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阵地
退步堂在一条进村之后的缓坡上,往前走几百米,就到了八旬设计的空中稻田剧场。
一个月之内我们去了两次。
第一次,陈代章在剧场忙着增加艺术装置和新的游玩设施,以备暑期旺季的到来。我们步行去找他。
在去的路上,右边的风景让我们惊叹:即便是下午,远山之上还笼罩着雾霭,山下的凤羽坝子俨然一副桃花源模样。
第二次已是8月,即便是宾川和洱源,那几天都炎热难当,但到了凤羽,一下就凉爽了起来。除了剧场,我们还看了看他在帝亚吉欧厂区前的稻田。
退步堂也是八旬设计的,其实是道路两侧上下各一半的园林式酒店,十多栋房间全满,最大接待量约20人左右。酒店名字是老陈的合伙人、原《新周刊》创始人之一的封新城所取,有另一层更深的含义:
退步是为了向前。
两人在凤羽的第一次相遇是在2013年,陈代章对搭档的第一印象是:这人怎么老骂骂咧咧的?
而陈本人当时给人的印象则是时常挂着腼腆的微笑,书生气十足。现在可不了,视频里的他随时戏精附体,沉稳的中年人我见得多了,但沉稳得这么浪的中年人有些年头没见过了。
2016年,凤羽人老陈“脑子一热”就辞去了行长职位,一个商人和一个媒体人就这么走在了一起。
当然,最初哪有什么金风玉露一相逢。一个说对方急功近利,做梦都想挣钱;一个说对方天马行空,不切实际。
吵得最凶的时候,连“清盘了,不跟你玩儿了”这样的狠话也撂下过;但每当到了最后,大家又都会保有默契地各退一步。冥冥之中,也应了退步堂的意。
如今这些都已是笑谈。老陈和我说,封总人非常好,对他的改变很大。为了提升他的认知和审美,带着他去全球看各类美术馆和艺术季。回来之后,老陈又去影响团队和当地村民。总之,两个人的合作模式就是:
他做梦,我落地。
“退步是为了向前”还有更深一层的解释:知停而后升。
封新城的阐释是:生命不止向前一个方向,还有“向上”。
这或许也是很多北上广深的牛马选择大理的原因,我们之前也给大理下过“能量转换场”的定义,这是它区别于中国很多地方的特殊魅力。
慢,并非真慢;退,也非真退——都只是人生中当时的一个取舍而已。
陈代章的故事听上去像上个时代的事,但可能恰好相反。和大理一样,他和他的项目在经历多年的沉淀后,正迎来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商业正被重构,价值正被发现。
流量之后,逻辑开始浮出水面。
挺喜欢一句话,在大理,即便是一个其貌不扬的村子里,也常常住着你意想不到的灵魂。
1
现在天天都能在视频上见到陈代章,操着白族普通话,在稻田里、酒店里给自己各种加戏,每个毛孔都散发着中年男人的努力。
凤羽慢城农庄总经理是他的另一个身份,自称“陈稻长”,主要职责就是卖他的凤羽白米。
2016年,陈代章第一次种米,不过前三年都失败了,最难的时候,甚至需要拿着电饭锅,用一碗碗现煮的米饭打开市场。
直到第四年才成功,引种了云南省农科院的“声农4号”,加上凤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用这米煮出的饭,就算放凉了吃也不会回生,米香能弥漫整个屋子。
到现在,他共种植了2000亩,有三四个基地。2024年,又推出“认养一亩田”模式,认养人除了每年可以收获200公斤米,还能去当地体验农事活动。
认养名单上,有王健林、胡军、俊发铂尔曼酒店、心邸咖啡等等名字。我们第二次去的时候,一群来自一二线城市的企业家也下了单。
为什么会想着种水稻?稻长的回答是,它是友好型作物,不会对洱海产生污染,同时还是做大地艺术景观最好的场景。他在台湾见过艺术家在稻田上跳舞,很美,用文化和艺术来赋能农业,这事靠谱:
还可以推动农文旅融合。
文旅项目当然也是他的重头,除了稻田、退步堂和剧场,还有山上还没开动的闲置古村落。在所有已启动的项目中,他花费心思最多的还是运营。除了有住的,还要有玩的,就像填空题,填好一个,继续下一个,直到把生态链全部搭建完。
同时,他这十几年一直坚持锁定的,是中高端市场。凤羽不在大理的流量集中地,甚至可以说有点偏远,但陈代章要吸引的是中国乃至全球顶级的客户。这个群体只要喜欢上你,再远都会来,就像松赞的客人一样。
这也来自于他在国外游历那些山里的美术馆,所获得的启发。
隐世不代表隔绝,它依然需要让更多人知道。所以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内容上进行更新。
他对旅居有发言权,因为凤羽是云南旅居的先行者。
陈代章说,旅居最关键有两个要素:一是带着产业,二是与当地发生关系。
租个房子住十天半个月,那只是狭义上的旅居。真正的旅居群体,应该是艺术家、企业家等等,前者可以归于旅创群体,后者则是投资人:
但都要留下点什么。
他们来了,能带朋友来,带产业来,也能宣传和推介大理。
大理不缺有特色的乡村,云南更是,关键还是事在人为。
退步堂所在的佛堂村,以前是被人遗忘的。但人进来后,就可以慢慢去推动一些事情的改变。这需要极大的耐心,改变乡村,没有个五年、十年,是不会有太大作为的。
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陈代章的员工都是当地村民,一点一点培养出来。
他把他们送到五星级酒店学习服务,把厨师送到上海、广州学做饭,设计团队去昆明、广州培养,股东封新城曾在的新周刊、黎瑞刚的华人文化都会帮他培训人。
之前培养了不少,但走得也不少,现在退步堂里的服务员多是四五十岁的阿孃,待遇在当地算是最好的级别,四五千一个月,主管可以达到八九千。资深的平面设计师薪水更高,月薪过万。
团队不算大,但也不小,农业公司、酒店、文创全算在内,50人左右。文创团队主要搞艺术装置,都是村民,这些泥水匠、电工、焊工,最后来参与:
搞艺术。
陈代章说,自己请不起艺术家。现在儿子是设计师,侄儿带人干活,边干边学,不比一些美院毕业的人差。
凤羽不自带流量,没有枪没有炮,都需要自己造。所以,得不停讲故事。
鸟吊山名气不如苍山,凤羽没有洱海,创业这么多年,没有一条路是捷径,只能老老实实做事情。
空中稻田剧场,除了研学和音乐会,还要和全国各种机构联系,并时常招引各品牌搞活动;退步堂,小红书、短视频平台都得随时刷存在感;稻田里,他蹦蹦跳跳肯定不是为了表达春天花会开、稻长自由自在;还没开动的古村落,也准备在以后走艺术赋能的路子。
而且,每一个项目都在联农带农。
虽然没和村集体成立合资公司,但采用的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了7个合作社、几千户农户做水稻、做文旅。
他说,光是兑付土地流转费就花了近2000万,每年的工资基本上四五百万,“我们挣了钱一定会分给老百姓的”。
所以旅居也好、旅游也好,一个村子都要有核心竞争力,也就是靠什么赚钱。
陈代章给凤羽的定位是:打卡经济+产业经济。
凤羽有田园风光,有世界知名品牌帝亚吉欧的酒厂,还有装置艺术园区,和未来的稻田演艺。内容,才是凤羽的核心竞争力。
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打破了地域格局。在北京上海,和在凤羽是一个道理。同时,他的股东都是中国大咖级人物,可以带艺术家、明星、企业家来凤羽,这才是他最大的财富。
像凤羽这样看似偏僻的角落,就是要做高起点的事。尽管仍未达到理想状态,但已在慢慢发生改变。双廊的今天,就是杨丽萍、赵青、八旬等本土人士重要推动的成果。
做旅居村也是这个道理:先把戏唱出去、故事讲出去,然后慢慢去搭台子做实验:
先把内容搭建起来,千万不要一来就盖很多房子。
乡村旅居一定是要有看点的,是可以跟全世界对话的。
我的客房,可以让外宾都满意;我的美食,也让游客很惊艳。不是做农家乐,是“乡而洋”。
陈代章也一直在按照封新城提出来的那个概念在走,也就是:软乡村、酷农业、融艺术、慢生活。
所谓软乡村,即乡村是柔软的,是有包容性的,城里人、农村人都喜欢的软环境,不是钢筋水泥;酷农业,指农业现代化、艺术化,不只是在稻田里画个图案,更像“只有河南”,在稻田里演出;融艺术,也就是乡村要有艺术和审美,而不是随便找个施工队进来一通乱干;慢生活就更好理解了,吃点水果、徒徒步,感受一下乡村。
再进一步总结就是,乡村要做小而美、小而强、原而创、乡而洋。
小而美,就是虽小但美;小而强,是小产业可以持续挣钱;原而创,是原生的东西要有创意;乡而洋,乡村不天然是土的,也可以很时尚,房间里是智能马桶,客厅里有壁炉和咖啡。
全是精细活,这样做会不会很慢?陈代章的回答也很干脆:
慢活出精品,乡村打造只能慢。
快节奏做不出来好东西。
2
王金友也在反复强调两个字:内容。
2018年,在上海通用工作17年后,他从成都来到了大理,和合伙人选址银桥村,投了3000万建了苍海一号酒店。现在,他还是银桥村名誉村长。
银桥村是银桥镇8个行政村之一,在苍山脚下,属于上银部分。整个镇的范围从山脚绵延到海边,更著名的村子是生态廊道S湾所在的磻溪村,和民宿扎堆的马久邑村。
在王金友看来,在传统的旅游时代,大理环洱海区域里,银桥村并不占地理优势,因为不是流量入口。但在旅居时代,原来的不利全部转换为有利,“旅居云南”这个思路特别好。
从整个大理来看,一到旅游旺季就人满为患,几天之内一下就挤进来几百万人。但大理才多大,就算城市建设再好,也没法一下容纳这么大的流量,就难以避免会出现拥堵、游客吐槽的事。
同时,由于消费降级,游客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并不会很大,所以大理州委州政府想把整个大理旅游往中高端发展的思路,是很对的。
旅居可以很大程度上抹平这种矛盾。
因为旅居人群相对来说有两个“自由”:时间相对自由和财务相对自由。这类人群又主要以两类人为代表:一是60后和70后,二是更年轻的数字游民。他们对当地的经济贡献会更大。
只不过还是要注意一种倾向:旅居也开始出现内卷。也就是很多原来的地产楼盘,被拿来作为旅居产品使用。不是不好,但核心的问题是:
你有没有内容?
这是最核心的东西。住在大理,肯定不只是天天看苍山洱海,而是要真正融入到本地的生活,这要靠内容,客户才会有粘性。
那么,如何制造粘性?
据王金友统计,整个银桥村大概有两三百户、1000人左右,之前因为不是旅游热门地,村里很多青壮年都出去打工,导致村里和旁边的湾桥闲置房相对较多,但现在旅居人群越来越庞大。因为这里相对于海边,空气含氧量更高,也更安静。
另外,银桥村到古城就15分钟,到喜洲20分钟,到海边也是15分钟。出则繁华,入则宁静。
旅居人群里又以消费能力最强的60后、70后为主,与前后一代人相比,这两代人又是最有田园梦和乡愁的群体。他们普遍有物质不丰富年代的记忆,会怀念儿时“菜有菜味,肉有肉味”的感觉。
另一方面,他们的儿女也已基本成年或有了工作,不再需要多操心,所以来旅居的通常都是两夫妻居多。
不过,王金友依然不觉得这是他理想中的旅居。
他告诉我,现阶段来银桥旅居的基本都是自发前来,然后自然生长。要么单纯生活,要么开个民宿,对当地的经济贡献仍然偏小。他想做的是:
把旅居做成产业。
王金友的公司和村委会、银桥镇国资合资成立了一个平台公司,未来会对现在的旅居生态做一个彻底的梳理,重建一个更健康的生态。
比如在这个生态里,有原香港某米其林餐厅大厨做的私房菜,有做中医康养的竹林SPA,有做有机种植的,有专做疗愈的场所,等等。
大理有很多这类隐藏的高手,就像一颗颗散落在民间的珍珠,王金友的打算是把他们一个个挖掘出来,串起来变成一根项链,可以归结为一个词叫:
定向招商。
3
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认为,旅居的商业不能再停留在原来的初始阶段,要满足更多更细分的需求。
打个比方,旅居的人很多都喜欢养宠物,但遇到出差时,现在通常是寄养在宠物店的笼子里。如果非要带走,坐飞机又很不方便,就只能开车。那么银桥村就可以打造宠物乐园,有人帮你打理,天天带它去草坪上玩。
再比如把当地的高原特色农产品放在村里的超市里,也有整合过来关于食疗的中医康养体系,吃得好睡得好,就会产生很强的粘性。就算你回北京待半年,也可能天天想着大理。
而不是直播带货的模式,“全网最低价”这种走不远。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链条上所有的商家都能赚钱。
好的农产品就应该是贵的,因为它是稀缺的。只是一定要走品牌化的道路:
要不然又把好东西卷得很廉价。
银桥村未来的商业生态搭建,是王金友最在乎的事情之一。
第一条原则就是绝对不做二房东。因为这很容易造成业态的高度重复,要不然都遍布卖义乌小商品的门店。
必须站在产业的高度上规划。比如这个区域需要一个书店,但可能不赚钱,那就给想做书店的人免租。书店的最大作用,在于提升村落的文化价值。
然后是咖啡馆,方圆300米内可能就一家咖啡馆。你要进来,得告诉我为什么要选择你。如果我同意了,我会保证你旁边不会出现竞对。你说你愿不愿意?营业额的10%交给运营公司,政府再收3到5个点的税,大家都开心。
诸如此类,就是要把整个村子的布局进行巧妙的内容设计,每隔一段路程,转角就可能遇到惊喜。时代变了,大家不再喜欢去人满为患的地方,而是需要更有特点、更小众的地方。
王金友给银桥村的定位是,帮大理一亿游客打造一个“多一天的、多元素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在村子里玩一天,从老到小都能各得其乐。当然,也不希望把这里变成特别喧闹的场所:
只吸引对的人群。
利益当然也得和村民分享。
在王金友的设计里,通过村集体公司,实现和村民利益的深度捆绑。不是简单的股东模式,因为当股东也有可能是赔的,所以就设计成“保底收益+股权收益”模式,就是不管赚不赚钱,先给村民一个保底收益。
保底收益的计算原则按市场化租金的原则,村民把房子租出去是多少钱,运营公司每年都保底支付。然后再把村民变成股东,每年享受分红。
所以说,旅居才是能把全产业链打通的产业,即便不在这里住了,但依然能够和客人持续链接,因为他深度体验过,就能持续接受云南的农特产品和服务。相比之下,旅游就相对难一些,只是游客和民宿、商品发生简单的交换关系,何况现在二销越来越难。
逻辑再进一步,云南一定要把旅居和高原特色农产品的两张牌打好,不是正在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吗?它也是农产品。而且,千万不能走低价路线。
所以又要说回到银桥村的位置优势,其中一点就是医疗。
旅居一定是轻医疗。如果遇到突发疾病,15分钟就可以到古城的医院,可以得到及时抢救。如果治不好,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北上广深的大医院进行深度治疗。
总结下来,做乡村旅居,一定要把底层商业逻辑跑通。简单说,就是能不能让参与各方都赚到钱。
王金友并不主张政府对乡村进行保姆式投资,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就好:
千万不要参与房子的改造。
原因很简单,你改造的房子,是不是人家需要的?
政府不要下场,把规则制定好,把营商环境打造好,然后请专业的人做好产业规划,一定会有人来投资。市场从来不缺钱。
他非常看好大理在旅居领域的前景。他见了很多艺术家,大家都对大理有一致的评价:大理是中国艺术家最后的心灵栖息之所。“评价非常高”。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总是很奇妙。
你保证了事情的纯粹,往往能获得超预期的商业回报。你天天想着怎么赚钱,结果既失去了自我,又赚不到钱。
无论是陈代章还是王金友,他们所说和所做的无非都在强调两个字:
克制。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大理这座城市精神气质的缩影,在接纳里包容,在变化里坚守,在约束中自由。
旅居云南已起风,但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大理能在十几年前就成为云南旅居的领跑者?肯定不会只是因为苍山洱海,它更重要的内核是什么?
这是我们下篇会回答的问题。
部分资料参考来源:《周到》、云南发布、云报全媒体
财哥建粉丝群了,有兴趣的朋友,请注明“单位-职务-姓名”扫码受邀入群
云财财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