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0多岁了,现在血压140/90mmHg多一点,年纪大了本来就会高一点,这很正常,没啥可担心的。”
“我从小血压就一直偏低,如今五六十岁了,血压肯定也不会高,又没什么不舒服,好多年都没有测过血压?”
生活中,说这样两句话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也信以为真。然而严峻的事实是:我国居民中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存在血压升高问题,而高血压是目前我国居民死亡第一原因--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凶,所以“血压高一点没啥事”的认识绝对要不得,否则后果很严重,为什么呢?
血压是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偶尔高一下,血管还能承受。但如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就像一根橡皮筋一直被强行拉扯,迟早会失去弹性、甚至断裂,尤其是血压超过140/90mmHg后,血管损伤会迅速加重,哪怕你没什么感觉,身体内的变化已经悄悄开始,比如:
- 血管内皮变粗糙:原本光滑的血管壁被高血压冲击得像被磨砂纸磨过一样,不再平整。
- 脂肪开始沉积:血液中的脂质趁机钻进血管壁内,慢慢堆积。
-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这些脂肪变性形成像粥一样的物质,堆积在血管里,血管变硬、变厚。
- 斑块出现:这些粥状物集结成团,变成斑块,让血管越来越窄。
因为血管遍布全身,一旦血管出了问题,全身器官都会遭殃,心、脑、眼、肾即会发生致死致残性疾病,比如:
- 脑血管狭窄,可致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脑梗死;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非死即残。
- 血管硬化血流阻力增大,心脏需要更加用力泵血,导致心肌变厚、乏力引发心力衰竭;冠状动脉如果发生堵塞,引起心肌缺血坏死,也就是常说的心梗。
- 高血压10–15年不受控制,肾脏因血管硬化导致肾小球滤网被破坏,尿液中漏出蛋白、毒素滞留在体内,引发尿毒症,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维护生命。
- 人体眼底血管非常脆弱,在高血压的损伤下发生出血、渗出,导致视物模糊、视力丧失。
如此等等,都与血压升高后得不到干预控制密切相关,所以对血压的高低一定要有正确认识,理想血压是小于120/80 mmHg,血压一旦超过140/90 mmHg就必须进行干预,从戒烟限盐、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干预做起,该用药时别犹豫,别等身体发出警报才行动。切记:高血压的可怕就在于它沉默却致命,早早控制就是对生命的负责。
你明白了吗?点个赞转发给更多人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健康养生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