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3比0拿下斯洛文尼亚后,八强名单终于尘埃落定,欧美球队强强对话的格局没啥悬念,中国女排的意外出局却成了话题中心,毕竟在公众印象里,中国队哪怕状态再摇摆,也不至于止步十六强,尤其是被法国队淘汰,这支球队时隔半个世纪才回到世锦赛舞台,你说不讽刺吗
先把话说明白,这次法国女排不是纯粹的黑马,而是真的准备充分、背水一战的态度带来了质变,法国主帅塞萨尔·埃尔南德斯原本就以研究战术出名,他赛前对于中国队轮次站位、核心攻击点的预判算是做足功课,再加上法国自由人格林的赛前发声,比赛就是奔着“复仇的火力去的,看似赛前的狠话被当作笑谈,结果是人家兑现了承诺
回到场上细节,中国女排确实暴露出结构性问题,很直接的一点是缺少能一锤定音的绝对火力,大多时候靠年轻球员硬撑,比如17岁的张籽萱在这种逆风球里还能保持稳定,已经算是难得的亮点,但整体缺少核心、没有持续压制力,让法国队越打越兴奋,这才导致比赛进入了对方节奏
这次失败的分量大吗,其实挺大,原因是心理落差,中国女排在球迷心里依旧背着“超级强队的光环,一旦被几十年未进八强的法国淘汰,就不是简单的输球,而是会被解读成“掉队,这种落差比比分本身更刺眼,说白了球迷不是对法国认可不足,而是对中国女排的信赖崩了一小块
当然,也不能一味把法国吹成神,中国女排真正值得复盘的点是节奏把控和关键分的执行力,年轻队伍被对手咬紧比分后容易心态波动,而对方恰恰依靠高水平联赛的锤炼,在细节和韧性上更稳一些,你说是不是典型的“经验换成绩
再换个角度看,这届世锦赛其实也说明了一个趋势,那就是欧洲女排的整体崛起,八强里有五支来自欧洲,哪怕俄罗斯继续缺席,法国、斯洛文尼亚这种过去不在第一梯队里的球队都能打出名堂,背后支撑就是强度极高的欧洲联赛,不光球员整体实力上升,更重要的是观念和打法多元,再拼下去,中国女排想靠单点爆发去“碾压已经不现实
舆论场上,赛后不少球迷的情绪从失望到愤怒再到麻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爆冷并非偶然,近几年中国女排遇上身体素质和联赛支持都不差的欧洲球队时,优势已经越来越小,这不是一场失败能掩盖的趋势,就算临场再神奇也无法绕过体系层面的差距
问题来了,这样的爆冷,到底算是坏事还是提醒,我更愿意看作是后者,年轻球员需要在大赛里真刀真枪掉过坑,才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张籽萱这样的苗子是希望,也是信号,不能把所有指责压在孩子身上,比起“摆烂论或者“全盘否定,中国女排更需要内部真正喊出一句话——我们到底要走什么路
你说巧不巧,法国男排之前就是靠着欧洲联赛的锤炼一步步成长为世界一流,如今女排也踩着相同的路径,中国女排若不加速重建体系,接下来就可能逐渐习惯不进八强的现实,而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地方
所以结论反而简单,这次出局不冤,因为对手赢得干净利落,但对中国女排来说很扎心,因为它戳破了一个幻想——我们再也不是那个能靠底蕴吓到对手的存在,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