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关键选举节点,阿根廷政坛近期因一场“录音门”风波陷入动荡。总统哈维尔・米莱政府指控有人非法录制总统府内部音频并暗示俄罗斯可能参与其中,此举遭到俄罗斯方面的强硬否认,两国围绕这一事件的舆论交锋持续升级,也为阿根廷即将到来的选举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今年8月,多段据称来自阿根廷总统府的录音被匿名者泄露给当地媒体,录音内容直指米莱政府的核心成员——总统妹妹兼幕僚长卡琳娜・米莱。
其中一段录音中,一名自称阿根廷残疾人机构前负责人的人士,详细描述了一项涉嫌利益输送的回扣计划,并声称卡琳娜・米莱深度参与其中。录音曝光后,米莱政府迅速陷入腐败指控的舆论漩涡,支持率出现波动。
为控制事态蔓延,阿根廷联邦法官于9月2日发布禁令,禁止所有媒体继续发布相关的录音内容,同时要求已发布平台立即删除相关信息。
阿根廷安全部正式提起刑事诉讼,指控背后存在“系统性非法窃听与政治抹黑行动”。
安全部在诉讼文件中明确指出,政治反对派是此次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同时罕见地将矛头指向俄罗斯,声称“多名居住在阿根廷的俄罗斯公民参与其中,其目的是通过影响民众认知,谋取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
米莱政府的表态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指控。
总统发言人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发布长文,不仅重申“俄罗斯特工可能参与录音获取”,还暗示这是一场“与反对派勾结的更广泛阴谋”。这一说法迅速引发国际关注,也让原本聚焦国内政治的“录音门”风波上升至外交层面。
面对阿根廷方面的指控,俄罗斯迅速作出回应并坚决否认。
9月3日(周二),俄罗斯驻阿根廷大使馆发布正式声明,明确表示“所有关于俄罗斯参与阿根廷总统府窃听事件的说法均无任何证据支撑”。
声明中还批评此类指控“非理性且具有破坏性”,指出“某些势力刻意渲染‘俄罗斯间谍无处不在’的论调,本质上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这种做法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也不符合客观事实”。
俄罗斯外交部随后也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将密切关注事件进展,同时呼吁阿根廷政府“停止无根据的猜测,避免将政治问题扩大化”。
从当前局势来看,这场“录音门”风波的背后,与阿根廷即将到来的选举紧密相关。按照日程,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将于9月7日举行地方选举,该省是阿根廷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期由庇隆主义反对派主导,此次选举被视为10月中期选举的“前哨战”。
对于米莱政府而言,中期选举是其扩大执政基础的关键机会——目前米莱所在的政党在国会中仅占少数席位,若能在中期选举中获胜,将为后续政策推进扫清障碍;而“录音门”风波的爆发,无疑给米莱政府的选情蒙上阴影。
值得注意的是,米莱政府上台后,在外交政策上表现出明显的亲西方倾向,与俄罗斯的关系始终保持距离。
此次事件中突然提及俄罗斯,也引发外界对其“转移选情压力”的猜测。有分析认为,米莱政府可能希望通过将事件与“外部势力干预”挂钩,激发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同时将舆论焦点从国内腐败指控转移到外交层面,从而为选举争取有利态势。
不过,这种做法也存在风险——若后续无法提供有效证据,不仅会削弱政府公信力,还可能引发外交纠纷,进一步加剧国内政治分裂。
目前,阿根廷联邦法院已对“录音门”涉及的贿赂指控展开刑事调查,同时针对“非法窃听”的调查也在同步推进。
随着选举日期临近,这场风波如何发展、是否会影响选举结果,以及俄阿两国关系是否会因此受损,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