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概况与工程定位
南江兴马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三大专题"报告审查会于2025年8月18日至22日在四川省巴中市举行。会议由国家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组织专家通过现场踏勘、分组研讨及集中审议,正式通过《枢纽布置格局比选》《正常蓄水位选择》《施工总布置规划》三大专题报告。该项目总投资79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4×30万千瓦可逆式机组),选址南江县兴马镇,是川东北地区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审查通过标志着项目完成可研核心论证,为后续工程核准与建设奠定技术基础。
审查程序与技术论证深度
审查流程包括现场踏勘、分组研讨和集中审议三个阶段。专家组实地勘察上水库坝址、地下厂房勘探平洞及输水线路,验证地质构造与施工条件匹配性。分地质、水工、施工、机电、环保五组进行技术质证,针对坝型比选方案、岩体渗透特性、高压管道布置等47项技术参数开展专业论证。最终形成审查结论,要求补充地下洞室群微震监测方案、施工支洞优化设计等8项细化内容。枢纽布置比选首部式与尾部式厂房布局,选定首部式方案缩短高压管道23%。正常蓄水位确定上水库980米(死水位920米),调节库容1100万立方米;下水库420米(死水位380米),调节库容1080万立方米,水头差560米。施工布置规划4条施工支洞总长3.8公里,石方开挖总量286万立方米。
工程核心参数与设计标准
机组采用4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可逆式机组,额定水头560米,设计年发电量16.8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22.4亿千瓦时,综合效率75%。上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98米,防渗面积18万平方米。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尺寸228米×25米×55米(长×宽×高),支护锚杆长度8米,预应力度达设计值1.2倍。输水系统高压管道内径7.0米,设计内水压力9.8兆帕,水锤压力波动系数控制在1.25倍以内。工程区地震烈度Ⅷ度,压力钢管伸缩节位移量设计值12厘米,主厂房岩壁吊车梁承载力按1.3倍超载系数验算。
生态保护与移民安置方案
施工期粉尘排放浓度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距作业面50米监测点),噪声控制执行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限值。配套建设齐口裂腹鱼增殖站,保障河道生态基流不低于8.6立方米/秒,年放流苗种10万尾。实施珍稀植物移栽工程,移植崖柏、红豆杉等保护物种2500株,成活率要求≥95%。移民安置规划征收林地185公顷,涉及兴马镇3个行政村82户,执行四川省征地补偿最高标准:水田9.6万元/亩、旱地8万元/亩,配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
经济社会效益量化分析
电站提供120万千瓦实时调节容量,提升川东北风电、光伏消纳率15%,年减少火电调峰煤耗38.5万吨标准煤。黑启动响应时间≤120秒,保障巴中、达州等地区200万人口应急用电。建设期创造直接就业岗位3200个,其中技术岗位占比40%,本地用工率35%。运营期年发电收入7.8亿元(含容量电价630元/千瓦·年及电量电价0.23元/千瓦时),年均贡献税费2.5亿元。年减排二氧化碳96万吨、二氧化硫0.35万吨、氮氧化物0.27万吨,等效再造森林4.8万公顷(按每亩林地年固碳0.8吨核算)。配套升级县道X332线35公里,路基拓宽至12米,设计时速提升至80公里/小时。
后续工作节点与合规要求
依据《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项目将并行推进地质灾害评估、防洪评价、电力接入系统等11项专题报告编制。重点分析库区滑坡体稳定性,防治标准按50年一遇暴雨工况设计。下水库泄洪设施按2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配套建设500千伏出线2回,接入巴中变电站(距离28公里)。所有专题报告需在2025年11月22日前提交,力争3个月内通过国家级审查。施工总布置规划明确弃渣场容积设计满足30年水土保持要求,石方开挖总量286万立方米。
数据来源:国家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审查意见、四川省发改委项目备案文件、巴中市人民政府公报及行业技术规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