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逛动物园的时候,看见那雄性孔雀大尾巴漂不漂亮?五彩斑斓像开了染坊,可雌孔雀呢,灰不溜秋跟大号鹌鹑似的,其实在自然界里,绝大多数的动物都是公的比母的漂亮,这规矩在鸟类、鱼、狮子等身上都适用。
可轮到人类,咋就掉了个个儿呢?女人天生丽质,长得漂亮还天天化妆、衣服一套一套地换,出门前镜子前转悠半天;男人长得五大三粗,胡子拉碴,套个T恤、蹬双拖鞋就敢上街,咋看都是女性比男性漂亮多了。
自然界雄性动物比雌性漂亮这事儿,达尔文也研究过,他的《物种起源》里提到了“性选择”理论。讲的是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雄性得依靠外表或打架来获得求偶权,很多时候谁长得漂亮谁的基因就可能得以延续。
比方说孔雀吧,公孔雀开屏那花花绿绿的尾巴,其实是告诉母孔雀:我身子骨硬朗,没寄生虫,我的基因更好!母孔雀挑来拣去,就爱选这种公的,一代代下来,公的羽毛就越长越花哨了。
雄狮长鬃毛显威武,雄鸟羽毛鲜亮招眼,这规律在动物界基本通用,可为啥人类就拧着劲儿?女性成了“漂亮担当”,男的倒成了“糙汉子”?
要解开这个谜,咱得先整明白人类进化那点事儿。科学家们挖化石、做实验,发现智人在非洲大草原上靠采集狩猎过活那会儿,男女分工就分开了。
男人主打追猎物、护地盘,拼的是体能和策略,外表光鲜不顶饭吃;女人主要负责生娃养娃,还要辨认野果草药,外表就成了健康状况的信号灯。
这就跟动物界反着来了,1993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德文德拉·辛格发表过研究,他测量了不同年代的女性画像和真人数据,发现腰细臀大是生育力强的普遍标志,其他科学家还发现皮肤光滑、脸蛋对称也一样,这些都是身体倍儿棒的信号。
男性找媳妇时,不自觉就往这些方面看,一代代下来,女性进化得更注重外表。反过来,女性挑男人,更看重能耐和靠谱,比如能不能找到食物护住家,肌肉结实反而比脸蛋精致管用。
这不,人类进化路上,女性漂亮成了“敲门砖”,男的“糙点更显爷们儿”反倒占了便宜。
历史上,女性常被当成“门面”,从法老时期的埃及到维多利亚女王那会儿的欧洲,社会规矩明里暗里要求她们拾掇齐整。比方说,中国古代大户人家讲究“妇容”,女性得收拾得体面;欧洲中世纪贵族小姐流行束腰抹铅粉,哪怕喘不上气也得绷着。
近代美容产业一兴起,广告铺天盖地给女性念紧箍咒:女人得注重脸蛋,不注重保养就吃亏。1940年代,美国杂志《Vogue》连篇累牍推口红粉饼,百货公司统计显示,女性花在衣裳、雪花膏上的钱能占家庭开销大头。日子久了,女人自己也把“好看”当成了必修课。
反观男性,社会鼓动他们琢磨挣钱升官,“大老爷们儿捯饬啥”成了日常口头语。2010年,哈佛大学社会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翻遍职场档案,发现男员工工资很少因为长相而浮动。
女员工却常因相貌被差别对待,长得漂亮的可能多拿钱,相貌普通的晋升路上磕磕绊绊。这事儿不公平,可现实就这模样。
动物界为啥不兴这套?因为多数动物搞“单挑”,公的显摆完就拉倒;人类玩的是“合伙过日子”,男女都得挑对方,但重点岔开了。女性进化出细腻皮肤、柔顺头发,是身体健康的长期广告;雄性动物那身花衣裳,多半是求偶季的临时招牌。
文化再一拱火,差距更显眼了。电视网络成天晃悠明星模特,女人们照着学,男人们多数翘脚看热闹。结果女性在意外表成了习惯,男的粗糙得理直气壮。您说是这个理儿不?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