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衢州市衢江区罗樟源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批复的函
项目概算总投资282978万元。
罗樟源水库工程位于大洲镇衢江右岸一级支流上山溪上,现 状罗樟源水库拦河坝上游约125米处,坝址以上集水面积75平方公里。工程任务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改善水生态环境、工业 供水备用、发电等综合利用。
水库总库容5854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44.00米,相应库 容4598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30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274万 立方米,梅汛期限制水位242.00米,台汛期限制水位244.00米, 50 年一遇防洪高水位251.78米,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252.75 米,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253.15米。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新建拦河坝。坝型为常态混凝土重 力坝,坝顶高程255.00米,最大坝高113.00米。
(2)新建泄水建 筑物。包括3个溢流表孔和1个坝身泄水孔,表孔堰顶高程244.00 米。
(3)新建发电引水建筑物。采用分层取水,引水线路水平投 影总长302米,包括坝内埋管段长约79米、地下埋管段长约66 米、洞内明钢管段长约119米和压力明钢管段长约38米。
(4)新 建电站。采用地面引水式,装机容量6000千瓦。
(5)新建罗樟源 —下山溪调水工程。设计流量6.0立方米每秒,隧洞总长2973米, 出口新建1座阀室。
(6)新建道路。由上坝道路、库区巡检道路、 连接道路组成,总长7.1公里。
(7)新建管理用房,建筑面积2200 平方米。
工程等别为III等。拦河坝(含溢流坝段)、坝身泄水孔、发 电引水建筑物坝式进水口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设计、校核 洪水标准分别为100年一遇和1000年一遇。电站厂房、发电引水建筑物(进水口除外)级别为4级,设计、校核洪水标准分别为 50 年一遇和100年一遇。罗樟源—下山溪调水工程进水口建筑物 级别为3级,设计、校核洪水标准分别为100年一遇和1000年 一遇;调水隧洞及出口建筑物级别为4级,设计、校核洪水标准 分别为20年一遇和50年一遇;二道坝及消能防冲建筑物级别为 3 级,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各主要建筑物边坡级别与相应 建筑物级别一致。 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拦河坝(含溢流坝段)、坝身泄 水孔、坝式进水口、罗樟源—下山溪调水工程进水口合理使用年 限为50年;电站厂房、发电引水建筑物(进水口除外)、调水隧 洞及出口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为30年;拦河坝等2级永久水工建 筑物中闸门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其他为30年。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一)基本同意工程总布置。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发电引水 建筑物、罗樟源—下山溪调水工程、道路工程、管理房等组成。 拦河坝位于现状罗樟源水库大坝上游约125米处,泄水建筑物布 置于河床部位坝身;发电引水建筑物采用坝式进水口,后设埋管、 隧洞接入发电厂房,电站厂房布置于大坝下游左岸滩地;二道坝 布置于厂房尾水渠上游。罗樟源—下山溪调水工程进水口位于拦 河坝上游右岸约130米,出口位于下山溪胜塘源电站上游270米 左岸滩地。上坝道路位于右岸,连接改复建路与坝顶,左岸巡检 道路与右岸大杨线改复建路形成环库公路,场内连接道路接至电站。管理房布置于右坝头。
(二)基本同意建筑物设计方案。 1.基本同意拦河坝设计。拦河坝为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坝顶 高程255.00 米,防浪墙顶高程255.90米,最大坝高113.00米, 坝顶宽10米,坝轴线为弧线形,总长372米。非溢流坝段上游面 高程 174.00米以上铅直,以下坡比为1:0.25,下游坝面高程247.50 米以上铅直,以下坡比为1:0.75,横缝底部设键槽并灌浆。坝基 根据蚀变岩特性,采取开挖、混凝土回填、水泥化学灌浆等多种 处理措施。
2.基本同意泄水建筑物设计。溢流表孔3孔×6.0米,采用 WES型实用堰,堰顶高程244.00米,每孔设弧形工作闸门;坝 身泄水孔共1孔,进口底高程170.00米。采用挑流消能,水垫塘 位于坝脚下游约110米预挖形成,二道坝堰顶高程145.00米,坝 顶长40米。
3.发电引水建筑物由进水口、坝内埋管段、地下埋管段、洞 内明钢管段和压力明钢管段等组成。进水口分5层取水,进口底 高程分别为174.00米、188.00米、202.00米、216.00米和230.00 米。埋管及洞内明管采用DN1500钢管,隧洞衬后断面为马蹄形, 水平投影长度119米,隧洞出口接压力钢管,主管末端分岔后分 别接入厂房机组、灌溉旁通管、生态补水支管。
4.电站由主厂房、副厂房、升压站、尾水渠等组成。主厂房 长44.50 米,宽13.60米,安装3台水轮发电机组;灌溉旁通管布置在主机段左侧,下游布置阀室;副厂房位于主厂房上游侧, 长44.50 米,宽11.00米;尾水渠位于主厂房下游侧,长10.5米, 净宽23.4米;升压站位于副厂房左侧,长16.48米,宽10.0米。
5.罗樟源—下山溪调水工程由进水口、调水隧洞、放水阀室 等组成。进水口采用岸塔式结构,共4层取水,进口底高程分别 为174.0 米、191.0 米、208.0 米、225.0 米;调水隧洞总长2973 米,马蹄形开挖断面,III类~IV类围岩衬后洞径2.2米;隧洞出 口通过DN1600钢管接至放水阀室。
6.交通工程。左岸巡检道路长约6.55公里,右岸上坝道路长 约0.13公里,路基宽度为6.5米;场内连接道路长0.39公里,路 基宽度为5米。
7.边坡工程。主要包括拦河坝两岸坝头边坡、罗樟源—下山 溪调水工程进水口边坡、厂房边坡以及交通工程沿线边坡等,并 对坝址上游600米右岸崩坡积体采用压坡堆载处理。 8.现状罗樟源水库处理。大坝、电站报废拆除,电站发电引 水隧洞封堵。
9.基本同意工程安全监测设计。
机电及金属结构、消防设计 (一)基本同意水力机械设计。发电机组采用2台2600千瓦 主机组和1台800千瓦生态机组,均为卧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二)基本同意电气设计。坝区新建1座10千伏开关站,布 置于电站副厂房内,由附近引一回10千伏线路至开关站,开关站引出4路10千伏线路分别至电站、坝区溢洪道、下山溪调水隧洞 进口、管理区用电;电站采用一回35千伏线路送出。
(三)基本同意金属结构设计。
(四)基本同意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消防设计。
六、施工组织设计
(一)基本同意料场的选择与开采设计内容。
(二)基本同意导流标准、导流方式及导流建筑物设计。
(三)基本同意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
(四)基本同意施工总工期为54个月。
七、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 工程永久征占用各类土地面积2064.63亩,其中枢纽工程建 设区111.62亩(国有土地18.76亩、集体土地92.86亩),水库淹 没区1953.01亩(国有土地406.90亩、集体土地1546.11亩)。至 规划设计水平年,生产安置人口682人,采用基本养老保险及一 次性货币补偿两种安置方式;搬迁安置人口770人,采用外迁集 中安置方式八、环境保护设计与水土保持设计 基本同意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设计内容。工程建设总体符合 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要求,通过实施水环境、声环境、大气及生 态等保护工程,可以缓解或控制该工程建设运行对生态环境产生 的不利影响。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共169.99公顷,分区落 实防治措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