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23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CAAI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委会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共同承办的2025年生物信息学与智能信息处理学术会议(BIIP2025)在深圳举行。大会以“AI驱动的精准医学与合成生物学”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超500位专家学者参加。
本次大会主席为CAAI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委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汪小我、程序委员会主席为中南大学教授李敏和深圳先进院研究员李烨、组织委员会主席为军事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河兵、深圳先进院研究员傅雄飞和魏彦杰。大会由清华大学、军事医学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ISCB China、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专委会及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健康与生物信息专委会协办。
![]()
大会合影图
深圳先进院副院长梁栋出席会议,他在致辞中向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及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深圳先进院的发展概况与战略布局。汪小我教授,结合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领域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本届大会的基本情况。
![]()
致辞嘉宾
大会聚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信息处理等交叉领域,提供了高水品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平台,各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探讨最新技术、推动学术交流与多元合作。大会同期还举行了CAAI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委会2025年度全体工作会议。
会议邀请了解放军总医院教授顾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教授王振常、清华大学教授朱文武、深圳理工大学教授张先恩、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员赵方庆、深圳理工大学教授潘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高琳、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刘连庆及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伯晓晨作大会主旨报告。并设置多个平行分论坛,邀请10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报告,分享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思考。报告主题涵盖生物组学数据智能分析、智能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智慧医疗与健康、计算生物学与药物设计、合成生物学、生物大语言模型以及脑机交互等前沿方向。
![]()
报告嘉宾
会上,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高性能计算等信息技术,来加速生命科学的探索与应用。大家一致认为,跨学科融合是未来突破性创新的关键。通过将生物技术(BT)与信息技术(IT)深度结合,有望在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病毒防控等一系列重大疾病的精准诊断、治疗优化和创新药物开发等领域,攻克核心科学难题。
![]()
现场图
大会期间还同步举行了优秀学术海报的展示与评选活动,为年轻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展示成果的绝佳平台。
本次会议不仅为领域内专家搭建了成果交流与思想碰撞的高效平台,更进一步推动“BT+IT”在精准医疗智能化升级、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突破、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协同进步。
本文由CAAI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委会供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