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功臣,还是“功沉”?心态决定结局。
在单位工作年头长了,资历深了,熟悉的环境和流程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但往往正是这种“放松”,悄悄滋生出一些要命的心态,它们像隐形的蛀虫,一点点啃噬你的竞争力,甚至毁掉你多年积累的一切。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老员工尤其要小心的5种致命心态。这些话或许不中听,但绝对真心实用。
一、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过去再牛,也代表不了今天
总觉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动不动就把十年前的成绩搬出来说事。
你以为那是你的勋章,别人看来只是老掉牙的旧故事。
案例:
老张是公司初创时期的骨干,曾拿下几个关键客户。但从第三年开始,他不再钻研业务,每天的话题翻来覆去就是“当年我怎样怎样”。新来的95后经理根本不买账,在一次优化调整中,老张成了第一批“毕业”的人。
记住:单位只认现在的价值,不收藏过去的辉煌。
二、这不归我管,别来找我——用经验筑墙,而不是搭桥
流程熟了、人头熟了,也学会了精准“划清界限”。
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多一分都不做,还觉得自己很聪明。
案例:
李姐是财务部的老员工,每次其他部门咨询流程优化的问题,她总回一句:“按制度来,别问我。”后来公司上线新系统,需要既有经验又懂业务的人牵头,她第一轮就被排除在外。
记住:你甩出去的是活,丢掉的可能是机会。
三、看不惯年轻人,总觉得一代不如一代——用年代偏见代替客观判断
动不动就说“现在的年轻人啊……吃不了苦、不负责任、只会摸鱼”。
用自己当年的标准衡量现在,却忘了自己当年也被上一代这样评价过。
案例:
王师傅带团队时,总批评年轻同事“想法太多、不踏实”。结果几个有潜力的新人先后申请调组,他团队的活越干越旧,人越走越空,最后成了公司的“夕阳红小组”。
记住:你可以不欣赏他们,但你不能不懂他们——因为未来是他们的。
四、拒绝新东西,觉得学习是年轻人的事——用过去10年的经验,应对未来10年的变化
新的工具不想碰,新的方法不愿学,新的思路不愿听。
总觉得自己那套东西还能再用十年,却没想到时代抛弃你时连声再见都不会说。
案例:
赵工是技术出身,但自从移动互联网兴起后,他就拒绝学新语言、新框架。后来公司全面转向云端开发,他成了团队里唯一一个还在本地上传代码的人。没过多久,他被“优化”去了边缘岗位。
记住:持续学习不是加分项,而是老员工的保命项。
五、开始混日子,盼着退休——35岁没到,心态已经65岁
每天掐点上班、准点下班,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想着“再熬几年就退休了”,却没想到你可能熬不到那个时候。
案例:
刘姐在国企做了20年,每天工作内容就是喝茶、刷手机、等下班。结果单位改制,45岁的她被迫“内退”,再找工作才发现自己啥新技能都没有,与社会完全脱节。
记住:你不是在给单位混时间,你是在给自己废武功。
资历老不是资本,能持续输出价值才是。
这个时代不会因为你工龄长就对你温柔,相反,它淘汰起“老人”来往往更加果断。
别让资历成为你的天花板,也别让心态成为你的绊脚石。
共勉。
你是你职业生涯的第一责任人——永远都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