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香港地产圈里头,有这么一位低调的富豪,叫胡应湘。他1935年出生在香港,本家是广州花都那边的。家里早年靠出租车生意发了点小财,他爹胡忠就是那时候的“的士大王”。
胡应湘从小没被宠坏,反而挺上进,1954年就跑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念土木工程,1958年毕业拿了学士学位。毕业后没留在美国挣大钱,直接回香港干起了建筑活儿。
一开始,他没急着接家业,而是从基层工程师做起。1969年,他创办了合和实业有限公司,当了董事兼总经理。三年后,1972年就把公司推上市。
那时候,香港地产正热火朝天,他的公司市值还一度高过同期上市的长江实业。胡应湘靠着工程专业背景和对市场的敏感,带着公司搞地产开发、物业租赁和酒店运营,很快就成了圈里响当当的人物。
1991年,他第一次挤进香港十大富豪榜,身家70亿港元,排第九位。到2025年2月,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上,他以17.9亿美元排第46位,虽然不像李嘉诚那么高调,但实打实的实力在那摆着。
胡应湘这个人,捐钱的手笔大得惊人。1996年,他一次性给普林斯顿大学捐了1亿美元,当时折合差不多7.8亿港元。
![]()
这笔钱是美国历史上私人对母校捐赠的第二大数额,主要用来支持工程学院的建设和研究生奖学金。他早年1984年就捐过500万美元的公司股份给学校,还建了个慈善基金。
1995年,他又承诺捐4000万美元用于研究生资助。其实他不光捐美国学校,香港的大学像中文大学、香港大学也收到过他家族大笔捐款。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也有他的胡忠奖学金基金,专门帮广东花都的学生。
内地这边,他捐给教育和慈善的总金额超过2.1亿元人民币,比如1989年给广州培正中学捐350万港元,1994年给花都教育基金和广州科技进步基金会各捐1000万港元。这些捐款实实在在帮了不少学校和学生,接地气地说,就是用钱办实事。
![]()
不过,胡应湘最出名的还是对内地基础设施的投资。从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开始,他就看准了机会。1978年底,他跟着霍英东等香港商人去内地考察,成为首批投资的港商。
1980年代起,他把重心转向珠三角,累计投资超过510亿元人民币。项目一大堆,比如1984年开业的广州中国大酒店,这是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总投资20亿元。
他还投了沙角B和C电厂,总装机容量388万千瓦,1986年和后来陆续投产,帮珠三角解决了电力短缺问题。广深高速公路是他的大手笔,1987年启动,投资122亿元,全长122.8公里,1997年全线通车。这是内地第一条高速公路,拉动了广州和深圳的经济联系。
![]()
虎门大桥1992年开工,投资30亿元,1997年5月通车,连接东莞和广州,成了珠江两岸的交通要道。他还参与了深圳罗湖和皇岗口岸的建设,总公路里程建了371公里。
这些项目用BOT模式,就是建好运营收回成本再移交国家。他承诺收回本钱后就无偿捐给国家,广深高速和虎门大桥都这么干了,中国大酒店1988年就移交了。算下来,这些投资直接推动了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让货物流通更快,人民生活更方便。
胡应湘的投资理念简单,就是国家利益优先。他说过,国家发展比个人财富重要得多。这些项目不光挣钱,还真帮内地腾飞了。珠三角从穷乡僻壤变成经济引擎,有他一份功劳。
![]()
到2004年,他在家乡花都投了第一个大型地产项目“合和新城”,继续深耕内地市场。三十多年下来,他的合和实业总市值一度到244亿港元,主要靠基建和物业支撑。
可不是所有香港富豪都支持他的想法。1983年,胡应湘第一次提出建跨珠江口的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形成经济圈。这想法远见卓识,但马上遇到阻力。
李嘉诚控制着香港大部分港口业务,和记黄埔的航运业是他的命根子。他觉得大桥建好会分流港口货运,影响他的利益。所以,李嘉诚公开反对这个项目。他的助手霍建宁在会议上直接警告,说建桥会损害航运,甚至暗示会出大问题,搞得像威胁一样。
![]()
2002年,胡应湘重提零丁洋大桥计划,就是港珠澳大桥的前身,李嘉诚还是挡着不让过。李家甚至向特区政府施压,出《珠江口航运白皮书》,说大桥会让香港边缘化,还把港口股权转到新加坡,摆明用资本对抗。
整个过程拖了三十多年,胡应湘坚持游说各方,2008年粤港澳三地政府才完成可行性报告,2009年正式动工。
2018年10月,大桥通车,全长55公里,包括人工岛和海底隧道,总投资1269亿元。建成后,三地交通方便了,经济融合加速,大湾区竞争力上去了。
![]()
李嘉诚的反对纯粹从生意角度出发,他是精明的商人,护着自己的港口帝国。
像1997年深圳梧桐山隧道事件,李嘉诚建了隧道要收30年费,深圳政府想收购,他开价13亿,最后政府建第二通道,流量分走,他才2.5亿卖掉。这类事显示他优先考虑利益。
相比之下,胡应湘的投资模式不一样,他收回成本就捐国家,不贪多占。港珠澳大桥建成七年,现在粤港澳互联互通,成了爱国工程的标志。胡应湘的坚持证明,长远看,国家发展比个人算计重要。
![]()
胡应湘不光建桥修路,还当过全国政协委员和香港事务顾问,参与政策讨论。2023年,他回花都祭祖,说笃定当地经济会腾飞。2024年,他推动深圳到中山的跨海磁悬浮项目,继续关注基建。
到2025年,89岁的他还活跃在商会活动,精神头儿足。他的故事告诉大家,富豪不一定都自私,有些人真把国家放第一位。
捐给普林斯顿1亿是回馈教育,捐内地500多亿是报效祖国。遭李嘉诚反对也没退缩,坚持下来,大桥通车就是最好的回应。
![]()
这些年,胡应湘的投资模式成了公私合作的范例。BOT方式让外资进来建项目,国家不用全掏钱,收回后还归公用。珠三角的高速网和电厂,帮经济起飞,吸引了更多投资。
香港回归后,很多爱国企业家像他一样,投身内地建设,证明爱国不是空谈。胡应湘的经历接地气地说,就是用实际行动说话,不玩虚的。他的财富排名虽落后李嘉诚,但影响力不小。福布斯榜单只是数字,国家发展才是硬道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