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投降专家”引众怒,卖国求荣,被官媒批评,竟还都是高知分子

0
分享至

前言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国人民历经数十年不懈奋斗,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



然而,就在国家不断崛起、稳步前行的关键时期,一些拥有高学历背景的所谓“学者”却公开发出“投降”言论,激起全民愤慨。主流媒体更是罕见地公开点名批评这些背弃民族立场的知识分子。



那么,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究竟是谁?他们又发表了哪些“投降”性质的言论呢?

虚无的史书

北京某科技企业负责人马臣,在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最为激烈的阶段,发布了一篇长达七千余字的网络文章,标题赫然为《现在向美国投降是代价最小的时候》。



这篇文章的逻辑令人震惊:他将中国数十年来的经济腾飞完全归因于美国的“恩赐”,甚至声称“中国人的财富源自美国”。在这种荒谬叙述下,中国人民的辛勤努力、国家政策的科学引导被彻底抹杀,只剩下了一个卑躬屈膝的形象。

如果说经济依附论是抽掉了民族的脊梁,那么历史虚无主义则是动摇了国家的根基。某高校知名教授时殷弘,公开质疑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称其为“错误决策”,理由是此举恶化了中美关系。



他甚至进一步建议,中国应主动放弃核武器,以换取美国的“保护”。这种观点将捍卫国家主权的正义之举扭曲为挑衅行为,将国家安全的基石视为可以交易的筹码。

与他遥相呼应的,还有一位考研辅导名师王诚。他在课堂上公然宣称,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才是“正义的一方”,是在“帮助朝鲜人民争取自由”。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竟将八国联军侵华后,美国用庚子赔款在中国办学的行为,美化为“善举”,完全无视其背后文化侵略的本质。

总在风雨飘摇时登场

当经济与历史的根基被动摇后,下一步便是战略恐吓。复旦大学教授胡伟,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发表了一份广泛传播的公开建议。



他主张中国应立即与俄罗斯“划清界限”,全面“转向美国”,否则将面临国际孤立。他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无法与美国对抗”,将中美关系的紧张归咎于中方。

这种逻辑与马臣当年提出的“不投降的六种代价”如出一辙,都是通过夸大外部威胁,制造“不投降就无路可走”的恐慌氛围,将屈辱投降包装成唯一理性的“避险”选择。



他们共同构建了一个逻辑闭环:因为我们的财富来自美国,所以我们不能反抗。因为我们历史上曾犯错,所以我们没有底气反抗。因为反抗代价巨大,所以我们不敢反抗。

这些“投降言论”的集中爆发,并非偶然。它们出现的时间节点,与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和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高度重合。



2014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稳居世界第二。正是这一标志性事件之后,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战略,在贸易、科技、政治等多个领域对中国施压。也正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投降论”开始在舆论场中获得一定空间。

马臣的言论,精准出现在2018至2019年,那是中美贸易摩擦最激烈、中国科技企业遭遇技术封锁的关键时期。而胡伟的建议,则是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西方国家集体施压要求中国“选边站队”的敏感外交节点。



这些言论,就像是外部压力的回音壁,总是在国家最需要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时刻,从内部发出刺耳的杂音,其破坏性也因此被成倍放大。

反噬

然而,这些“精英”们显然误判了局势。他们不仅低估了中国发展的强大韧性,更严重低估了中国民众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



这些言论一经曝光,立刻引爆舆论,引发了全民级别的愤怒。评论区中批评声此起彼伏,“吃中国的饭,砸中国的锅”成为公众对他们最直接的定性。这种来自民间的强烈反弹,是“投降论”遭遇的首次大规模反噬。

很快,官方也迅速作出回应。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罕见地点名批评这些人,将其行为定性为“软骨头”、“丧失民族气节”,指出其言论“动摇人心,破坏团结”。



这标志着事件已超越学术讨论范畴,上升到动摇国家立场和民族自信的高度。主流媒体的明确表态,为这场舆论风波划下了清晰的红线。

紧随其后的,是法律层面的警示。2023年7月1日,修订后的《反间谍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煽动分裂国家、颠覆政权的行为将依法严惩。这无疑为所有试图挑战国家底线的言行敲响了警钟,舆论的谴责也由此获得了法律的强力支撑。



最终,这场风波以这些“专家”们付出沉重代价而告终。马臣的社交账号被迅速封禁,其所在企业紧急发布声明与其划清界限,他不仅失去了工作,还被相关部门约谈,甚至其自称的“安保专家”经历也被网友质疑为虚假履历。

胡伟的言论虽被外媒广泛引用,但在国内却名誉扫地,其所在高校承受巨大压力,部分职务被调整,学术信誉严重受损。时殷弘的课程遭到学生集体抵制,观点受到同行广泛批评。王诚的考研辅导课程则出现大规模退课潮,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



这一系列后果,构成了一个强烈的社会警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任何挑战民族底线和国家利益的言行,都必将遭到社会的强烈反噬。

结语

回顾整个事件,这些所谓的“投降论”是多么荒唐。他们鼓吹“美国恩赐论”时,无视了中国是依靠亿万人民的艰苦奋斗才取得今日成就。他们否定抗美援朝时,忘记了美军战机曾轰炸中国边境,那是保家卫国的无奈选择。



他们主张销毁核武器时,更忘记了那是国家安全的终极保障。说到底,不是他们无知,而是他们的立场出现了根本性偏差。

信息源:民族复兴网 吃着国家的俸禄,砸人民的锅,典型的投降美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渔村逆袭?“电诈恶魔”陈志老婆是四川人,150亿比特币沾满血泪

渔村逆袭?“电诈恶魔”陈志老婆是四川人,150亿比特币沾满血泪

豆腐脑观察局
2025-11-17 06:50:03
金鸡奖成“照妖镜”,宋佳被倪萍嘲讽,饺子导演缺席,太多人破防

金鸡奖成“照妖镜”,宋佳被倪萍嘲讽,饺子导演缺席,太多人破防

叶公子
2025-11-16 22:02:12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时时有聊
2025-11-16 13:56:02
中方下达最后通牒,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高市早苗认输不远了?

中方下达最后通牒,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高市早苗认输不远了?

时时有聊
2025-11-16 16:23:45
长治反杀案反转!通话记录铁证揭示,三大破绽确认正当防卫

长治反杀案反转!通话记录铁证揭示,三大破绽确认正当防卫

行走的知识库
2025-11-17 06:10:53
独家评论:48小时内64机舰“围台”!大陆反制要让“台独”有痛感

独家评论:48小时内64机舰“围台”!大陆反制要让“台独”有痛感

海峡导报社
2025-11-16 23:31:20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80后已经有1100万人提前下车了。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16 18:27:38
全网求救:女大学生疑因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8年!

全网求救:女大学生疑因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8年!

兵叔评说
2025-11-17 12:03:30
中国文的武的都上了!高市早苗出新招:一拖到底,不信没人帮日本

中国文的武的都上了!高市早苗出新招:一拖到底,不信没人帮日本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17 09:47:27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39健康网
2025-11-16 20:35:40
血迹太空可见,苏丹这场大屠杀何以发生?

血迹太空可见,苏丹这场大屠杀何以发生?

新京报
2025-11-17 13:13:52
泰王不懂妻美!和苏提达王后参观北京航天城,对其使眼神表情严肃

泰王不懂妻美!和苏提达王后参观北京航天城,对其使眼神表情严肃

可乐谈情感
2025-11-17 13:44:56
樊振东男单夺冠燃爆全网!干掉世界第一第二,却不能替国家队出战

樊振东男单夺冠燃爆全网!干掉世界第一第二,却不能替国家队出战

阿纂看事
2025-11-16 16:50:00
经济形势有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经济形势有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6 18:05:56
“狗主人有五次不死机会,他们还串供了”,来自李胜律师最新爆料

“狗主人有五次不死机会,他们还串供了”,来自李胜律师最新爆料

汉史趣闻
2025-11-16 17:22:09
解放军:日本全境将成为攻击目标,15分钟精准覆盖!这是实战预告

解放军:日本全境将成为攻击目标,15分钟精准覆盖!这是实战预告

阿芒娱乐说
2025-11-17 09:08:41
因“恶意返乡团聚”引发的大规模兵变,敲响唐朝灭亡的丧钟|文史宴

因“恶意返乡团聚”引发的大规模兵变,敲响唐朝灭亡的丧钟|文史宴

文史宴
2024-02-07 22:46:02
霍尊复出,亮相音乐节连唱9首歌曲;4年前宣布退圈:我的错,我来扛

霍尊复出,亮相音乐节连唱9首歌曲;4年前宣布退圈:我的错,我来扛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7 11:39:46
日媒:中国的反应超出预期

日媒:中国的反应超出预期

扬子晚报
2025-11-16 22:58:27
北京最大山姆11月21日开业!排队线已架好,代购火速拉群

北京最大山姆11月21日开业!排队线已架好,代购火速拉群

北京商报
2025-11-17 12:45:44
2025-11-17 15:39:00
阅微札记 incentive-icons
阅微札记
晨起暮落,初心不改。
2627文章数 2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台34个团体严正抗议:拒绝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头条要闻

台34个团体严正抗议:拒绝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房产
旅游
手机
游戏
公开课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旅游要闻

安徽黄山:云涛卷翠 天地共成诗画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80 RS非凡大师版外观公布:玄黑、皓白、槿紫三款配色

卡普空强调《生化危机9》可切换视角:各有各的好!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