轻了,怎么给老人和公众一个交代?有法律专家说的一句话特别戳心:“法律能判他的刑,却治不好教育的病。”
其实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去年德州有个14岁男孩,把82岁的老人打得重伤住院,就为了抢几十块钱;国内也有未成年人偷东西、打架,甚至犯更严重的罪。每次出事大家都骂,骂完了热度一退,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看着新闻里那个戴着手铐的13岁男孩,我心里说不出的复杂。他可恨吗?当然可恨。可他变成这样,难道只是他一个人的错吗?父母的不管不顾、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学校教育的缺失……这些难道不都是推手吗?
我们总在说“保护未成年人”,但“保护”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既要保护孩子不被伤害,也要教他们不能去伤害别人。如果只拿“年龄小”当挡箭牌,那受伤的,只会是更多像弗莱彻老太太这样无辜的人。
真心希望这起事件能给所有人敲个警钟:家庭教育别缺位,学校引导别走过场,社会监管别放松。别等悲剧再发生,才想起要弥补。毕竟,不是所有伤害,都能被“对不起”和“再给一次机会”抹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